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刀郎的《罗刹海市》歌词取材于蒲松龄的同名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马骥在罗刹国的经历,以及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思考,成就了这首音乐领域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尖作品。为何如此评价呢?
刀郎的《罗刹海市》歌词取材于蒲松龄的同名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马骥在罗刹国的经历,以及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思考,成就了这首音乐领域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尖作品。为何如此评价呢?
一是在思想性上,深刻批判,直击现实。
作者跨越时空界限,生动且犀利地揭露了人性的虚伪、是非的颠倒以及美丑的混淆,有力地冲击了当下社会的部分价值观与审美标准,传递出对人性善良、是非美丑分明的美好社会的向往。罗刹海市仿若一面镜子,蕴含着维特根斯坦式的批判,让人们在其中映照出自身对善恶美丑的认知,自己是善是恶,是美是丑,一照便知。
二是在文学性上,底蕴深厚,独具匠心。
在文学性上,刀郎展现出深厚功力。歌词巧妙化用《聊斋志异》,文化内涵丰富。从叙事开篇,到议论收尾,层层推进,逻辑严谨,行文流畅。如“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等词句,刻画形象入木三分;“苟苟营”的运用,既是对“蝇营狗苟”的创新化用,又给读者和听众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那马户不知它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它是一只鸡”等用词,精准奇特,含蓄而有力地直击人心。
三是在美学性上,对比鲜明,美感独特。
美学层面,作者通过马骥“美丰姿,少倜傥”与罗刹人“两耳傍肩三孔鼻”的鲜明对比,笔触尖锐,美丑对比强烈,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文学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充满独特的美感。
四是在哲学性上,引入哲学,境界升华。
从哲学角度看,引入欧洲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将相关现象上升到“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的高度,跨越时空维度,引发人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深刻反思与警醒,使作品的境界更为深远。
五是在社会性上,引发共鸣,影响广泛。
社会性方面,该作品引发了强烈共鸣。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曾遭遇过不公平、不公正待遇,这首歌恰好触动了人们的心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上百亿的播放量,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六是在创新性上,大胆创新,别具一格。
创新性上,刀郎大胆采用新颖的写作手法,如“苟苟营”的独特创造,以及“马户为驴,又鸟为鸡”的巧妙表述,既富有趣味性,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成就了《罗刹海市》成为音乐领域批判现实主义的顶级之作。
对以上观点,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今天就聊到这,我是阿来,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这篇文章,谢谢各位的支持,咱们下次接着聊。
来源:阿来自媒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