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音科 DK 3001 BD 混合单元入耳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B站影视 2024-12-31 01:08 2

摘要:DK-3001 作为达音科很长时间内的主推型号,可以算是整个达音科产品历史上最绕不开的产品(甚至可能没有之一),也算是介绍国产入耳耳塞的发展历程时很难不提及的产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3001 当然是有不少缺点的,比如那个知名的硌耳朵转角,还有在当时算相当不错但

DUNU-TOPSOUND DK 3001 BD Hybrid IEM - TDS REVIEW

ドゥーヌトップサウンド DK 3001 BD ハイブリッド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DUNU DK 3001 BD: V (Excellent)

这是达音科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九个产品。本篇也是 2024 年度最后一篇 TDS REVIEW。

DK-3001 作为达音科很长时间内的主推型号,可以算是整个达音科产品历史上最绕不开的产品(甚至可能没有之一),也算是介绍国产入耳耳塞的发展历程时很难不提及的产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3001 当然是有不少缺点的,比如那个知名的硌耳朵转角,还有在当时算相当不错但放到现在稍显落后的单元衔接…… 但毫无疑问的是,DK-3001 就是达音科当下能够继续在市场上立足的奠基。之后的 DK-3001 Pro 也优化了很多地方。几年以来,我们都认为达音科将会更新命名规则的时候,3001 的代号又重新出现了。这就是在 SIAS 深圳展上发布的第三代 3001,被命名为“超梦”的 DK 3001 BD(这次的型号去掉了连接符)。

DK 3001 BD 的包装有着很强的辨识度,大面积撞色的基础上保持了很高的简洁度。正面也能看到它的系列归属——它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川一样是属于 Hyper 系列。按照 SIAS 的发布会介绍,Hyper 是达音科的高端民用产品线。白色与黄色的搭配其实象征了“超梦”这个中文名字。在发布会之前我以为这里的超梦指的是某可梦,心想,黄色也与那个超梦没有什么关联啊。事实上,这里的超梦指的是对于 Cyberpunk 2077 中那个虚拟现实系统,型号中的 BD 也是指超梦的英文名称 BrainDance。3001 BD 的整套设计理念都与游戏元素有致敬成分。

包装内的配件依然是非常豪华的,我们快速过一下——一个收纳包、一张擦拭布、两个替换插头、一个清洁刷、一个 3.5mm to 6.35mm 小转大插头、一个线夹、一个单元保护袋以及十四对耳套。

收纳包是全新设计的款式,体积相当大,皮质磁吸固定,内部空间足够放得下两条 DK 3001 BD。单元保护套的配备也是达音科的传统了。擦拭布更适用于 Kima 2 限量版、隼 Ultra 和川这类表面抛光的耳机,不过既然送了,它用在日常屏幕擦拭还是非常好用的。

耳套的配置延续了达音科一贯的丰富多样,一共四种共十四对,配置如下:

三对糖果套 Candy Eartips,这种糖果套采用了导管稍硬、开口较小的结构,有点类似 AET 系列的耳套,但是外层要更加柔软一些,导管与耳帽侧的连接也更加牢固,就我在其他耳塞上长时间的使用下来的感受,基本不会产生 AET07 老化后容易在拼接处开裂的问题。

四对 S&S EarTips,通体一体成型,无论是导管处还是耳帽处,均为接近于圆柱的直筒形状,可以加强直达声传导,降低管内反射——这也是取名为 Stage & Studio 的原因,声音更加直接。这种直壁筒套的材质也加强了与耳道的接触力。

三对红色氛围套,导管稍硬,开口稍小,比均衡灰套的耳帽部分稍软,对于低频响应有所优化。

三对白色均衡耳套,也是 DK 3001 BD 的默认套。整体软硬一致,开口适中,强调均衡性。

一对惰性记忆海绵,相对来说回弹较慢, 它的形状更加类似于球体,且前端有一层十字限位。

三对糖果套、四对直壁筒套、三对红色氛围套、三对白色均衡套以及一对海绵套——这就是 DK 3001 BD 的十四对耳套组合。

DK 3001 BD 有且只有这一种配色,看上去通体白色,搭配银色金属点缀和橙黄色数字。这套设计与过去两代的 DK-3001 都没有明显的相似性,可以理解为全新的型号了,看上去也更加符合直觉,不会给人一种可能会佩戴不舒服的错觉。

