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

B站影视 2024-12-31 10:55 3

摘要:其实,创业就是这样的。口袋空空,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反而是常态,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少人,都曾经有过创业的念头。

可一开始实操,又处处是困难。第一步怎么开始?我要卖什么?卖给谁?两眼一抹黑。

哎,怎么办?是不是我没关系,起点低,就注定和做生意无缘了?

其实,创业就是这样的。口袋空空,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反而是常态,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只不过,有的人能从无到有,搭起来一摊生意,而有的人做不到。但往往,大家倾向于认为,能做到这件事的人,可能有一种神秘的天赋:商业头脑。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到底什么是商业头脑?如果我想从零开始做生意,怎么入手?

前段时间,刘润读书会直播间邀请到了周宏骐老师,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兼任教授、天使投资人,拥有22年500强经营实践经验,也是畅销书《生意的本质》作者。

关于什么叫商业头脑,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生意,他有特别深刻的洞察和认识。

于是,我试着把周老师直播分享和书里的部分内容,整理下来,分享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咱们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不同命运的哥俩

从前,有这么一对兄弟。他们双双失业,舅舅拿出自家煤矿的两个坑口,让兄弟俩各领一个,自负盈亏。

弟弟高兴坏了,他每天起早贪黑地挖煤,卖力猛干,别的什么都没考虑。

但哥哥的身体不好,就没有自己去挖煤,而是雇了镇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来挖煤,他就专心卖煤。因为挖出来的煤足够多,积少成多,还是能赚不少。

过了段时间,哥哥突然意识到,小坑口的煤有限,挖完了怎么办?

于是,他拿出积蓄,开了一家蜂窝煤加工厂,这边收煤,那边卖附加值更高的蜂窝煤。很快,哥哥的销售网点就开到全城,生意越做越大。

哥俩出身、资源类似。但四五年过去,发展却天差地别。这边,弟弟还在自己挖煤自己卖,但哥哥却利用“商业头脑”,在短短四五年,完成了财富的三级跳。

看来,有商业头脑的人,即便和别人起点一样,也往往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

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头脑?我也能拥有吗?

可以的。周宏骐老师说,这商业头脑,首先就是一套经营思维。

比如,发现思维。

走在路上,能闻到钱的味道

什么是发现思维?

举个例子。前几年,大数据云计算刚开始兴起,懂的人不多。于是,周宏骐老师就有位学生,跑到几个互联网大厂里,找到他们的首席科学家,做出了几门课。然后把这些课,卖给了一千多家高校。

发现思维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走在路上,能闻到钱的味道。

不过,闻到了钱的味道之后,还不算完,你还需要搞清楚,这个东西,自己能不能吃得下来。这就要求,你对自己有哪些关键资源和能力,心里有数。

有了资源,你还要能找到变现方式。变现,就是把资源“卖出去”。

周宏骐老师有位朋友,就是个变现高手。有次,某位知名歌手要来开演唱会,要带60个伴舞,可这全是成本。但高手说,不用带。当地那么多会跳舞好的,想成名的歌手和舞者,上了巨星演唱会能蹭热度,抬高自己身价。他们一定对这些伴舞名额,特别感兴趣。

于是,这位高手用几十万一个位子的价格,把60个伴舞名额全部卖了出去。接着,他还组织了培训,彩排,保证了演出效果。皆大欢喜。

发现商机,快速变现。厉害。可是,只是发现商机还不算完,你还要有:合作思维。

读书的时候,要拿奖学金,可能要成绩排名,单打独斗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开始做一摊事,单靠自己,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再好的设计师,也需要有人帮他把产品做出来,卖出去。

任何一个生意,想要落地,总会或多或少有些资源,是你掌握不了的。所以,你就需要找到伙伴合作,把事做好。

就这样,发现商机,聚集合作伙伴。这样,你可能很快就赚到一笔钱。

但赚到钱之后,如果你不能快速地调整分配机制,合作方就会转头离去。

这时候,就要求你掌握:发明思维。

把钱分好,生意才能做长久

发明思维,发明什么?发明合理的交易分配机制。

续志强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海底捞的店长制度。当年,海底捞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没有那么多厉害的店长。店长数量跟不上,分店开出去,没有到位的管理,店越开越赔。

