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 年 10 月 7 日,胡脊梁博士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在 Science 上线的最新文章 ——Emergent phases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dynamics mapped in microcosms。这是他从单细
2022 年 10 月 7 日,胡脊梁博士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在 Science 上线的最新文章 ——Emergent phases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dynamics mapped in microcosms。这是他从单细胞力学转向截然不同的生态动力学领域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曾表示将在结束 MIT 的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继续从事科研,希望「有一天能够把生物书写得像物理书一样简洁而优美」。
2024 年 12 月,在 MIT 的博士生涯刚结束,胡博士就拿到了国内教职 Offer,全职任教于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力学交叉研究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学霸君依然记得,当时的那篇 Science,他只用了两年,其中还包括审稿和返修的十个月。
仅仅靠两个变量就可以预测复杂的生态系统,这是具有开创性的一步。物理学家费尔南达·皮涅罗(Fernanda PInheiro)形容这项工作为—— a beautiful piece of work。
胡脊梁说「第一次返修时,审稿意见有 50 多页,但是三个审稿人都给出了高度评价,心里就有底了,感觉自己这项工作的意义得到了认可。」
用物理学的视角解决生物学问题
如何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多样化物种,以及它们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这是胡脊梁及其导师 Jeff Gore 想要回答的问题。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生态学研究和模型,都仅仅聚焦于少量的物种,因为预测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需要测量生态网络中的全部参数,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多年来,科学家在理解以及阐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动力学方面,都缺乏一种统一的框架。
「能不能用一个简洁优美的框架来描述混沌随机的生态系统?」 胡脊梁尝试用物理学的研究思路,解决生态学的问题。
通过实验和模型验证,胡脊梁证明仅了解两个参数——物种数量和平均种间相互作用强度,就可对生态群落中呈现的动力学相为,以及相变进行预测。
与传统的生物学家不断追问现象背后机制细节的科研逻辑不同,胡脊梁用 zoom out 的视角第一次对复杂的生态系统提出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框架——它不再依赖于任何生物学的细节,像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简洁公式,可以用来描述于大到热带雨林,小到肠道菌群的任何一个生态群落。
同样是对生命科学本质的探寻。不过「这一次理论走在了实验的前面,然后又在实验上得到了充分印证,这在生物学领域是很少见的情况。」
「但对我本人来说更直观的意义是找到了工作」,胡脊梁笑了起来,在MIT的博士生涯刚结束,他就拿到了国内教职 Offer。
不被定义的人生,用兴趣做催化剂
从清华钱班本科到直博麻省理工,从物理到生物力学再到生态动力学,从学习课本知识到在数篇顶刊上留名,对科研经历了憧憬到幻灭,碰壁后又重新寻找方向,胡脊梁已然逐步建构起了自己的科学大厦。
谈及这些经历,胡脊梁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lucky」。
事实上,这份幸运背后是不断被自己的兴趣「追逐」的结果,胡脊梁说,从成绩上看自己可以算个学霸,但是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学生,不喜欢被束缚,甚至经常违反纪律。感兴趣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不感兴趣的事,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愿意做。
胡脊梁从初中开始就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头扎进物理学的世界,随后凭借物理竞赛保送到清华大学。
彼时,清华大学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而开办的钱学森力学班,每年只从全校新生中选拔 30人,旨在「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吸引了胡脊梁,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了 2013 级钱学森力学班的一员。
钱班最初的课程更偏工程应用,大家都在卷绩点的时候,胡脊梁陷入了迷茫。「这些方向的理论框架都是早就搭建好的,更多是工程细节的优化」,课本知识似乎只是枯燥的理论。这似乎不是他渴望探索和创新的样子。
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胡脊梁停滞不前。
直到他听了施一公院士的讲座。那一场讲座中,施一公院士娓娓道来本世纪前沿的生命科学研究,壮丽的生命图卷深深地打动了胡脊梁——「21世纪真的是生物的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界很广阔,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回答。」
