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做心脏瓣膜手术的经历告诉你:我是如何度过术后持续高烧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6 06:00 2

摘要:我是2014年8月份在上海中山医院做的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换的是机械瓣膜,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做心脏手术那年,我才36岁,本命年,都说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服辟邪,偏偏我不信那一套。在上海住院期间,我姐第一时间给我买了两双红袜子,两条红内裤,叫我一定要穿上

本文为头条首发文章,严禁任何人抄袭搬运,如有侵权,必将全网维权到底!

我是2014年8月份在上海中山医院做的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换的是机械瓣膜,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做心脏手术那年,我才36岁,本命年,都说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服辟邪,偏偏我不信那一套。在上海住院期间,我姐第一时间给我买了两双红袜子,两条红内裤,叫我一定要穿上,没办法,长姐如母,母亲不在世了,姐姐的话,我必须得遵照执行。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2025年的5月底,距离我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已经过去快11年了,在这11年里,我有过恐惧,有过焦虑,有过手术后持续高烧的经历,也有过大晚上的心跳每分钟超过150下,冒着大雨骑电瓶车去市区的人民医院看急诊的惊魂一刻。由于我的无知,将胺碘酮当作控制房颤的良药长期服用,差点酿成严重的后果,在瓣膜置换手术后康复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走过不少的弯路。

在人体所有的脏器中,没有比心脏更重要的器官了,心脏手术属于大手术,风险也比较大,作为亲历者与过来人,我就觉得有必要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写出来,分享给那些准备做手术还没做,或者正走在术后康复道路上的病友们,希望大家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能够吸取我的教训,避免走弯路 。

我还是先跟大家汇报一下我现在的状况吧,现在的我每年8月份在我们这边的医院做一次心超检查,每隔两个月去测一次凝血值,每天服用一粒华法林、一粒琥珀倍他乐克缓释片、半粒地高辛,除此之外,与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该加班加班,该休息休息。我从不拿自己当病人看待,前年夏天的时候,我还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去浙江自驾游了一次,在半山腰玩了一回漂流。尽管景区的喇叭里循环播放着不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游客玩这个项目,但我还是不顾老婆的阻止,执意玩了一回。那个漂流项目水急弯多,落差大,奇怪八绕的一直到山脚下,真的很刺激,也很过瘾,难怪景区不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游客游玩。

做了心脏瓣膜手术后的这些年,我分两次拔过四颗智齿,右腿胫腓骨骨折时,又做了一次钢板内固定手术,取钢板时又做了一回手术。因为我一直在服用抗凝药,所以在拔牙、做骨折手术的时候,肯定比别的病人要麻烦一些,但最终我也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依然能跑能跳,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我还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了汉语言文学本科的自学考试,目前已经考过9门了,争取在春节前全部考完,到那时候我也是有本科学历的人啦!在自媒体平台写文章,已经成了我的第二职业,周末的时候我还会出去摆地摊卖衣服。我敢说我现在天过的日子,比绝大多数健康的人还要充实,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

扯得有点远了,言归正传,我还是从我出院后说起吧,我在上海中山医院做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后,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医学观察了24小时,然后又在普通病房治疗了一个星期,再然后就出院回家了。

心外科是上海中山医院的王牌科室,所以床位非常的紧张,病人术后身体指标如果没有异常,一个星期后都得出院回家。尽管那个时候病人的身体还非常的虚弱,但那是医院的规定,没办法,所有人都得遵照执行,大家都一样。

和我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有浙江的,有山东的,有江西的,还有安徽的,他们由于离家太远,出院后都没有选择回自己的家,而是住进了医院附近的日租房,继续调养一段时间,等身体稍微硬朗一点了之后再回家,万一身体有什么情况,也方便及时看医生。

我那会儿仗着昆山离上海很近,不听医生助理的建议,而是直接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了。出院头一天,我的各项检查都挺好的,尽管当时我的身体非常虚弱,走路都很费劲,但一想到很快就可以回自己的家了,心情还是很愉悦的。

谁能想到就在几天前,我还是一个身上插着好几个管子,腰上绑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器,在重症监护室待过的病人呢?我做的是开胸手术,医生用电锯将我的胸骨锯开,待到手术结束后,再用钢丝串起来固定,手术后的我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身体极度虚弱。但当我换掉病号服,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子之后,我感觉我又做回原来的自己了。

心外科的病人手术后是需要每天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食物的,鸡鸭鱼猪肉当饭吃,每顿至少还要吃5个白煮鸡蛋的鸡蛋白,一天光鸡蛋就要吃15个,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喝水量,一天24小时内不能喝超过500毫升的水,稀饭不允许吃,汤也不让喝,就连含水量高的西瓜、梨等水果也只允许尝一小口。这些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都详细说过,这篇文章里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主页里找出来看看。

