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子柒在停更三年后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在其自媒体平台连发三条视频,国内自媒体一夜涨粉近400万,粉丝总数超过一亿;而国际舞台上同样卷起了流量风暴,X、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的海外播放量总计接近千万次,总点赞量超过50万次,总
文|着陆
李子柒在停更三年后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在其自媒体平台连发三条视频,国内自媒体一夜涨粉近400万,粉丝总数超过一亿;而国际舞台上同样卷起了流量风暴,X、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的海外播放量总计接近千万次,总点赞量超过50万次,总评论量超过7万次。
如此迅猛的流量聚集,李子柒的复出再次成为互联网现象级事件。从粉丝数据看来,在李子柒停更的三年时间,粉丝数不降反增,Youtube平台甚至从1410万稳步上升至2000万。
“李子柒”这个IP从未真正意义上消失过,甚至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赋予了多重价值。
同样类似的还有一位头部网红,Papi酱最近也在热门综艺《再见爱人》里露面,节目中传达出的众多观点,得到大量年轻人传播,甚至直言其为“嘴替”。
为什么像李子柒、papi酱这样的头部网红始终能“长红”?从商业价值可持续性来看,她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28年前的互联网发展初期,在“如何留存用户”的问题上,前辈就给出了重要答案。1996年,互联网初代网红、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官方网站“Gates Not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Content is King(内容为王)》,着重强调了互联网时代,高质量内容在吸引和保留用户的重要性。
中国互联网三十年,内容行业更新迭代,见效快的“流量至上”似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主导逻辑,相较之下,“内容为王”更像是一句口号。很多曾将其作为行业信仰的传统创作者多次质疑:在如今的算法洪流时代,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到底还剩下多少。
还有多少人坚信“内容为王”?那些还保持着内容信仰的探索者,是否能建立自洽的商业逻辑,还是终将成为平台算法机制下的养料?
01.流量至上,正在瓦解内容的真实价值
年初,通过编造传播“寒假作业丢巴黎”网络段子吸引流量的近4000万粉丝网红“猫一杯”被各大平台封号,其旗下服饰品牌OMETOO店铺也宣布终止经营。
与此同时,四川省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案一审宣判,8名犯罪嫌疑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起因是20岁网红“凉山孟阳”从2018开始拍摄短视频,称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短短几年吸粉400万人,走红后就开始直播带货。但真相却是“凉山孟阳”的父母健在,视频中残破的土坯房也是移花接木。
除此之外,西湖1500元捞手机、“点读机女孩”发脑瘤治疗库存视频、名校毕业男子被裁员瞒着妻子送外卖等,这些曾在网上引发大量共鸣的“真实事件”,最终却被曝出是自导自演的刻意摆拍剪辑。
流量剧本为什么会盛行呢?
“当然是为了尽快实现流量变现。”某短视频从业者透露,目前直播带货已成为流量变现最主要模式之一,包括编辑“猎奇”剧本,利用真实化拍摄手法来突出事件矛盾,并打上“现场记录”或“社会新闻”等标签。一条虚假的摆拍视频只要出圈,吸粉速度会成倍增长,为主播下一步带货打下基础。
戏剧性的内容自然更能引发舆论关注,暴力、色情、猎奇等元素亦具有天然吸引力,符合这些标准的内容往往成为流量追捧和制造的对象。
但为什么有了流量大家就狂欢,为什么算法推荐能让用户沉迷呢,谁赋予了算法这么大的权利?
从内容产业的变化来看,其实每个贡献数据的个体都是推动者。算法机制设计了一张庞大又精细化的网络,并在日益成熟的商业化进程上,给出看似越来越明确的变现指引,比如越符合算法,内容就越能进入到下一个流量池,这也意味着一件事——离钱越近。
于是,内容产业陷入了一个用算法来衡量优劣的怪圈,劣币驱逐良币,优质内容生产空间被挤压,内容的内在价值被消解,最终大多数内容成为尼尔·波兹曼口中“娱乐的附庸”,这样的直接结果则是,那些依托于独立、理性、深度思考而建立的社会文化就面临着衰落和被颠覆的危机。
缺乏深度思考正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在算法拥有巨大权利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习惯严肃阅读和深度思考。当越来越多创作者也开始供奉算法,就越难生产出深刻的、独立的、批判性的内容。
流量和算法建构的世界越繁荣,我们的文化内核就变得越贫瘠。
如何打破流量的藩篱、重建内容价值、找回失落的主体性,值得每一个身处数字空间的人深思。
02.从长红创作者身上寻找答案
我们试图从李子柒、papi酱这类穿越了周期、历经过时间淬炼的短视频创作者身上,寻找关于内容价值更为具体的答案。
2016年,papi酱火爆全网,获得了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等众多资本的1200万人民币投资。随后,他们策划了一场盛大的拍卖会,其竞品是“papi酱的视频贴片广告资源”,数字最终定格在2200万元。这场拍卖会引起了意料之中的舆论,也让papi酱成了“2016中国第一网红”。不过,papi酱本人并未出现在现场,没多久也把这笔这笔天价广告费捐给了母校,设立奖学金。
图源|新浪微博
彼时李子柒的短视频之路才刚开始不久,但《兰州牛肉拉面》已在网络发酵,全网播放量达到5000万,点赞60万。那时候她还不知道,3年后她将接过“中国第一网红”的名号,与此同时还获得了外网的流量青睐、央视的点名表扬,所有人都在讨论“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泼天的富贵,漫天的赞赏,李子柒背后的MCN机构暴富,随后开启了更多商业化拓展。螺蛳粉越火,李子柒和微念之间的价值观矛盾就越烈,最终在2021年底暂停更新视频。
