摘要: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那么,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遇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应该根除幽门螺杆菌呢?怎么治疗呢?
一、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臭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淋巴瘤、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经治疗很难自愈。
二、我们为什么要警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乙肝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概率上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力降低,胃黏膜对幽门螺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加之肠道菌群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幅度上升。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上述消化道症状会明显加重,此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缓解部分病人的消化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加大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
很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逐渐进展至肝硬化时,大多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却放任不管,而肝炎又逐渐进展为肝硬化时,之前定植的幽门螺杆菌就会使胃黏膜的炎症加重,从而更容易发生出血。
此外,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会将消化道中的尿素水解成为氨,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氨水平升高,从而诱发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有效降低之后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三、慢乙肝患者如何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
202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指出:
(1)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 test,UBT)是临床最受推荐的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临床上分为14C尿素呼气试验;(2)粪便抗原试验可以作为备选。
四、慢乙肝患者如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01
首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抗病毒强、耐药率低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TDF)、丙酚替诺福韦(TAF)、艾米替诺福韦(TMF)。
如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保肝治疗,待病毒控制、肝功能正常后再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02
其次,《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推荐使用剂四联方案和高剂量双联方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均为14天,具体如下:
铋剂四联方案
铋剂四联方案包含PPI的铋剂四联方案和含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的铋剂四联方案。
(1)标准剂量PPI包括奥美拉唑20 mg、艾司奥美拉唑20 mg、雷贝拉唑10 mg、兰索拉唑30 mg、泮托拉唑40 mg、艾普拉唑5 mg,餐前0.5小时口服,每日2次。
(2) P-CAB包括伏诺拉生20 mg,每日2次。
(3)铋剂:不同药物的用法略有区别,如枸橼酸铋钾220 mg,每日2次,餐前0.5小时口服。推荐疗程为14日。
推荐的抗生素组合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就不能应用含有阿莫西林的抗生素组合,需更换抗生素组合见表2。
高剂量双联方案
这是2022年新提出的抗幽门螺杆菌方案。
阿莫西林(≥3.0 g/日,如1.0 g/次,每日3次或0.75 g/次,每日4次)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双倍标准剂量,每日2次或标准剂量,每日4次)。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过程中更易发生肝损伤,故推荐病情稳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到正规医院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一旦出现明显乏力、纳差、黄疸、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及时停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消化道症状,同时降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总而言之,抗幽门螺旋杆菌之前,需积极抗乙肝病毒治疗,待病毒控制、肝功能正常后到正规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密切随访。
文章来源:《肝博士》2024年第4期 总第119期
原文题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吗?》
作者:沧州市中心医院 魏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常敏
编辑:《肝博士》编辑部 李永欢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谨遵医嘱。原创稿件版权归《肝博士》所有,如转载、转摘本刊作品请联系《肝博士》编辑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