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四分还给他:一个答案引发的教育思考

B站影视 2024-12-31 18:24 3

摘要:近日,山东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家孩子的数学试卷,没想到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张试卷上的一道题目,给出了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最后提问:从以上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孩子的答案是 “这个病人快好了”,却被老师扣掉了 4 分。

近日,山东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家孩子的数学试卷,没想到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张试卷上的一道题目,给出了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最后提问:从以上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孩子的答案是 “这个病人快好了”,却被老师扣掉了 4 分。

孩子妈妈晒出的试卷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评论区里众多医生纷纷 “联名发声”。他们凭借专业知识,从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数据结果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这可是医生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 36.3℃ - 37.2℃之间,题目给出的体温统计表显示,该 “病人” 的体温从 39.5℃降到了 36.7℃。虽说题目没给出病人的年龄、性别等更多详细数据,但仅从体温这一项关键指标来看,确实已经不发烧了。有自称儿科医生的网友给出了严谨结论:“虽然可能用了激素等抗炎药控制了体温,但也表明病情大概率稳住了,是在好转。” 所以,从专业医学角度判断,孩子答 “这个病人快好了”,完全符合逻辑,并且展现出了将知识结合实践的能力。

这场 “4 分争议” 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众多医生纷纷加入讨论,甚至可以说是 “云会诊”。他们依据专业知识,从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数据结果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这可是医生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 36.3℃ - 37.2℃之间,题目给出的体温统计表显示,该 “病人” 的体温从 39.5℃降到了 36.7℃。虽说题目没给出病人的年龄、性别等更多详细数据,但仅从体温这一项关键指标来看,确实已经不发烧了。有自称儿科医生的网友给出了严谨结论:“虽然可能用了激素等抗炎药控制了体温,但也表明病情大概率稳住了,是在好转。” 所以,从专业医学角度判断,孩子答 “这个病人快好了”,完全符合逻辑,并且展现出了将知识结合实践的能力。

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来看,这道题出现在数学试卷上,老师按照标准答案扣分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讲究用精确的数学语言、符号和逻辑来描述问题、推导结论。在数学领域,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通常要求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方法,像这道题考查的统计图相关知识,更期望学生能从数据的变化趋势、波动情况、最值等数学角度去归纳信息。例如,正常的数学答案可以是 “病人在某段时间内体温呈下降趋势”“某天到某天体温波动较小” 等,这些答案运用了数学术语,精准地指向了数据层面的规律。而孩子回答 “这个病人快好了”,属于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主观推断,没有运用数学的专业表达方式来阐述从统计图中获取的直接信息,从传统数学答题要求来讲,不符合规范,所以被扣分。

但孩子的答案真的毫无价值吗?当然不是。孩子能跳出单纯的数据,联系到生活实际,关注到数据背后代表的是一个生病的人,这恰恰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超出年龄的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或许经历过自己或家人生病发烧,知道体温降下来意味着病情好转,于是自然而然地将这种生活常识运用到了答题中。他关心病人的状况,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充满温度的判断,展现出他不仅仅是在机械地应对数学考试,而是能够把知识活学活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同样至关重要。教育的目的不正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人吗?如果仅因不符合数学标准答案的框架就全盘否定孩子的回答,无疑是对孩子这份宝贵的生活洞察和善良心性的打击。

在这场争议背后,映射出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 “标准答案” 思维定式。一直以来,为了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们被训练得习惯于迎合标准答案,老师也习惯用标准答案来评判对错。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高效地筛选学生、检验知识掌握程度,但却像一把枷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语文等众多学科领域,学生们害怕犯错,不敢提出独特见解,只能拼命地向标准答案靠拢。长此以往,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这些在未来社会至关重要的能力被逐渐扼杀,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擅长考试的 “机器”,而难以成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像这道数学题,孩子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统计图,老师却因执着于标准答案,忽视了孩子展现出的生活智慧和发散思维,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应试教育的 “标准答案” 是否正将教育引入一个狭窄的胡同。

与之相对,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多元答案、多角度思考。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们能够各抒己见,从不同学科知识、生活经验、情感认知等维度出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在一些开放性的作文题目、实践项目、小组讨论课题中,没有所谓绝对的 “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的观点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便能得到认可。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具独立精神,敢于质疑权威,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因为他们知道,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条文,而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塑造人格、理解世界的工具。这起 “4 分争议” 事件,恰恰是素质教育理念对传统应试思维的一次叩问,提醒我们,是时候给教育松绑,让孩子们在多元思考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去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去追寻属于他们的独特答案。

这 “4 分争议” 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分数纠纷,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领域诸多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更加珍视学生那些独特的思维闪光点。在讲解题目、批改作业时,不能仅仅用标准答案去衡量一切,而是要耐心倾听学生答案背后的思考逻辑,对于像这次事件中展现出生活观察力、联想能力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让一个人的智慧火花点燃整个班级的思维热情。同时,老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设计出更具开放性、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多元化探索知识的欲望。

而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引路人角色。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内心想法,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都让孩子畅所欲言,家长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被尊重,逐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自信。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广泛阅读、接触社会的习惯,拓宽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多的素材和角度去分析,就像这次数学题,如果孩子平时对医学科普知识有所涉猎,就能更加有理有据地支撑自己的答案。

从更宏观的社会层面来看,整个社会都应当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教育大环境。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教师定期研讨,优化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减少模糊不清、容易引发争议的题目,增加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比例,让考试真正成为检验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工具。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邀请教育名家分享前沿理念,开展校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促使教师教学理念从应试向素质转变。媒体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多报道类似的教育案例,引发社会各界深入思考,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凝聚社会共识,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驱散英霾,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绽放个性光芒,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栋梁之材。毕竟,还给孩子的这 “4 分”,承载的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来源:文化文化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