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河南)的发布,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河南高等教育的关注。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继续稳居省内前两位,分别位列全国第57和90名,成为河南高校的“双龙头”。河南师范大学(全国136名)、河南农业大学(全国146名)和河南科技大学(全国171名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河南)的发布,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河南高等教育的关注。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继续稳居省内前两位,分别位列全国第57和90名,成为河南高校的“双龙头”。河南师范大学(全国136名)、河南农业大学(全国146名)和河南科技大学(全国171名)紧随其后,构成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理工类院校表现亮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称“华水”)以全国第188名的成绩跃居全省第6,成为最大黑马;而师范类院校则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黄淮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地方院校排名显著提升,折射出河南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深度调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此次排名跃升至全省第6,全国第188名,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高校,华水凭借其鲜明的“水利+电力+环境”学科特色,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南水北调工程中持续发力。
近年来,该校新增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电网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在能源、基建领域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位于驻马店的黄淮学院以全国第410名、全省第20名的成绩,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标杆。这所2004年由师范专科升格的高校,通过打造“产业学院+双创基地”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与华为共建的ICT学院、与驻马店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办的食品工程专业群,累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1.2万名,相关专业毕业生起薪较传统师范生提高40%。
校党委书记在采访中表示:“从‘师范基因’到‘工科突围’,我们聚焦区域产业链需求,把课堂搬到车间和田间,这种‘接地气’的办学路径让黄淮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
郑州师范学院以全国第488名、全省第32名的成绩,在师范类院校中展现强劲后劲。作为郑州市属本科院校,该校依托“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布局,打造智慧教育实训中心,并与郑州八十五中、金水区教育局共建“师范生能力成长档案”,实现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
2024年,其小学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学前教育虚拟教研室入选全国首批试点。
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在郑州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占比从2019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4%,成为支撑郑州“学有优质教”战略的重要力量。
此次排名折射出河南高校发展的三大趋势:理工类院校依托行业特色强化竞争优势,地方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弯道超车”,师范类高校借力教育数字化开辟新赛道。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财经类第331名)、安阳师范学院(师范类第359名)等院校的稳步上升,则印证了河南高等教育的整体提质。
来源:秀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