我那时候虽然很听医生的话,每天都在吃各种肉类食物与鸡蛋白,但有两次验血血红蛋白的指数还是偏低,我的主治医生开单子叫我老婆去医院外面的药店买过两次营养液。250毫升一瓶的营养液,差不多需要1000块钱,这个药是纯自费,医保一分钱也不报销。相较于每天吃高蛋白食物和严格控制喝水量,手术后的疼痛,我反而没觉得有多难受,只是那会儿医生老是让我拼命咳嗽,咳得我胸骨疼,一直咳到医生满意为止。

我出院那天,医生助理和值班护士都详细跟我和我老婆交代了出院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嘱咐我回家后记得按时吃药,每天继续大鱼大肉,鸡蛋白也要正常吃,饮水量也还要继续控制一段时间,半个月后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但一定要控制好量,不能一次性喝太多,那些冰的、凉的最好不要碰,一个月后再来医院复查。

我和我老婆一一记下了之后,办理好出院手续,带着一大包药,打车从上海直奔昆山的家。回到家后的我有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严格遵医嘱,按时吃药,控制喝水量,吃高蛋白的食物。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白天时我还是好好的一个人,到了晚上就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来了,浑身滚烫,体温直接蹿到了40度以上。

我老婆赶紧给医生助理打电话,医生助理叫我老婆给我敷冰块,用酒精棉擦拭我的身体。我老婆都照做了之后,我的体温还是一点也没降下来,依然维持在40度以上。没办法,大晚上的我们又打车去了市区的第一人民医院,可急诊的医生听说我刚从上海出院回来,根本不敢给我用药,建议我原路返回,还去找我的主刀医生。

我们再次与医生助理沟通后,他在征求了我的主治医生的意见后,同意我们去上海。我和我老婆到了医院后,直接去住院部找我的主治医生,医生在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后,让我去急诊那边缴费接受治疗,我输液所用的药,以及各种化验单都是主治医生在电脑上给我开好的。

我和我老婆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日租房,说是在医院附近,其实离急诊大楼还是有几百米距离的,路上要过两个红绿灯。对于健康的人而言,这么点距离也就三五分钟的事,可对我来说,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30秒的信号灯都不够我过马路的。那时候的我脑袋迷迷糊糊的,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的。

有一天晚上7点多,天已经黑了,我和我老婆坐在急诊大楼外面的花坛上给家里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两个人就去医院治疗去了,等到挂号缴费的时候,才发现病历卡没带。我们从出租房出来的时候,那个装着出院记录以及缴费单的透明文件袋,我明明看见我老婆拿在手里的。因为我是跨省异地就医,所有的治疗费都是我们自己先行垫付的,去我们那边的医保中心报销时,必须要出示出院证明以及缴费单的原件,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医保是报不了的,中山医院这边也不会给我出具第二份。我出院的时候,人家跟我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我们一定要妥善保管,千万别弄丢了。

当我意识到文件袋可能不见了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急眼了,做手术花了十多万,我的职工医保可以报销80%,那可是好大一笔钱呢,更何况我看病的钱,都是找亲戚朋友们借的,真要是报销不了,岂不要了我的命了!我赶紧原路返回,去我们刚才休息的花坛边寻找文件袋,边走边在心里祈祷,希望它还安静地躺在花坛边上等着我。

我走得很快,就连我老婆都追不上我,可让我大失所望的是,我在花坛前前后后转了个遍,也没看到文件袋,我老婆也急得不知所措,对别人而言,那就是几张没用的废纸,可对我们而言,那是一大笔人民币啊!

那时候的我脑袋也不迷糊了,走路也有劲了,我不甘心文件袋就这么丢了,向坐在花坛边闲聊休息的人挨个打听,问他们有没有见到一个透明的塑料文件袋,结果我问遍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人家都说没看见,我又将医院附近的几个垃圾桶翻了个遍,很可惜垃圾桶都是空的,环卫工人刚将垃圾桶给清运了。

我真的是欲哭无泪,万般无奈之下,我和我老婆只好再次去医院的急诊大楼,内心抱着最后一丝幻想,期望哪个好心人捡到了我的文件袋,送到了服务台。结果我去服务台询问工作人员后,依然没有找到我 急切想要的文件袋。那时候的我真的快崩溃了,根本就顾不上什么发烧生病了,去急诊大楼一楼的每个窗口挨个去询问,我老婆反而落在了我的后面。

