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的版图正在悄然重塑,而中国无疑已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中国凭借卓越的科研环境、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正在迅速成为全球科研人才流动的磁极。
很喜欢殖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万万没想到,这回旋镖来得太快了!
俄罗斯媒体: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
法国媒体:“从抄袭到创新”,中国实验室在未来的药品行业崛起。
联合国:中国申请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全球第一!
就连美国内部也起了争执,纷纷开始反思:美国不该把中国科研人才拒之门外!
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的版图正在悄然重塑,而中国无疑已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中国凭借卓越的科研环境、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正在迅速成为全球科研人才流动的磁极。
1.福田敏男:
国籍:日本
领域: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
成就:被称为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曾任日本顶尖学府教授。2012年起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成为首位全职在中国工作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出直径最小的人工血管,带领团队创造首个纳米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藤岛昭:
国籍:日本
领域:光电化学
成就:被誉为“光催化之父”,是当代光电化学的开山鼻祖。2021年,携团队入驻上海理工大学,为中国科研注入新的活力。
3.洛朗·拉福格:
国籍:法国
领域:数学
成就:菲尔兹奖得主,2021年加入华为,成为华为新鲜的血液。他表示,与华为有不解之缘,来到中国工作是一场新奇的旅程。
4.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
国籍:美国
领域:纳米科学
成就:美国顶尖的纳米科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主任。因未能披露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而在美国被定罪。2024年8月,他表示有意赴中国内地或香港工作。
据传,现在已经定居中国。
5.王中林:
国籍:美国(华裔)
领域:纳米技术
成就: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在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Elsevi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公布的最新世界“标准化引文指标全科学作者数据库”中,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24年7月,全职就任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
6.孙崧:
国籍:美国(华裔)
领域:几何学
成就:在美国工作十余年的几何学家,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职。2024年初,离开美国,加入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任职。被认为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有力候选人。
7.深谷贤治:
国籍:日本
领域:数学
成就:日本数学家,2024年9月离开美国石溪大学,加入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他希望有更多中国出生的研究人员回国任教,培养更多高技能数学人才。
8.麻小南:
国籍:法国(华裔)领域:数学成就:国际著名数学家,曾在法国和德国任教数十年,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复几何、拓扑等领域的研究。2024年10月,受聘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席教授。9.汪徐家:
国籍:澳大利亚(华裔)
领域:偏微分方程
成就: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后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偏微分方程近29年,成为首位获得华人数学界最高荣誉——“晨兴数学奖”金奖的、在中国内地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2024年9月,回到家乡浙江,入职西湖大学,任数学讲席教授。
这些科学家的到来,不仅提升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期影响力最大的,应该就是法国顶级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了。
热拉尔·穆鲁因其在激光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啁啾脉冲放大方法——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创新不仅为超强激光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也成为物理学界的里程碑式成果。去年,他正式移居中国,并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及物理系主任。穆鲁对中国科研成就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对中国发展速度的由衷钦佩——无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中国正成为全球顶尖科学家施展抱负的新舞台。
他们选择中国,不仅因为中国拥有世界级的科研平台和不断增长的科研投入,更因为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技术突破、推进学科发展的巨大空间。这里没有美国政府对科学家的迫害、没有日本的捉襟见肘。
换句话说,这里,代表了文明。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增长惊人。自1996年至2020年,中国研发投入的增幅高达3299%,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荷兰Rathenau研究所的报告更指出,中国的研发总投入已超过欧盟27国的总和,成为世界上研发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资金的充裕不仅带来了设备、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更高的学术自由度和更充沛的研究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通过“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为外籍科学家提供优越的签证、住房和研究条件。这一系列措施,无疑为中国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奠定了政策基础。
如果说资金和政策是吸引科学家的必要条件,那么中国之所以在全球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在于其科研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中国在2014年至2023年的专利申请量高达3.8万件,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前沿技术上的创新实力,也彰显了中国科研生态对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中国在数学、纳米技术、量子物理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快速进步,也吸引了一大批具有长远科研视野的科学家。例如,“光催化之父”藤岛昭的加入,不仅为中国光电化学领域注入了新动力,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科技磁吸效应正在逐步向基础学科扩展。
一些评论认为,中国吸引外籍科学家,核心在于“高薪+高经费”,但科研成果是否等同于资金投入依然值得商榷。实际上,科研不仅需要资金支撑,还依赖于人才储备、学术文化、管理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而中国恰恰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将这一协同作用最大化。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以国家战略为导向,针对不同领域提供精准支持。
例如,针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中国不仅制定了详细的长期发展规划,还为科学家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正是这种“软硬兼施”的综合优势,使得中国在吸引外籍科学家方面具备了独特竞争力。
简单来说,要钱给钱,要环境给环境,这里不用像美国科学家一样给特朗普敬酒、跟拜登玩转萝莉岛......
毫无疑问,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人才为王”的时代,中国正在以实际成果,向世界展示其引领未来的力量。
---
来源:青青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