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K镜作为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防控手段之一,如今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青睐。要想达到良好持久的佩戴效果,日常的操作护理尤为重要。
OK镜作为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防控手段之一,如今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青睐。要想达到良好持久的佩戴效果,日常的操作护理尤为重要。
在门诊的复查中会遇到“戴镜不舒服”的小朋友,经问诊,发现很多戴镜时间较久的孩子,会忽略一个关键的步骤:定期除蛋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OK镜要定期除蛋白?
1.OK镜的材料特性
离子性材料:
OK镜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带有电荷,容易通过静电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质等带电物质,形成沉淀物。
疏水性:
镜片中添加了“硅元素”降低了材料的湿润性,使得疏水的蛋白质更易吸附在镜片表面形成沉淀。[1]
2.OK镜设计的特殊性
多弧段非球面设计:
由于OK镜复杂的弧段设计,尤其是用于容纳移行细胞的反转弧的凹槽部分,更加容易成为蛋白质沉积的“死角”,日常的冲洗、浸泡、消毒难以彻底清除。
3.佩戴时间
OK镜的使用周期为1年左右,长期使用的镜片因磨损或划痕导致表面粗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附着面积和粘附力,所以镜片戴到后期应缩短除蛋白的周期。
4.泪液环境
研究发现,泪液中有两种泪液蛋白:溶菌酶和白蛋白。溶菌酶是最丰富的泪液蛋白,而白蛋白的浓度在闭眼和佩戴OK镜时增加。并且,研究发现了泪液脂类对蛋白质沉积的影响:在脂质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沉积会急剧增加。[1]
1.戴镜异物感增强:
蛋白质沉淀附着在镜片表面,摩擦角膜,戴镜出现异物感。
2.眼红、刺痛、畏光:
沉淀物会堵塞镜片微孔,镜片透氧性下降,长期缺氧引发角膜上皮细胞水肿、脱落,引起角膜发炎。
3.白天视力波动:
镜片沉积物破坏光学区,影响角膜的塑形效果。
4.晨起摘镜困难:
沉积物改变镜片表面的湿润度,出现镜片黏附。
5.分泌物增多:
蛋白质残留可引发结膜炎。
6.缩短镜片正常使用寿命。
...
注:当沉淀物分级达到2级,需注意加强定期规范清洁;达到3级,则必须要进行强效消毒除蛋白,建议为每周1次;达到4级,则镜片不适合配戴,建议去专业医疗机构复查眼表健康状况,并重新验配更换镜片及重点宣教规范护理。
根据市面上不同的护理系统,配合除蛋白的频次也有不同。下面列举两种常用的护理系统:
1.主要成分为双胍类的护理液,除蛋白功能较弱,单纯使用此类护理液,建议每周做除蛋白。
2.主要活性成分为过氧化氢的双氧水护理系统,其中:
优可伶双氧水需搭配中和片使用,中和片上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能够有效清除镜片上的蛋白质沉积;
蓝澈和沐悦明双氧水需和铂金环杯使用,铂金环主要用于促进双氧水释放游离氧,从而达到清洁和杀菌效果。
使用此类产品时,可3-4周做除蛋白,但是,随着镜片使用时间的延长,根据镜片的使用情况,可遵医嘱增加使用频率,以保证镜片的清洁。
AB液除蛋白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A溶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B溶液主要成分为溴化钾。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高效分解镜片表面的蛋白质沉积,同时兼具杀菌功效。
注意事项:
1、AB液浸泡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镜片可能会褪色;
2、A液、B液不可分开使用;
3、AB液浸泡超时,立即冲洗镜片,护理液浸泡4小时/双氧水浸泡6小时以上再佩戴;
4、勿将AB液处理后的镜片直接佩戴。
参考文献
[1] Su CY, Yeh LK, Tsao YF, Lin WP, Hou CH, Huang HF, Lai CC, Fang HW.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leaning Methods on Protein Deposition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thokeratology Lenses. Polymers (Basel). 2021 Dec 9;13(24):4318. doi: 10.3390/polym13244318. PMID: 34960869; PMCID: PMC8707220.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 角膜塑形镜护理专家共识(202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4): 241-248.DOI:10.3760/cma.j.cn115909-20231215-00226.
--作者:志汇眼科 张未 校审:于青
来源:说丹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