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28日,湛江晚报《金秋周刊》携手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在赤坎老街大通书局举办首场线下分享活动——“书写岁月 绽放晚霞”银发写作文集《晚霞》新书发布会。(1月5日《湛江晚报》)
2024年12月28日,湛江晚报《金秋周刊》携手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在赤坎老街大通书局举办首场线下分享活动——“书写岁月 绽放晚霞”银发写作文集《晚霞》新书发布会。(1月5日《湛江晚报》)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让特色街区从众多文旅资源中脱颖而出,在这过程中媒体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湛江通过“媒体+街区”的创新实践,为特色街区文旅出圈打开了新思路。
赤坎老街,作为湛江历史文化的浓缩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情。如何通过这个“窗口”,展示城市形象、讲好湛江故事,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湛江晚报携手各方在赤坎老街打造大通书局这个新“地标”,同时也以媒体下沉街区的形式,将媒体的触角深入城市的肌理之中,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物理距离,开启“新闻+服务”的创新之旅——媒体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街区文旅资源与广大游客之间的桥梁。
从传播的角度看,“媒体+街区”模式为街区文旅宣传注入新活力。以往,街区的宣传多依赖传统的旅游推广方式,受众有限且传播效果难以精准评估。即便有社交媒体不时兴起的热搜、爆款,街区的“突然走红”与“归于平淡”依然是随机的。而媒体参与后,街区文旅传播渠道得到极大拓展,将有望打破这一困局。湛江晚报可利用自身的纸媒平台,以深度报道、专题策划等形式,生动讲述老街的历史故事、文化传承,这一份份藏着老街故事、湛江文化的报纸,甚至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转化成为一种可在老街推广的文创产品。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有望更直观、生动地展示老街风貌、特色活动。比如在大通书局举办的新书发布会、文化沙龙等活动,通过直播,使老街的文化活动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更有可能完成“创设话题”“制造爆款”等任务,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
对于街区而言,媒体深度参与文旅建设,又是一个“挖宝”的过程。媒体不仅是传播者,更是文化的挖掘者和创新推动者。湛江晚报联合各方,深入挖掘老街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大通书局的空间设计、文化活动策划中。比如,结合老街曾经的商业辉煌,在书局开展相关主题展览,让游客在阅读、休闲的同时,深入了解老街的商业文化脉络。同时,媒体还能引入新的文化创意理念,如非遗文创研发等,为街区文化带来全新的“媒体视角”,激活“记录”“透视”“解码”等新玩法,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文化需求。
“媒体+街区”模式,还能促进文旅产业链的完善与延伸。大家都知道赤坎老街是个“流量池”,但怎样才能借此带动一波流量呢?“媒体+街区”的结合,将为更多社会力量“进驻”街区、“捞起”流量架起新通道。以大通书局为例,湛江晚报凭借媒体的传播力与策划能力,整合各方资源,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社会力量的参与,无论是“驳蓝茶饮”品牌的运营加入,还是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合作,都为街区、书局带来了多元活力。进一步丰富街区文旅产业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文旅消费体验,将有力提升街区的旅游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期待有更多街区把媒体的独特作用用好用活,创新传播方式、挖掘文化内涵、完善产业链条,在“媒体+街区”实践中找到“流量密码”。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