怎么办?海底捞用了一个办法,叫:店长虚拟合伙模式。每年,都从利润里拿出一部分,作为虚拟股权,奖励店长。其中,有一个奖励方案,就是:你不光管自己的店,你还要教徒弟,徒弟再带徒弟。

虽然看上去麻烦,但徒弟和徒孙的店一旦盈利,也要给你分成。如果经营得好,同样都是300万盈利的店,奖金加起来能达到二三十万,甚至更多。

请问,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而海底捞的员工,也是如此。就这样,海底捞就有了取之不尽的优秀店长,扩张自然不成问题。

只懂分配,不会发现商机,生意起不来。只懂商机,不懂分配,生意做不长。

而想要把生意做的更长久,你还要多关注外界,思考问题时,多用:动态思维。

就像我们在开始讲到的两兄弟的故事。随着矿坑的煤逐渐被挖空,哥哥就敏锐地注意到,不能一直这么干下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蜂窝煤,那么,我能不能试着去做这件事?

于是,从煤矿,到蜂窝煤加工厂,再到多处代销点,哥哥在不断更新生意模式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发现思维,合作思维,发明思维,动态思维。

只要沿着这几个方向,有意识地去学习训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

太好了。可是,如果我真的想要开始一摊生意,拥有商业头脑,可能只是一个前提而已。

具体,该怎么下手呢?

三个问题,从零开始构建生意

如何从无到有,开始设计一摊生意?

周宏骐老师说,问自己三个问题,就能帮你梳理清楚你手里的生意。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三个问题。

我猜,你大概听过这样一家公司,lululemon。那么,请允许我问第一个问题:它是干什么的?

要回答一个公司是干什么的,你大概要说清楚它“卖什么”,“卖给谁”。在品牌初期,lululemon卖的,更多是运动服饰。它的客群,也大概是热爱运动旅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它是怎么干的?

首先,当然是做好产品。lululemon解决了之前很多瑜伽裤的问题,比如卡裆、留痕等等,而且把瑜伽裤带入了更多场景:通勤、徒步、商务……由此,它也渐渐打下了“时尚、高端、舒适”的心智基础。

而且,lululemon在初期,还会免费将产品送给瑜伽教练、健身教练。教练,算是运动人群中,特别有代表性的本地意见领袖,所以,当他们对产品进行认可,并进行推广的时候,效果就会惊人地好。

所以,第三个问题也呼之欲出了:找谁干?

答案就是:找产品研发的高手,找内容营销、品牌建设的高手,找各种本地意见领袖,如瑜伽教练、健身教练。

干什么,怎么干,找谁干。这就是周宏骐老师建议,在开启一个生意之前,你需要想明白的三个问题。

回答好这三个问题,你就完成了从零开始构建生意的思考。思考之后,就需要落地。

怎么落地?

找到自己的业务定位

周宏骐老师说,想把生意落地,你需要搭建自己的系统。看图。

生意=业务定位+业务系统+交易系统。

先说业务定位。业务定位,主要解决“干什么”这个问题。也就是“卖什么”,“卖给谁”。

可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当周宏骐老师在拜访完美日记的联合创始人陈宇文时,才得知,他们创业早期,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深度研究了至少9条赛道。

一开始,觉得电子烟不错。但后来一想,有政策风险。接着,是宠物赛道,但试着做了做,没有做起来。最后选择了彩妆赛道。这条赛道,用户周期很长。一个爱美的女性用户,几十年时间都会持续消费。而且,彩妆在中国的渗透率并不高,2016年,可能只有20%。

他们觉得,这是个机会。

于是,启动的时候,他们把定位放在了18-25岁的化妆小白身上。短短三年时间,随着美妆的渗透率从20%提升到了40%,完美日记也实现了高速的增长。

和业务定位同等重要的,还有:业务系统。

通过业务系统,反推定位

想把一摊生意运转起来,势必要多个职能紧密配合。

比如,前台的市场和销售,后台的生产以及供应链,还需要资金端的配合。把所有部门放在一起,就组成了生意的:业务系统。

搭建业务结构,就是设置好能把这一摊事支起来的岗位。比如,工程部门,就设置机电、土建、园林、精装等等专业负责人,相互之间还要进行协作。

而更多时候,创始人只是有资源和模糊的想法,没有业务定位。怎么办?