在我走到抽血化验的窗口,抱着侥幸的心理问里面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人捡到一个透明的文件袋时,没想到里面那个年轻的女护士顺手从桌子上递给我一个文件袋,问我是不是这个。我接过来一看,像抱着心肝宝贝一般,紧紧地将文件袋贴在了胸口,生怕它飞走了。我一边朝护士不住地点头,嘴里一边不停地说着谢谢!我问护士是谁捡到的,护士说她也没太在意,好像是一个中年男人。我真的遇见好心人了,直到现在,我对那位捡到我文件袋的人依然是满怀感激,感谢他将文件袋还给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感谢他没有随手将垃圾袋扔进垃圾桶。

有点跑题了,我在中山医院的急诊大楼连续输了4天的液,每次都输3大袋,在这期间,各种能做的抽血化验,我的主治医生也全都给我做了,就连细菌培养也都做了,但我的体温依然一直在40度以上,医生也始终找不到病因。第5天,当我再次去生化科抽血的时候,值班的工作人员拒绝给我抽血,说我这几天抽的血太多了,再抽下去身体要出大问题了。

没办法,我老婆只好去住院部找医生助理,医生助理将情况汇报给主治医生后,我的主治医生这才将我再次收治入院。住院那段时间,我的体温从来没低过40度,最高时甚至达到了43度,浑身滚烫得要命。那时候我最喜欢将自己的身体靠在病床的护栏上,总嫌病房里空调的温度不够低。我每天输液都要用大剂量的抗生素,长时间的输液导致我小腿肚子上出现了很多的红色斑点,用手摸上去很是粗糙,看上去就像蛇皮一样,特别的瘆人。

我的主治医生实在没招了之后,通过他的人脉,帮我请来了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专家,华山医院的专家看了我的各种化验报告后,也找不到病因。我就这么一直天天高烧着,那时候我真怕心脏没治好,身体的其他器官却已经被烧坏了。好在我除了脑袋有点迷糊,走路腿发软之外,并无其他不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依然坚持每顿吃5个水煮鸡蛋白,各种肉类食品当饭吃。

再后来,医生助理悄悄跟我老婆讲,如果我的体温一直降不下来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得了心肌炎,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们也无能为力,我只能听天由命了!医生助理的话让我老婆倍感压力,却又不敢跟我讲,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只能一个人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哭泣。

好在老天爷还是眷顾我的,我在持续高烧了半个多月后,有一天体温突然有点下降了,那时候我一天要量无数次体温,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体温计没放好,又重新量了一次,结果体温确实稍稍降了一点,我和我老婆高兴坏了,赶紧向医生助理和护士汇报,他们也由衷地替我感到高兴。

那天我体温量的更勤快了,几乎每过半小时就量一次,到了晚上的时候,我的体温终于降到了40度以下,皮肤摸起来明显没那么烫人了,我的脑袋也清醒了一些,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终于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我的体温又降了一些,虽然比正常体温要高很多,但与我之前的体温比起来,真的好太多了。又过了两天,我的体温终于接近正常值了,我的脑袋神清气爽,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不再像前些日子整天昏昏沉沉的了。见我没啥大碍,医生给我又做了一次全面检查之后,就让我办理出院手续回家了。

那次的高烧是我有生以来烧的时间最长,温度最高的一次,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去的也是莫名其妙,可不管怎么样,病好了总归是好事。直到后来,我加入了一个病友群,在群里与群友们说起发高烧的事情时,有群友告诉我,我那个属于术后热,是身体组织一种正常的应激保护反应,不是感染,无需消炎,什么也不用做,就让它烧好了。

群友说得很轻松,但那会儿刚做完心脏手术的我,何曾经历过这阵势?身体是自己的,谁敢拿身家性命做赌注,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啊?

自从那次高烧之后,我已经很多年没发过烧了,就连感冒也很少,是不是术后热我不知道,我只想将我的那段经历如实地呈现给大家,如果有病友在做了心脏手术后,也和我一样高烧不退,但愿我的经历能给你提供一些借鉴。

我的术后康复之路远比别的病友坎坷崎岖,受制于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高烧的经历。至于半夜三更我的心跳达超过了150次每分钟,我和我老婆冒着大雨,骑电动车去市区的第一人民医院挂急诊;以及由于我的无知,长期服用胺碘酮,用它来控制房颤;还有心超检查事被误诊,又赶上疫情,上海被封控,害得我担惊受怕了2个多月,这些经历留到以后继续跟大家分享,如果友友们感兴趣,欢迎继续支持我,最后祝屏幕前的你心好身体好,一切都好!

来源:人生百味轩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