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10-15%,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肺癌类型[1]。这类癌症生长迅速、易复发转移,确诊时大多已处于晚期,尤其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5年生存率仅为7%。目前标准治疗方案是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化疗,但疾病进展后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10-15%,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肺癌类型[1]。这类癌症生长迅速、易复发转移,确诊时大多已处于晚期,尤其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5年生存率仅为7%。目前标准治疗方案是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化疗,但疾病进展后的治疗选择有限,这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项发表在《BMC Cancer》的最新研究[2],系统分析了芦比替定在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团队回顾了6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涉及536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使用芦比替定进行二线或后续治疗时,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5%,疾病控制率为6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33个月。在生存获益方面,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49个月。这些数据表明,芦比替定在二线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
芦比替定源自海洋生物,是一种选择性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从作用机制来看,芦比替定通过抑制RNA聚合酶II发挥抗肿瘤作用。它能够选择性地结合于DNA启动子区域富含GC的鸟嘌呤,诱导DNA双链断裂,破坏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和RNA转录,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凋亡。这一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区别于传统化疗药物。
在安全性评估方面,研究显示不良反应的特征与典型的化疗药物相似。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系统相关,包括白细胞减少(81%)、中性粒细胞减少(74%)和贫血(73%),这些都是化疗药物常见的骨髓抑制表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按照化疗药物的常规管理方案,定期进行血常规监测,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或给予支持治疗。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疲劳、食欲下降、恶心等,这些症状多为轻中度,通过常规处理后患者能够耐受。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芦比替定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案。初步研究数据显示,芦比替定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6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7个月,总生存期达14.5个月。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已被写入《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版)》[3] 。此外,芦比替定联合伊立替康的III期临床研究也在积极进行中,旨在进一步验证其在二线治疗中的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数据的积累,芦比替定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明确。这需要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而理性的态度,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持续的临床研究也将为优化治疗策略提供更多依据,最终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前景。
[1]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4, 74(3): 229-63.
[2] TANG J, WANG T, WU H, et 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lurbinectedin in subsequent systemic therapy of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J]. BMC cancer, 2024, 24(1): 1351.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74-77.
来源:健康导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