这时候,你可以通过业务系统,倒推出自己的业务定位。

周宏骐老师举了个例子。

某大数据公司,有大量数据资源的合法使用权,比如全国高速路上,货车的通行和载重数据。

这些数据是资源,但怎么用呢?

你可以先把所有能联想到的关键角色、掌握的关键资源,写在一张白纸上。

这7个角色,就像7颗珍珠一样。

虽然他们都很有价值,但想要产生真正的收益,你还需要拿出一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

怎么串联?咱们直接看结果图。

货车司机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连夜开车,特别辛苦。所以,他们一般会期待去的时候能挣一笔钱,回来的时候再挣一笔钱。如果空车回来,就意味着收益减半。

所以,保险公司就可以出一个险种:货车高速返程空载险。如果网络平台没有成功给返程火车匹配到货源,导致空载,就赔钱。同时,网络平台也会优先分配货物,给买了保险的货车。

那么,保险公司为什么敢出这个险种?

因为它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返程空车的概率,算出了自己的盈亏和理赔情况。而这时候,数据公司的数据资源,就真正派上了用场,直接创造了价值。

这,就是通过搭建业务系统,反推定位,跑通闭环的过程。

但是,业务系统搭建好之后,还不算完。它的高效运转,还需要“底层燃料”支撑。

什么意思?

配上具体的人,系统才能运转

每个岗位,都需要配上“具体的人”。并且,你还要确定:利益在这些人之间,要怎么流动。

不少企业,对现金流的把控并不到位。把事做好,把钱赚了,这事听起来固然美妙,但利润在应收账款到账之前,只是一串数字。到账之后,产生现金收入,企业才能运转起来,给到每一位角色应得的利益分配。

所以,一旦现金流停止流动,经营者就得抓紧想办法:引入新的交易角色,设计新的交易系统,让现金流动起来。

怎么引入?周宏骐老师举了个例子。

几年前,他有一位学员,在一线城市繁华商圈内,租下了六层楼。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美食综合体。这样,作为一个“二房东”,他这边赚商家的房租,那边扣除给房东的租金,装修和运营成本,就能盈利。

听起来不错。但由于审批流程,开业时间足足迟了半年。半年时间,这位学员的现金流就遇到了重大挑战,缺口有足足3000万元。怎么办?

问题不大。因为他手里,有着能让自己反败为胜的资源:这栋楼的区位太好,附近的自然客流量特别多。

而现在卡住了,只是因为利益流向陷入了死胡同。只需要调整一下交易结构,就能起死回生。

比如,之前的品牌商家承担的交易角色,是美食综合体的承租方。现在,换个思路,让他们扮演“债权融资提供者”。具体来说,就是向他们提供预付租金方案:如果你愿意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那就打9.2折,本质上就是向他们支付了8%的年利率。

学员照样一做,发现可行。40多个商家,愿意以优质中小企业的身份申请无抵押担保小额贷款,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难题迎刃而解。

当钱的流动真正闭环,所有人的利益“落袋为安”,生意的设计,才算完成了基本的框架。

最后,做个总结。

有商业头脑的人,往往拥有这么一套思维模式:发现思维,合作思维,发明思维,动态思维。

但有了商业头脑,可能只是生意的前提。想要构想出生意的模样,你还需要回答:干什么?怎么干?让谁干?

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你还要找到自己的业务定位,设计好业务系统,交易系统。

真不容易。

最后,和你分享我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视频。多年后,雷军谈到自己的二次创业。他说,保持创业本色最关键。不要秘书,不要司机,不要办公室,只有一个双肩包。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做,公司内部的文化,才叫创业文化。天天五星级套房头等舱,那不叫创业,那叫富二代体验生活。

而创业不是赌博,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需要方法论,需要系统思维,更需要终身学习的心态。

从发现商机开始,到真正的利益闭环,你要考虑很多。考虑资源、考虑能力,考虑钱从哪来,考虑钱到哪去。从无到有,把一整套东西给弄出来。这样做,的确很难。

但或许迎难而上,才叫创业精神。

祝你,破浪前行。

来源:面包财经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