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省政法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长期扎根在基层岗位,守护在群众身边,无论是执法办案、保护群众,还是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都担当作为、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即日起,青海政法推出“新时代政法英模风采录”系列报道,展现政法铁军对党忠诚、服务
近年来,我省政法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长期扎根在基层岗位,守护在群众身边,无论是执法办案、保护群众,还是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都担当作为、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即日起,青海政法推出“新时代政法英模风采录”系列报道,展现政法铁军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政法英模的强大力量,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养分,让政法荣光在全社会熠熠生辉。
人物档案
唐舒婷,中共党员,长期在西宁市城西区委政法委工作,先后任城西区综治办副主任、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先后被授予西宁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全省综治暨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立三等功2次。
在青藏高原这片热土上,踊跃着无数青年建设者的激情,西宁市城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唐舒婷便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女性干部,她在14年的如歌岁月中以创新为笔、以担当为墨,用青春和热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书写着服务群众的动人篇章。
唐舒婷(右)在基层调研
勤学笃行
知识为矛 披荆斩棘
14年前,意气风发的唐舒婷怀揣着青衿之志,成为了一名选调生,随后进入城西区委政法委工作。
“初入政法委,恰似雏鸟探巢,未知前路,然胸有猛志。”面对新领域、新要求,她深知自己是初出茅庐的“小白”。但她毫不退缩,而是以“甘当小学生”的谦逊姿态,一头扎进繁杂的政法政策文件、专业书籍里,将枯燥的条文当作诗篇逐字研读,把晦涩的理论化为养分点滴吸收。她坚信,每一次翻页、每一回沉思,都是向成长迈进的坚实脚步。
“政法工作容不得半点含糊,必须做到烂熟于心。”唐舒婷常这样告诫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她一往无前,从不满足于浅尝辄止。为了吃透政策,她时常挑灯夜战,困了就趴在桌上小憩,醒来又接着钻研。
渐渐地,唐舒婷对政法工作的脉络了然于胸。她主动请缨,在维稳办、综治办、办公室等多个关键岗位锻炼学习,积极协调处理各类事务。那些看似繁杂琐碎的事务,对她而言,恰似一场场淬炼,让她从一个懵懂青涩的“小白”蜕变为多面手,为守护一方安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办文办会中,唐舒婷宛如“细心绣娘”,从材料起草、审核到会议筹备,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力求完美;在调研督导时,又似“敏锐猎手”,深入基层、直击问题要害,迅速反馈并推动整改。唐舒婷以文火烹小鲜的耐心与细致,将复杂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
“14年里,政法工作面对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唐舒婷深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难题和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只有持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她以如饥似渴的姿态,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开拓创新
微光成炬 照亮基层
唐舒婷扎根城西区基层社会治理一线,深知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人员构成复杂,社会治理任务艰巨,而网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以及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治理成效。
为破此局,她深研新时代“枫桥经验”,虚心向社区委员、老党员请教,在空余时间跑遍31个社区,并结合城西区实际,协调各方组建起210余支“红袖标”队伍,汇聚起社区委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他们穿梭在街巷里弄,巡防巡控、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成为守护社区安宁的“流动岗哨”。
“基层治理,重在精准。”为提升治理效能,唐舒婷自我加压,大胆提出了“一体化网格服务管理新模式”,并将其作为自主改革事项全力推进。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专职网格员队伍应运而生,进一步细化网格,探索出“微格精治”模式,使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同时,她积极完善网格员及“红袖标”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社区创新“红色存折”“暖心券”等举措,激发队伍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借鉴外地“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的成功经验,唐舒婷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推动实现社区民警从“下社区”向“在社区”转变。如今,社区民警扎根社区,实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服务更加高效贴心,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这种警务前移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治安防控能力,更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平安防线。
“为人民服务绝非空洞口号,而在于点滴细节。”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唐舒婷用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和真挚的情怀,成为了服务群众的“主人翁”。
脚踏实地
“三牛”竞力 耕耘不辍
在扫黑除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唐舒婷宛如一名无畏的战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全身心投入“战斗”。
专项斗争打响之初,建立组织架构、制定实施方案、筹备各类会议等任务接踵而至。“做不了办案能手,就做好参谋助手。”唐舒婷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会议精神,精准吃透上级部署要求,无缝对接基层实际,凭借过硬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办文办会、调研督导,还是统筹协调各类事务,她都能带领团队团结协作、高效推进,为专项斗争筑牢坚实后盾。
当时正值孕期的唐舒婷,婉拒同事们的休息建议,克服孕期不适,确保经手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有时已经临近午夜,她仍坚守岗位,细致核查每一个细节,为案件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年轻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吃劲’岗位上去磨练,积累经验、丰富自己。”唐舒婷说。
在唐舒婷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2021年,城西区扫黑除恶成效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西宁市前列,她本人也在2021年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
回首14年间的坚守与奋进,唐舒婷的身上始终闪耀着“忠诚、创新、实干”的光芒。她像一头默默耕耘的“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刻放在心间;又如“拓荒牛”,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广袤土地上奋勇开拓创新;同时还是“老黄牛”,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她的故事,正是对“三牛”精神的生动诠释。
十四载的风霜雨雪,未曾磨灭她的锐气,反而让初心愈发坚韧。如今,唐舒婷依然坚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以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和政法干部的斗争精神,秉持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怀揣着对法治建设的赤子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来源:青海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