腔体体积相对稍大,大体上,它的造型是接近于类定制公模塞的状态的。实际上则要饱满许多,腔体的下边缘相当规整、几何化。腔体材料为整块航空铝 CNC 切削而成,且在表面喷涂了一层锆基陶瓷,经过高温硬化之后看上去和摸上去都呈现出与传统阳极氧化上色有所不同的质感。DK 3001 BD 的表面摸上去确实像是没有上光面釉的陶瓷,硬度也非常高,不用担心日常正常使用可能会很快在腔体表面留下什么痕迹。

前后腔之间的接合非常紧密,接缝细到几乎不可见,做工细节没得挑。面板的结构颇有意思,加入了很多虚拟现实 UI 中的风格元素,字体也有辨识度。加上所有的开孔都被开在了面板上,给人一种元素很多但不缺乏秩序感的感觉。

腔体内侧针对于耳廓形状有一定的调整,但是比较饱满而不会显得贴合度那么高。佩戴下来,它对于中、大耳廓的友好度还不错,正确佩戴一两个小时还不至于产生什么不适感。不过对于小耳廓人群来说,DK 3001 BD 会让耳廓边缘感觉到一定的胀感。腔体的厚度比较高,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是能做到面板和耳廓平面基本平齐,但是显然这个状态是不建议你侧躺佩戴的了。

导管相对较粗,有限位槽结构,默认的氛围套和糖果套在安装时会有点困难。导管口有一层密度偏高的金属滤网。腔体表面开的孔都集中在面板上,整体的开放程度其实还不小。被动隔音能力在戴好之后感觉还可以,也没有明显的气压平衡问题——除非你的耳廓刚好跟它契合程度非常高。

线材材质官方宣称为二次提炼的单晶铜,四股编制,分线器以下有额外的尼龙避震网包裹,线皮为白色。线材总体的柔软程度比较高,有轻微的自缠绕现象,分线器以下由于屏蔽网的存在而显得会稍微粗一点。达音科也给这条线搭配了皮质绑线带。

可换线结构基于 MMCX 结构,并有着达音科一直以来都会配备的膨胀式插针结构,插针的接触紧密程度比较高,旋转起来有相当明显的阻尼感,降低了磨损速度。

可换插头结构基于达音科自有的 Q-LOCK Mini 系统。与在川上出现的 Q-LOCK Plus 相比,它没有了自锁装置,但是体积变得非常小巧,以至于在默认状态下你很难看出它是可以更换的。带有防呆槽的四针式结构结合螺旋锁紧,整体的结实程度很高。包装内默认附带了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插头可供使用。包装内也专门有一张说明书以图示进行了安装与更换指导。

单元配置方面,过去的 DK-3001 是配置如其名的一圈三铁混合架构,而现在的 DK 3001 BD 则不仅仅停留在圈铁混合,改成了一圈四铁四平板的九单元混合架构。极低频与低频部分由一颗直径未知的生物振膜动圈负责,有独立柔性悬边——这颗动圈和川上的那一颗是相同的,有着非常好的低频下潜能力;中频和高频各由一组定制复合双动铁单元负责,极高频则是一拖四的微平板单元。

独立四导管结合电子分频,DK 3001 BD 的单元衔接表现要比过去两代进步明显,它和川都是混合架构里相对能够提供比较结实中心成像的例子。尽管混合了三种单元,但是实际听下来音色一致性还是可以的。

阻抗 26Ω,灵敏度 108dB/mW(124dB/Vrms,达音科备注了双单位灵敏度数值,好评)。DK 3001 BD 实际表现为一条相当好推的塞子,即使是入门级小尾巴也能轻松达到理想响度。不过,那颗生物振膜动圈和一拖四的微平板单元对于控制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些声音细腻程度不够的大功率前端搭配起来可能会让微平板单元的刺激程度有所增加。所以风格角度,我建议搭配声底比较细腻、不过分偏冷的前端。当然,在一般推力的小尾巴下,它也不会出恶声就是了。

