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晓波和他的最后一场年终秀

B站影视 2025-01-02 16:54 2

摘要:至少从我们开始搞年终秀以来,他是第一次公开坦言:“昨晚一整宿没睡好,想不好,开场白应该说什么,脑子里闪过很多韩剧的画面。”

“如今,这个爱折腾的家伙,怕是又要换个姿势了吧。”

破天荒的,吴老师失眠了。

至少从我们开始搞年终秀以来,他是第一次公开坦言:“昨晚一整宿没睡好,想不好,开场白应该说什么,脑子里闪过很多韩剧的画面。”

说这话时,他像个初次上台的菜鸟,有些紧张,而不是一个已经举办了9场年终秀、更有无数次登台经验的演讲老兵。

原因,在场的许多人心领神会,就在半个多月前,他忽然宣布,这是他的最后一场年终秀了。

他用苏东坡的话解释这把“冲动”:“行于可行,止于当止。”

但人和事是有惯性的,最后,他的开场白还是用了多年的那句:“大家好,我是吴晓波,欢迎来到我的年终秀。”

他照例讲了很多故事,分享了很多数据,贡献了很多金句还有口误。

一切如旧,却又注定与众不同。

“亡命之徒”

几乎所有的人,都猜到,今年,他一定会讲赵德力。

在我们的视角中,赵德力是他2024年一整年最喜欢的创业者,他如今站在新风口之上,创办的汇天因低空飞机成为各大科技展会的弄潮儿。

今年的开场,我们特别设计了吴老师驾驶“低空飞机”入场的环节,没有驾照的吴老师,带着墨镜,像极了电影《壮志凌云》中的角色,开着低空飞机来到海峡大剧院上空,还在半空中cue了本次年终秀的主题“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

但吴老师最爱分享的故事,还是赵德力煎熬创业的头几年。

他爱讲他是怎么从一个打工仔、小饭馆老板、无人机淘宝店主,变成一个航模狂热分子,甚至掏空积蓄和家产,造低空飞机的疯狂。

他爱讲他是如何只身带着一只摩托车头盔和四个护膝,成为唯一的试飞人毅然上天,然后一次次摔落又一次次爬起的波折。

他爱讲赵德力和他讲得那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再使一把力”,他说赵德力的故事足以下酒,且是最烈的酒,他形容他就是个“亡命之徒”。

李宗盛有首歌也叫《亡命之徒》,歌词写道:“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

唱的确实是赵德力们。

看他写了那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故事,似乎总能感觉到,吴老师多少偏爱商业世界里的孤胆英雄或反叛者,为他们的勇敢和血性所倾倒。

昨晚的演讲中,另一个长篇讲述的故事主角,叫项国伟,是一个1995年出生的温州厂二代。

吴老师多少偏爱商业世界里的孤胆英雄或反叛者,为他们的勇敢和血性所倾倒。

吴老师浓墨重彩地讲述了项国伟与父亲彼此抗争又彼此磨合的故事,说他不要结婚钱也要投入新技术产线,说他和父吵架时,连跳楼的心都有。

他感慨:“这样的抗争和理解其实是两代人的双修。是一个互相在对抗中不断理解,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国的企业传承,中国制造业的传承,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年轻,接受反叛,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

吴老师的语气向来是浙江人特有的吴侬软语,比如他每次说到上海的时候,一定会说“上海宁”,但在台上的他,似乎又澎湃着北方汉子的豪情,他让现场的2000多名制造业企业家和“厂二代”一起喊,共喊了三次。

第一次,让全场人听到,第二次,让全中国听到,第三次,让全世界听到。

他说,“这个声音的背后,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声音,就是中国国运的声音。只要这个声音还在,中国制造业就垮不了。只要中国制造业垮不了,中国经济就垮不了。”

那一刻,我们看他也像个“亡命之徒”。

“我一直是一个记者”

他确实也这么形容自己。他说自己偏爱赵德力,因他也是个亡命之徒,两人身上流着相同的血。

今年3月,吴老师回了趟母校,办讲座,主题是 “我一直是一个记者”。

他给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求学生涯,讲三十多年前,一个愣头青跟着当时全国最好的新闻学教授,认认真真地学习,如何粘版面、怎么画版样、怎么做提花,怎么把一张报纸经营好。

结果二三十年后,这群人勤勤恳恳地把报纸给干没了。

他戏谑:“还有哪个行业比我的更惨吗?”

