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技术,正迎来第三次爆发。从“深蓝”国际象棋程序击败人类冠军,到AlphaGo打败围棋世界之王,再到ChatGPT宣告生成式AI到来,全新时代正在拉开序幕——“人工智能超越人脑只是时间问题”。
文|沐云
当引爆下一场社会革命的决定性力量呼啸而至,《未来中国》AI季是洞见、是预判,也是眺望,它讲述“未来已来”,去描摹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的一万种可能。
苏格拉底和老子跨时空对话,截瘫患者用脑机接口自主喝水,电子女友提供情感陪伴……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
AI技术,正迎来第三次爆发。从“深蓝”国际象棋程序击败人类冠军,到AlphaGo打败围棋世界之王,再到ChatGPT宣告生成式AI到来,全新时代正在拉开序幕——“人工智能超越人脑只是时间问题”。
深度参与全球研发,中国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得先机?颠覆性的产业革命在前,人工智能又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想象?
12月21日,“全国首档AI应用科学竞演节目”《未来中国》AI季登陆东方卫视周六21点档,它以“生成式AI创新应用”为主题,全方位展现当代中国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成果,开启国内电视节目的类型先河。
聚焦“人工智能+”,《未来中国》AI季涵盖人类健康、文化艺术、数字经济等多元领域,它从上千个AI项目中筛选出优质项目,并用展演方式创新呈现,既贴近日常生活,又触摸科技前沿,节目用预见未来生活方式的姿态,去拥抱无限可能。
▍从回望到展望,勾勒AI与人类共存的新时代
中国人对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的梦想与追求,早在战国时“偃师造人”就已经开始。承袭民族文化血液,《未来中国》系列始终对未来科技的无穷好奇。全新起航的《未来中国》AI季,从当下最热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出发,去探讨AI如何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又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
《未来中国》AI季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以ChatGPT为核心的生成式AI爆发,让人形机器人拥有了更强的智力水平,具身智能(embodied AI)正加速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未来中国》AI季聚焦具身智能的最新成果,为观众展现能理解、能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
如四足仿生机器人具有多地形适应能力,能广泛运用到消防救援、电力巡检、警用防爆等领域;微表情仿真机器人则“能理解人类情绪”,仿生硅胶雕刻的面部与人类颇为相似;被誉为“具身电眼”的类脑视觉,既能看到最强的太阳光、又能看到最弱的星光,对高速物体的辨别能力还比普通相机快1000倍。这些具身智能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结合,让“长了身体的智能”实现与物理世界的充分交互。
《未来中国》AI季触摸即将全面革新的未来生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从这一点出发,《未来中国》AI季“人工智能+”要做“黑科技”的大集合,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教育都是其涉足的重要方向。
以“AI应用创新应用大汇”为母题,《未来中国》AI季探讨“人工智能+”的多维应用领域。以“智愈未来”为主题,第二期节目聚焦智能+医学的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为观众展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前沿阵地——
全国注册的骨科手术医生为五万多人,具有临床经历的只有千余人,现实需求与医疗供给的矛盾怎么解决?“云百生手术机器人”在此背景下诞生,它具备0.01毫米的高精度手术能力,又可以将复杂手术流程进行智能规划与分解,这些“绝活”无疑为医疗缺口提供了解决方案。瞄准需要康复治疗的4.6亿国人,“运动慧眼”是AI赋能下的医疗康复项目,它以深度相机捕捉人体动作,为康复训练提供指标定义与分析,帮助康复理疗师“对症下药”。还有“阿莱门健康大模型”,它通过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0万份住院病历、2000万份临床数据的系统学习,在诊前、诊中、诊后都能给患者给出专业建议,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
踮起脚尖,去打量未来已来,《未来中国》AI季内容实现了再度拓新——
如果说第一季是回望过去式的青春态科普,结合“年轻优秀的科研学霸”与“潮流化的科普方式”让硬核知识落地;第二季是聚焦当下的科技解读,让观众了解深空探测、国产造芯、智慧农业等最新成果;那么第三季是对人工智能的展望,它触摸AI科技的发展“奇点”,去勇敢拥抱未来。
▍从科普到展演,“AI科学竞演”模式再进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500家;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根植于活力迸发的社会经济土壤,“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AI季不仅要追逐人工智能发展热潮,还要让这些前沿应用走向大众。