和资本之间的游戏,papi酱早就领教过了——就在那场疯狂的拍卖会结束的3个月后,罗辑思维突然宣布撤资,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太好,投资上我们可能要赚很多钱,我们就容易受到诱惑。”这场过山车式的合作,带来了猜忌、争议还有数不清的恶意,又一次地将papi酱顶上风口浪尖,网友奚落的点如出一辙:“papi酱被资本抛弃,终究昙花一现”。
那段时间,papi酱确实过的艰难。压力大的时候,她和合伙人一起在咖啡厅大哭。但没多久,她又继续更新视频,组建了新的团队。
没有人知道她给自己做了怎样的心理工作,只知后来的papi酱还继续拓展事业边界:代言奢侈品手表,拍运动品牌广告,出演喜剧电影,上娱乐综艺等。
网红的头部交椅频繁更替,一夜暴富的剧情被演绎得稀松平常。变幻莫测的互联网,从来不缺少闹哄哄的商业策划,缺的是能够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者。
对于现在的papi酱来说,距离那场疯狂的拍卖会已经8年了,如今她在综艺里的发言依旧毒舌,甚至很多时候保持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
图源|小红书
有观众形容:“在节目中她经常呈现出一种抽离的状态”。
从她的视频作品、过往访谈中,能感受到这位“搞笑博主”背后的生活洞察力和深度思考力,而在综艺的镜头里更为具像化地看到了她的独立思考状态。
讽刺的是,papi酱在《再见爱人4》上点评的嘉宾之一刘爽,2012年就曾以“留几手”的网名在新浪微博上以毒舌点评红遍网络,不到3个月,微博粉丝从200多暴涨到170余万。大火之后,明星纷纷艾特刘爽点评自己的照片,刘爽还参加了王思聪的生日,大晒合影。
然而,2013年《人民日报》公开点名批评“留几手”,痛斥“审丑”文化。官媒下场,“留几手”被豆瓣销号,他也删除了全部微博,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1年后,如今的刘爽婚姻亮红灯,并自嘲“L型”人生,说话依旧毒舌,但声评大不如前。
为什么同样毒舌、搞笑,papi酱能对抗时间的魔咒,而大多数搞笑网红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呢?
papi酱搞笑背后,始终有着坚定的精神内核,一套明确清晰的价值观。
在罗翔的一次采访中,papi酱提及内容创作者共同的流量焦虑和创作瓶颈问题,说自己也经常有“做不下去”的时候,“十天可能有七八天都是这个状态”,但她依旧保持自己的创作价值观:“我觉得创作者和你的观众之间不应该是一个谄媚的关系,如果你一味地谄媚,到最后你自己的东西会消失的。”
图源|罗翔说刑法
不媚俗,是papi酱和李子柒的共同创作特质之一。
李子柒最近复更的作品里,一条14分钟的短视频,背后的故事是她花了一年时间学习大漆工艺。有人质疑真实性,成都漆器工艺厂就发文晒出李子柒学习漆艺的经历,称李子柒在学漆艺时曾严重过敏,教她漆艺的老师称赞李子柒能吃苦耐劳,不是“花架子”。
成都漆器工艺厂评论区|小红书截图
图源 | 红星新闻
如果按照流量逻辑论,她在复更之前,大可以先预告一下,然后先讲讲这一两年来发生的种种,再蹭一下某个热门话题等。但她没有,她还是安静地、没有预告地更新了作品,像一个老朋友,暂时去处理了一下私事而已。
三年很长,但似乎又只是朝夕。时间在多数人身上显得急促,但在她身上却不然。流量吹捧的东西,她不关心。她看似柔弱,但背后所坚守的信念感比我们想象的“强势”——不媚俗。
图源|李子柒官方视频截图
在2021年的采访里,李子柒就表示,最想做的三件事,第一是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的工作,希望通过创建一个可复制、可传播、可循环、可推广的试点来推动乡村发展;第二是继续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第三是关于青少年的引导工作,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图源|央视网《鲁健访谈》
“不希望以后问他们想干什么,他们都说自己想当网红当明星。”李子柒坦言。
在信息过载时代,李子柒和papi酱一个毒评世事,一个治愈人心,内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一处,但从深入到精神内核来看,她们是相似的。
如果没有一种价值观信仰,那个整天说要中彩票、高呼发财梦的papi酱,不会把2200万广告费悉数全捐,而曾经为了生存做DJ、吃尽了贫穷苦头的李子柒,不会在顶流时期最赚钱的时候毅然停更。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观是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的,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对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创造性把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集中阐述了价值的本质在于实践,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根本源泉。
人们在和世界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并逐渐形成一套自我价值观。而一个人的价值观清晰明确,大概率是经历了足够多的碰撞。就像一颗大树,经历足够多的风雨,根系扎得就越深,外界无法动摇。
无论是李子柒还是papi酱,都是短视频行业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历尽千帆,越来越洞悉流量密码,却不为算法裹挟。在如何打破流量的藩篱、重塑内容价值这一命题上,她们都交出了相对有力的答卷。
现代价值观呈现复杂多样性,互联网让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得以激烈碰撞,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们在价值选择中往往困惑和迷茫。内容创作者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下,保守本心,明确内在价值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是一个长期课题。
来源:蓝鲸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