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广为流传的“被压在地震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在一些平台上传播,造成误导。事实上,该图是AI生成。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声明是AI生成。原图并非蹭灾情热度,但不少账号却截取该图,在配文中将其与日喀则地震进行关联,甚至去掉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但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实信息混入其中,造成误导。
截图来自自媒体AI合成的视频,与本次西藏地震无关
有媒体报道,一张广为流传的“被压在地震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在一些平台上传播,造成误导。事实上,该图是AI生成。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声明是AI生成。原图并非蹭灾情热度,但不少账号却截取该图,在配文中将其与日喀则地震进行关联,甚至去掉来源和AI生成等标记。这种做法,是滥用公众同情心博关注,有故意误导之嫌。
需要警惕的是,这并非个例。有媒体曝光,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以“日喀则地震群众被埋”为关键词搜索,有不少博主都发布了AI生成的灾区图片。其中只有一部分标注提示为“AI生成”,但相关内容仍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如此操作,不仅误导公众、伤害感情,还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占据正常的信息资源通道,对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工作产生困扰。
以前人们总说“有图有真相”,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生成内容比例逐步攀升,有图、甚至有视频也未必有真相。由于生成门槛低、辟谣难度大,一段时间以来,涉及AI生成的网络谣言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出现重大事件时,难以避免有人利用大众情绪,借助AI生成内容,编造虚假信息,博眼球、赚流量。
遏制涉震涉灾谣言,须祭出法治快拳重拳。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不论是否借助AI技术,都可能涉嫌违法。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条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造成扰乱社会或公共秩序的,会面临严肃追责。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不给造谣者侥幸脱责的机会,才能从源头堵住恶行。
要想止住谣言,需要快速反应、全面参与的辟谣动作。有些谣言跑得快,令人防不胜防。这时候,掌握权威话语权的媒体、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迅速跟上,甚至加速反超,在第一时间澄清谣言、控制谣言、封杀谣言。自媒体要保持职业操守,明白哪些红线不能碰,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网络平台需要压实责任,尤其是涉及重大灾情、重大事件,更应加强信息筛查。
地震灾情紧急,别让各类造谣分散了注意、模糊了焦点。坚决抵制和打击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不信谣、不传谣也是抗震救灾。为网络空间注入正能量,才能更好凝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力量,传递温暖与关怀。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