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美在于师生情感流动

B站影视 2024-12-31 15:58 2

摘要:教学34年,当了33年班主任;待过7所学校,每次都是主动接“最差班级”;自费定制“心灵之约”日记本,每天用2个小时回复学生日记,至今已为学生写了近40万字的书信……关于于洁的采访已经很多,这对“只想安静教书”的她来说多少有些倦怠。

当老师,是于洁在初中时候就确定的事情。记者 占长孙摄

本报记者 占长孙

于洁又搬家了。这位苏州首位全国“最美教师”如同候鸟一样,逐校而居,每到一所新学校,就自掏腰包租一间新房,只为离学生更近一些。

教学34年,当了33年班主任;待过7所学校,每次都是主动接“最差班级”;自费定制“心灵之约”日记本,每天用2个小时回复学生日记,至今已为学生写了近40万字的书信……关于于洁的采访已经很多,这对“只想安静教书”的她来说多少有些倦怠。

“这里离我新任教的正仪中学只有5分钟路程,我能节省很多路上的时间。”于洁说,她想利用好每一分钟,做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初中时候就想当语文老师”

当老师,是于洁在初中时候就确定的事情。

初中二年级时,语文老师由于发烧生病,无奈之下便想到让成绩优异的于洁代为上课。得益于扎实的功底和稳重的性格,于洁流畅而饱满的授课方式让台下坐着的老师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你是一个做语文老师的料!”

这句话深深记在了于洁的心里,并因此影响了她一辈子。从那以后,于洁在课堂上就不再只是听知识点了,同时开始观察老师们怎么教学、老师的仪容仪表,以及遇到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怎么处理,有意识地去学习一些教育技能。

“‘引路人’很重要,从那时起,我已经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未来的老师了,一颗当语文老师的种子悄悄埋下。”于洁说,这也让她明白,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多么重要,有可能一句话就改变或者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除了“引路人”,于洁的教师之路也与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于洁出身于书香世家,爷爷是日本帝都大学生物遗传学博士,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包括爷爷、父亲、她和儿子、儿媳在内,一家4代均是教师。这其中,父亲对她影响最深。

上世纪60年代左右,父亲被从北大下放至昆山务农,白天跟着农民一起种田、挑河泥、种蘑菇、挑粪,晚上他就点着煤油灯看书。虽然年纪尚小的于洁还有些懵懂,但这一幕还是在她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即使条件再艰苦,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仍然是自由的、可以自我丰盈的。”

环境逐渐宽松之后,父亲开始当教师,后来又调任昆山教育部门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即将离校之际,4个学生晚上找到家里来,流泪请求他不要走。“这带给我强烈的震撼,我没想到,一个老师可以这样被学生需要、受到学生如此爱戴,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伟大。”于洁说,这也成为她今后教师事业中的精神指引。

“想知道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大学毕业后,在就业分配时,于洁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初中母校——昆山市第一中学,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更奇妙的是,正好与她之前的语文老师分在同一个年级。曾经指引她前行的人,如今从师生变成同事,成为了与她一起同行的人,帮助她更好开启教书育人的第一页。

但于洁想接触不同的环境和学生。梳理她30多年的从教生涯发现,“变”是贯穿始终的。

8年后,于洁进入昆山全寄宿制民办初中秀峰中学,之后又陆续任教全国首家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九年制全寄宿制玉峰实验学校和昆山市区老牌初中葛江中学。2019年开始,于洁选择“逆行”,以轮岗的形式从城市投身乡村,聚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学生,主动请缨到昆山最东边的农村学校集善中学、昆山最南面的淀山湖中学教学。

今年9月,于洁又换到了昆山最西面的农村学校正仪中学,接的仍然是成绩倒数第一、令其他老师都头疼的班级。2025年下半年,她还计划到昆山北面的费俊龙中学任教,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完成对昆山农村中学的闭环式、工作式调研。

谁也想不通,临近退休的年纪,应该慢慢开始追求岁月安好才对,为什么还要这样反复折腾?于洁的回答简单却又充满深意:“我想知道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于洁爱美、爱花、爱干净。刚到正仪中学时,看到窗户透强光,她自己买来纱帘安装,并购置鲜花盆景,摆在储物柜上,给学生们营造全新的环境,促使大家向“好”转变。

在她5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里,裸露墙外的电线管被重新规整,向日葵、紫罗兰、杜鹃花等各种仿真花摆满了屋子各个角落。进门一侧,堆着一摞刚印出来不久的“心灵之约”笔记本,上面列出各学习科目,让学生可以填报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下面则是学生日记,另一页则是“于老师日记”。这些都是于洁自己设计、在网上找人印刷的,平均一本3元,多年来用的都是她自己的稿费和专著版权费。

“可以申请报销吗?”

“为什么要报销,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乐意做的事。”于洁说,人生有舍才有得,她最大的“得”,是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因此她已十分满足。

“只管付出,不要想着收获”

于洁已经记不清自己教过多少学生,里面有许许多多“差生”蜕变的故事,一些人还已经成长为行业里全国知名的精英人才。他们曾是自暴自弃被遗失在路边的一颗明珠,如今被重新捡起,发出自己的璀璨光芒。

连续两年为单亲家庭女孩自掏腰包买早饭,在办公室为学生缝补衣服……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但于洁不太想讲述细节,她觉得这都是她应该做的,也怕对学生造成新的伤害。

虽然桃李众多,但学生们毕业后,于洁从不会主动联系。“做老师有一条其实是最重要的,你只管付出,不要想着收获。不然,你的职业倦怠感很快就会来的。”于洁说,她对学生用心付出的过程,是让自己身心愉悦的过程,不期待任何情感甚至物质的回报。

“教育之美在于师生情感流动。我的感情都用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所以当学生毕业后,只有祝福,没有伤感,好让他们勇敢地去迎接新的一段旅程。”于洁说,如果毕业时显得过于留恋或伤感,可能会让学生对下一段学习旅程产生恐惧。而学生毕业后,也意味着她的使命完成,需要把精力投入到下一届学生当中。

2026年1月,于洁将正式退休。“离开讲台后,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于洁稍稍思考了下。“我会好好静下来,梳理总结大半辈子的教育心得。同时,和我联系的地区学校很多,如果有精力,我可能会全国各地跑,和年轻教师进行分享、交流,探讨更好的教育模式。”于洁说,她还有一个“宏伟计划”,那就是等孙辈出生后,努力培养家中“第五代教师”,将这缕书香延续下去。

来源:锦程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