从“降门槛”科普到“生活化”项目展演,《未来中国》AI季开启了节目模式迭代。据节目总制片人陈辰介绍,每期节目中所呈现的AI科创项目,要在上海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对上千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它们当中有主人与宠物“对话”的萌宠共情AI项目,也有《黑神话:悟空》等大热游戏背后“高科技”,即高精度3D数据资产生态项目。从海量项目库中优选,《未来中国》AI季确保演播间终极舞台展演足够精彩纷呈。
它既有舞台演讲的个性展示——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精英团队主理人讲呈技术特点、项目优势、探索成果,又辅之以现场讲演、嘉宾体验、视听播放,兼顾了专业性与大众性,让深奥的黑科技有了生活化、接地气的表达。
如展示“脑功能智能测评平台”项目,就邀请嘉宾亲身体验,让高精尖的智能医疗项目有了“具象化”表达。据介绍,阿兹海默症重在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脑功能智能测评平台”就搭建了神经系统疾病的预警与辅助诊断系统。年龄最长的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主动请缨,亲身体验仪眼动追踪分析,对脑功能进行测评;又尝试步态与平衡评价系统,感受人工智能对临床症状的定量捕捉。
《未来中国》AI季也有投票排名的项目竞技——每一期节目都会评选出单期最具未来感项目,以凸显对创新精神和前沿性的表彰。根据节目“啊哈时刻”的设定,展演舞台为第一现场,嘉宾能为心仪项目“爆灯”,候场舞台则是第二现场,所有参赛的精英团队都能为“对手”打分。这一环节设定,让中国最顶尖的AI科技人才现场切磋,强化节目的悬念感和对抗性。
现场嘉宾与精英团队的碰撞,还带来精英创业与项目孵化的创投属性。《未来中国》AI季邀请了专业扎实、背景多样的点评嘉宾,作为三者视角来透视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有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汪玉、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国际资深AI专家潘鹏凯、人工智能企业家王佳梁、知名辩手詹青云、理工科脱口秀演员呼兰,他们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产生精彩碰撞,共同讲述“无人置身事外”的新AI时代。
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顶尖高校的精英团队,则展示中国顶尖学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建树,并与嘉宾探讨前沿技术与行业洞见。如北京大学脉冲视觉团队带来的“具身电眼”项目,因身处人工智能与生物智能结合的跨学科领域被嘉宾所看好,项目产业化的未来触手可及。可以说,每一次项目展演都可能带来资金注入、引发项目孵化,也可以引发行业的横向联动,实现项目共创共享。
▍从平面向深度,开启人工智能的伦理哲思
新技术浪潮澎湃而来,无人能置身事外。不过,人们在急切拥抱颠覆性技术之余,又免不了对现有秩序被打破的重重焦虑。从平面展示迈向深度思考,《未来中国》AI季从科技伦理角度,去审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以人文关怀引导科技向善。
它有对碳基生物与硅基生物主导权的思辨。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话题,当AI技术革命持续削弱人类对世界的主导权,人类究竟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正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节目探讨“人工智能是否会叛乱”,正是这一议题的集中表现。
《未来中国》AI季紧扣热点,分享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I教父杰弗里·辛顿的“人类必然成为地球上第二聪明的物种”的论断,但也指出,虽然通用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加聪明的强大能力,但也指出不要过分担忧,只要做好专业或垂直大模型,AI能为人类降本增效,而不会替代人类,“是伙伴不是主导”。
它有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无监督学习”的能力,即只需要把原始数据输入,模型即可以自主学习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这让人工智能拥有了自我迭代的绝佳路径。
从这点出发,《未来中国》AI季展现业内对无监督学习的两种对立观点,黄铁军等嘉宾是乐观派,他们认为机器人自学是未来AI发展方向,自带无穷潜力;周鸿祎等嘉宾则是悲观派,表示要对AI学习设定天花板,不能以“生存与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否则会危及人类自身。这一截然不同的观点交锋,为观众描摹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争议与不同路线图。
《未来中国》AI季还探讨科技向善的伦理治理。近年来,AI复活生命、AI情感伴侣等引发如潮争议,是赛博复生还是热门生意、是情感陪伴还是自杀引导,这些极具争议的社会话题,都指向了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难题。节目以“恐怖谷效应”来切入解读,即人类对普通智能机器人不会产生情感依赖,但却对人形机器人容易投射感情,因此在生命体与智能化非生命体之间做出区隔,或将是科技向善的重要议题。
同时,《未来中国》AI季也对“人工智能+”应用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预警。智能医疗领域,如果机器出错产生医疗事故,该如何界定责任?节目指出,相较社会与技术的动态发展,法律相对滞后,需要不断“进化”来适应瞬息万变的AI时代。
当引爆下一场社会革命的决定性力量呼啸而至,《未来中国》AI季是洞见、是预判,也是眺望,它讲述“未来已来”,去描摹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的一万种可能。
来源:广电独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