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一耳朵声音差别”

B站影视 2025-01-01 17:46 3

摘要:阐述:很多发烧友做过A/B快速切换对比这种事情。然后,有经验的发烧友会知道,有些差别是A/B短时间切换不能发觉的。短时间AB切换发现的往往是一些表层的差别,比如这个低频多些、那个人声近些、这个高频亮些,等等。而器材之间真正重要的、更内在的特性/品质,需要花时间

一句话概述:一耳朵A/B可以发现的差别/差异多数是表层的东西,而更重要的内在差别是需要花时间去发觉的。

阐述:很多发烧友做过A/B快速切换对比这种事情。然后,有经验的发烧友会知道,有些差别是A/B短时间切换不能发觉的。短时间AB切换发现的往往是一些表层的差别,比如这个低频多些、那个人声近些、这个高频亮些,等等。而器材之间真正重要的、更内在的特性/品质,需要花时间聆听而慢慢体会到,不是快速切换能马上捕捉到的。

这就像识人一样,初次见面一下子能搞清的是高矮胖瘦、第一眼的美丑,而真正认识一个人比较深层的东西,需要时间。就算是有些表层的东西,比如“第一眼美丑”,时间久了也会有不同看法——有些人的“一眼美”并不耐看,越看越一般;有些人第一眼不觉得怎么样,时间久了越看越好看。

发烧圈流传着一些有趣的、甚至听起来荒谬的盲听失败故事。大致的情节都是在AB盲听中昂贵的高级器材和便宜很多的器材辨别不出什么区别(甚至胆机和晶体管机也辨别不准!)。那么,可以省钱了?贵的器材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并非完全如此。短时间的盲听AB只能发现一些表层的东西,高级器材真正值钱的特质,有些是需要聆听时间来慢慢体会和发掘的。有一个国外杂志的写手就曾经承认自己被盲听欺骗了。在一次盲听里他觉得A机和B机是辨别不出的,而A机便宜很多,于是就开开心心地买了便宜的A机。过了一段时间他发觉被自己的耳朵欺骗了!因为相处一段时间后他承认还是B机好得多,A机不能替代它 ……

不少发烧友是有几对音箱、几套功放的。通过相处主人一般能描述出它们的声音特性差异。但是,如果要短时间的切换盲听把器材识别出来,并非每次都能成功(不信自己试)。有些东西属于深层的特性,是慢慢体会出来的,而短时间切换不一定能确认。

美国发烧圈内著名的老神棍——PAD的掌门人Jim Aud曾和我说,评价一个新拿到的线材,需要做的不是来来回回和熟悉的线材去AB,而是插着器材先正常地听一段时间再说。急不出的,不能急吼吼地ABBA个不停。就算你AB出了一些差别,那也是表层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有经验的“老司机”的真实感受。而信奉“快速切换不出差别就没有差别”的,多数烧的资历还不够久。

来源:耳机俱乐部小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