报社里每天“跑口”、写稿的老记者,就这样被时光这条鬣狗,追赶成了财经作家……但身姿一转再转,内核却稳如老狗。如果赵德力是贴着飞行汽车的“亡命之徒”,他就是攥着笔头不放的“亡命徒”,打着骨头还要连着筋。

他还记着求学时老师的告诫:“什么是记者?记者就是由内而外的去探寻一个真正发生的事实的真相,然后真实的把它告诉给公众。”

最后一场年终秀了,他说:“我要向大家做一个承诺。在未来我可能会不干这个不干那个,但我会一直是你们最忠实的那个记录者,我会一直记录你们的光荣,你们的快乐,你们的愤怒,你们的委屈和你们的困顿,我会一直是一个‘记者’,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记者的工作,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媒介载体、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的迭代,变化了很多模样。而在变化中始终不变的是记者的笔杆子和脑瓜子。换言之,是专业能力。

或因如此,2024年,他对一位时尚杂志总编的感悟颇为认可。

过去很多年,大大小小的时装周里,第一排总有她的一席之地,而这几年,她被安排到了第二排,在她前面挡住镁光灯,享受尖叫与欢呼的,是光鲜靓丽、人气爆棚的网红们。

头几年,她很失落,随后几年,便也释怀。

因为第一排永远在换,而她还坚守在第二排,那是时代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惦记。

她和吴老师说:“我以后只要能够一直能坐在第二排,我就很厉害。因为你只要能够坐在第二排,就表明专业能力还在,表明你没有下台桌。”

当陌生感充斥生活各处,克服它的方法论之一,便是“回到专业,看回自己”,记者亦是如此,无论外部如何变化,只要专业能力还在,就还在牌桌上。

“我必须要说”

专业之外,记者还有另一面,是一股子按捺不住的“必须要说”。

本次年终秀,他一共说了两次:“我必须”。

第一次,是在下半场,他预判2025年的宏观经济,若要扩大内需,力拼经济,则需要提高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为此,他说:“接下来这段话,我必须一字一句把它念完。‘我们期待在2025年,本轮超级投资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广泛的民生保障领域。它们包括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低收入家庭援助体系’。”

第二次,他或许已经憋了很久很久。

他说:“我必须利用这次年终秀的机会来致敬联想。这家企业,是过去几年来,被污名化最严重的中国企业。”

下面这段话,他是一口气说完的: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带着10名技术人员,在中科院南门的只有20平米的传达室里开始创业;1995年,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万元以内的家用电脑;1999年,它造出了全世界第一台互联网电脑,到今天,它贡献了全球第一台AI电脑。如今,联想一年的营收4000多亿元,其中80%的营收来自中国地区以外,与此同时,80%的生产在中国地区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联想、没有柳传志这一代创业者,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的电脑产业。今年联想创业四十周年,柳传志80岁,我祝他们生日快乐!”

语毕,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眼角闪光,望向前方。

现场沉默,直播间沉默,随后是掌声,和炸开了锅的议论,但一切对他而言都不重要了,这是属于记者的不吐不快。

如果有什么已知的泪点,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一定是吴老师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企业家和民营经济,是他“必须要说”的一个恒久命题。

又是一口气,今年的年终秀上,他报出:从2019年到2024年,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从过去的“56789”变成了今天的“66999”——中国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60%的税收,60%的GDP贡献,90.9%的创新成果,90%的就业,96.4%的企业数量。

他说,民营企业不再是“草根”,而是中国经济的“树根”,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成色”。

去年,他猛男落泪,是在大声说“要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之后。

这句话,他从去年讲到了今年。

而在2024年年末,这句话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释义。

今年,他PPT上最大的字号,用在了两个字上——“尊重”。

“和所有的赚钱机会和政策红利相比,中国企业家更需要的是尊重。要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政策红利,有也行,没有也行。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尊重。”

“企业家不是赚钱动物,而是一个个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泼的个体。”

“一定要尊重企业家。”他一字一顿,字字有力。说这句话时,他眼睛里闪着自己曾形容赵德力的豹子般的光。

尾声

2024年12月30日22时20分,海峡大剧院会场,吴老师站在500平方米的舞台正中心,讲完了最后一场年终秀的最后一句话。

“让我们携手常相伴,花开在眼前。谢谢大家!”

言毕,他弯下腰,沉下身,向观众席鞠了一躬。至此,摆在他正前方的、细数着分秒时间的倒计时屏幕也走向了0。

然后,他转身,似一个独行者,沉默地走下舞台。身影在灯光的调换下,一点点变暗,直至彻底隐没于黑暗。

台下9000名观众随之起身,预备退场。

此时灯光再起,大屏幕上开始播放画面,一帧又一帧。人流停滞,甚至回流。

“花开在眼前,已经开了很多很多遍。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像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花开在眼前,我们一起走过了从前……”

《花开在眼前》,这是纪录片《激荡三十年》的片尾曲,吴老师和罗振宇,两个在中国开启知识跨年演讲的男人,为歌曲填了词。

从2015、2016、2017……2022、2023、2024,到今天最后一场“预见2025·吴晓波年终秀”,这一场盛会在它的第十个年头,走到了结尾。

时光倒流,记忆不朽。

一些观众注意到,年终秀的最后时刻,吴老师单手插兜,一脸松弛,团队中有小伙伴泣不成声,有人却摇头,“他看起来很享受马上要下班的感觉”。

他的真实心境,我们无从得知,但想必有些过瘾,十年前,他投身新媒体,吴晓波频道的开篇专栏就是《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如今,这个爱折腾的家伙,怕是又要换个姿势了吧。

往回看,留下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勇敢和前行的证明。

向前看,每一个人都要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你好呀,2025。

来源:资本迷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