「生命很酷!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所有的系统最后都会达到热力学平衡,就是熵达到最大,那在这个定律下,生命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生命高度有序且熵非常低,它打破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热力学上来讲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从物理学家的视野来说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哪怕到今天我还觉得是让我很激动的一件事情。」
时隔多年,胡脊梁说起「生命很酷」时,眼睛里仍发着光——仿佛回到他曾经被点亮的那一刻。
人生中很少有这样的时刻,不过一旦被点亮,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带着对生物学的憧憬,大二的胡脊梁主动找到力学与生物学结合方向的实验室,开启了自己的科研篇章。
他说,自己是钱班第一个跑去学生物的人。这也意味着和同学们相比他要学习一倍多的课程。
胡脊梁开玩笑说,这可能是自己人生中最辛苦的四年。
上午 6 点起,晚上 1 点睡,胡脊梁一刻不停歇地汲取着新知识。他发现,原来课堂上学的「枯燥的」线性代数,立马就可以用到实验中,胡脊梁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大学还没毕业,胡脊梁就以一作身份发表了 PNAS。随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直博到 MIT。
图片来源:PNAS|胡脊梁的第一篇文章
钱班的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说,在钱班,老师们要想方设法呵护学生的激情,因为这种激情对创新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对一件事情着迷,晚上睡不着觉,吃饭走路都在想这件事情的劲。
郑泉水院士说的就是胡脊梁身上这股劲。
直博 MIT 后的头两年,胡脊梁仍然从事单细胞力学方面的研究,但这里实验室高压的氛围让他感到了科研思路的滞涩。
胡脊梁说,「一直看生物学的书是觉得不太优美,有很多信息是冗余的,直到接触了生物物理学,才发现原来生物学也可以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去描述。」
冒着可能延毕的风险,博三的胡脊梁转到生态动力学方向。
来到新的课题组,面对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进行思维的碰撞,这个过程里胡脊梁只觉得 exciting。研究框架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
在兴趣的驱使下,胡脊梁总是能「上道」很快。
当你的偶像是一个科学家
一定要跟自己「admire」的人做科研,胡脊梁说。
胡脊梁的博导是生态动力学领域年轻有为的科学家 Jeff Gore,他在本科时修过四个学位,跨度从物理学到经济学。胡脊梁说,在 MIT 第一次听 Jeff 讲课,就被他融会贯通的思路折服。胡脊梁主动找到 Jeff ,想要转到他的课题组读博。
两个领域跨度很大,再加上此时胡脊梁在细胞力学方向已经有比较好的成果发表。Jeff 建议他为避免延毕,可以博士毕业后再过来。
胡脊梁说「我一天都不想等了」。凭着这股执着,胡脊梁「追星」成功。
来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课题组,胡脊梁说,自己每天到实验室都是快乐的。在这个「神仙」组里,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每个组员找工作的时候,Jeff 都会亲自打电话做推荐。
大家的时间安排也十分自由,Jeff 甚至会劝大家多休息——把知识整合,多思考知识的框架。
Jeff 的这份松弛感教给胡脊梁的是,多思考科研之外的事,比如说去参加会议,或者与其他科学家交流。去思考这个领域里一些宏大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在学术产出上,但对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是很重要的。
胡脊梁说,Jeff 给他的另外一个启发是,自己做 PI 时也一定要让大家开开心心做科研,同时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以自己的风格去做事——人在心情好的时候才有创造力。
另外一个胡脊梁「崇拜」的人,是清华钱班的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胡脊梁回忆到,自己作为钱班第一个学生物的人,郑老师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帮他联系很多相关生物专业的老师。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胡脊梁说,本科时期自己有过一个非常稚嫩的 idea,但郑老师很尊重他的想法,花了很多时间与他讨论。
有一次讨论时正值冬天,室内暖气很闷,郑老师便带着胡脊梁一路边走边谈,在寒风中谈了两个多小时。
「尽管这个课题最后也没有做出什么结果,但郑老师当时还是像对待一个博士生一样尊重我的想法,并培养我,我从他身上学到一个科学家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对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两位直接接触到的科学家,对杨振宁先生的仰望是胡脊梁最重要的科学启蒙,「我小时候的卧室墙上都贴着杨先生的照片」,杨振宁先生的科学理论,著作和传记,胡脊梁如数家珍。
胡脊梁说,杨振宁带给他最重要的影响有三点:一是要有好的科学品味,去发现什么问题是重要的,什么理论是优美的;二是做科研的前期最重要不是学会某种技术细节,而是去发现一个有前景的值得自己奋斗终身的方向;最后一点是因材施教,认可学生的长处。
访谈终了,胡脊梁表示有些遗憾,一直很想和杨振宁先生合影,还未能如愿。
事实上,那个曾经在卧室里仰望杨振宁先生照片的小男孩,正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向那位伟大的科学前辈靠近。
他已经从杨先生手里接过了火炬,将人类的认知的边界拓展至更远的地平线。
来源:美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