基于原线平衡驱动、海绵耳套,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有比较充足的厚度和有所控制的饱满度。弹性相当不错,下潜在这个价位也是第一梯队,极低频的信息量丰富。收放速度比较快,保留的残响比例不高,氛围烘托的晕染感和浓郁感都不算多。DK 3001 BD 的低频听上去是丰富、凝聚、迅速的,听上去有着比较多的细节量。扎实程度非常高,能量收放自如。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明显的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厚度适中,距离相对比较近,口型比标准要稍微大一点,精致程度相当高。DK 3001 BD 在表现人声时基本能够把握到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之间的平衡,不过它会有一些线条的突出感,质感也会听上去偏向于凝实的状态。对于男女声之间的偏向性不算明显,大多数类型的人声录音听上去都是比较近、比较结实、比较明亮的状态。颗粒感的保留不算多,顺滑程度还不错,但是在偏向上盘的地方会有一些加量。音色渲染比例也不高,仅在上盘有轻微调整,大体上的音色准确度是可以的。喉音位置比标准状态略偏高一点,气声的比例适中略偏多一点,尤其是一些录音中的口水声会比较突出,某种程度上算是有一些挑错属性。齿音的量则不会很过分,有所打磨。在聆听一些录混音条件不太好的歌曲时,人声的表现听上去就会有些刺激和过于明亮,需要你更换耳套来进行尝试,海绵套就是为这种时候准备的。

乐器方面,大体上也是质感和线条都有所兼顾,且都有所强调的状态。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有着比较抓耳的听感,拉拨弦的细节比较多,且会有一定的突出。大提琴的形体感扎实程度相当不错,甚至接近于川的水平。铜管类的气势感表现良好,需要亮度的小号等有着充足的亮感,不过在白色均衡套以及直管套的搭配下,DK 3001 BD 会有一些金属感的溢出。对于这条塞子来说,选择合适的耳套是很重要的。木管类的空气感比较高,音色听上去能量略偏两端。乐器的泛音量算不上少,但是会有一点紧绷感,在一段时间的 run-in 之后,泛音自然度有所增加。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合适,Snare 收得比较快,镲片类亮度比较高,在一些混音处理得不好的曲目或者一些极端的曲风中,听上去会有些刺激。

高频的亮度总体是比较高的,也有尖峰存在,会听到有些刺激感,这在低控制力、偏冷的前端搭配下会相应放大。极高频的延伸能力相当不错,细节量多,滚降不会偏早、偏快。

作为混合多单元耳塞,我们依旧谈空间感而非声场。DK 3001 BD 呈现出一个横纵距离都能拉开、边界感不会过于强调的空间。层次感不错,除了靠近的人声之外,其他乐器都比较有序。声音的高度感表现还可以,综合来看,这是一个高度略有压缩的扁球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相当高,整体感在混合单元里是还不错的。解析能力在对应价位出色,也有“解析感”的突出。动态和瞬态都很不错。

DK 3001 BD 在大多数录混音质量足够好的欧美和华语流行的聆听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一些 J-Pop 和 anisong 听上去会显得比较刺激,尤其是在白色耳套的搭配下更加明显。它对于人声的表现是非常“现代”的,跟传统人声塞的味道路线算是完全相反。进而一些喜好隼 Ultra 铜管搭配以及禅 PRO 的烧友或许会觉得 DK 3001 BD 完全不在自己的听感甜区。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塞子。

对于 RnB 等的表现没什么问题。摇滚金属大类,它适合的是那些对于场面有一定要求的、不过分极端的类型。电子大类亦然,得益于良好的低频弹性以及瞬态表现,它对于大多数非实验性、极端性的电子乐都有着抓耳的听感。Acoustic 大类,爵士的表现中规中矩,缺点味道。然而,原声录音的中小编制,表现相当不错。如果你对于多单元的结像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DK 3001 BD 的空间感应付一些大编制也不是不可以。

第三方耳套的搭配角度,我会建议你考虑一下搭配 AZLA SednaEarfit Foamax 海绵耳套,它前端有一层硅胶滤网,结合海绵耳套和 Max 硅胶套的声音特性,搭配 DK 3001 BD 较粗的导管,听上去高频和极高频的能量突出有所控制。即使在一些略偏冷的前端下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听感特化,耐听度有所提高。空间感的规整程度也有一定改善。

DK 3001 BD 在声音的素质上要比过去两代进步明显。达音科的调音路径似乎有两种,一条是厚重、氛围向,一种是明亮、快速、凝聚向,我会认为 DK 3001 BD 和类似时间段听到的 SA6 EST 都属于后者,非常现代的声音,但这也意味着它并不是完全全面杂食。结合优秀的外观设计和做工优化,DK 3001 BD 对于喜好明亮声音的玩家来说是一条很好的中高端标杆塞。

来源:做个明媚的女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