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见到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专家姜楠时,他正在对科室一名年轻医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其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姜楠说:“我在科室内部成立了两个科研小组,分别聚焦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方向。大家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更
□张惠婷
笔者见到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专家姜楠时,他正在对科室一名年轻医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其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姜楠说:“我在科室内部成立了两个科研小组,分别聚焦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方向。大家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更好地运用科研思维解决临床问题,促进学科建设。”
作为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一名“85后”骨科医学博士,姜楠擅长四肢骨与关节损伤、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骨感染等创伤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今年3月被派驻至赣州市人民医院开展共建帮扶以来,他带领科室团队以科研为底、实干为笔,走出一条稳扎稳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伤急救中心是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高标准打造的“四大中心”之一。按照“分类定位、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姜楠所在的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先后派出三批专家团队,对赣州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进行帮扶。“我作为第三批帮扶队员,主要任务是帮助科室的科研能力再提升。如何激发大家的科研思维,帮助大家实施科研项目,以及助力科研文章的发表、科研成果的落地、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这些都是需要我去思考和解决的。”姜楠说。
在姜楠的“传帮带”下,创伤急救中心的科研氛围更加浓厚,团队成员合力攻坚,短短9个月已联合发表了3篇SCI收录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12.5分;科室获批了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目前,他正着力强化科室的亚专科建设,通过骨感染与肢体重建外科、足踝外科、淋巴外科等亚专科的划分,科室团队能够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更新和丰富专业知识,从而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姜楠说,在“四大中心”之中,创伤急救中心是建设难度是最大的,不仅要求非常高的急诊急救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以及持续性、多学科的磨合、整改和提高。进驻科室后,他进一步完善优化了相关的制度流程及临床诊疗策略,推动创伤急救工作更加顺利、安全且高效地进行。
比如,为了提升科室青年医生的业务能力,姜楠积极推行三级以上手术术前讨论制度。医师应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患者病历、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在讨论会上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风险、处置预案以及预期疗效等,提出自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然后大家逐一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完善,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这种制度可集思广益、查漏补缺,帮助术者明确手术策略,消除思维盲区,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姜楠说。
潜心耕耘者,塑造新气象。如今,创伤急救中心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人才队伍充满战斗力。不少创伤患者反映,以前要去外地大医院看病才放心,现在在家门口同样有“医”靠。
16岁的男性患者马某某,因车祸伤导致左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入住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急诊X线提示左侧股骨颈骨折。经全科讨论后,一致建议采用空心钉固定的手术方式。传统的手术需要依靠术者经验,在C形臂监视下进行导针定位后植入空心钉,手术时间长、射线照射次数多、损伤大,且患者股骨头骨骺尚未闭合,存在置钉过程中损伤骨骺风险。姜楠带领科室成员借助骨科机器人,开展机器人引导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置钉过程完全智能化,能在软件上实现置钉部位、置钉长度的一次性精准完成,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X线投照次数及螺钉穿出风险,减少了患者副损伤。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是共建帮扶的意义所在。我愿意继续为红土地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赣南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姜楠说。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