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搞“进贡外交”,送上门的厚礼,3大优势,中国注定笑最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5 21:50 2

摘要:特朗普上台4个月,闹出来的新闻比拜登4年还多。他属于那种“一天不作妖就浑身痒痒”的政客,每天都在刷新国际政治的下限。这种做法不仅让美国外交陷入混乱,也在深刻改变全球地缘格局。

特朗普上台4个月,闹出来的新闻比拜登4年还多。他属于那种“一天不作妖就浑身痒痒”的政客,每天都在刷新国际政治的下限。这种做法不仅让美国外交陷入混乱,也在深刻改变全球地缘格局。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极其鲜明,一切言行都在强调“美国优先”,甚至不惜以羞辱盟友、激怒对手的方式彰显美国的“强势地位”。

日前,他在白宫会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播放一段所谓“南非白人遭种族屠杀”的视频,并拿出一堆剪报作为“证据”,试图逼迫拉马福萨承认南非存在系统性种族迫害。拉马福萨当场反驳,指出这些指控毫无根据,并强调南非的暴力问题影响所有种族,黑人受害最深。这场会晤原本被寄望于缓和美南紧张关系,结果却演变成一场公开争吵。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用类似手段对待外国领导人——此前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同样火药味十足,最终以泽连斯基愤然离场收场。

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他要让全世界对美国“进贡”。彭博社近日爆料,欧盟为了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不得不向特朗普政府递交了一份修订版提案,其中包含多项对美国有利的条款。

然而这种“霸道总裁”式的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收缩”,朗普不在乎国际规则,不在乎盟友感受,他只关心美国能否在每一次交易中占尽便宜。但这种做法正在加速全球权力格局的重塑,一些美国智库和学者提醒特朗普,这样做其实是给中国送去的“厚礼”。

为什么这么说?在这些智库学者看来,特朗普的每一次外交失误、每一次对盟友的羞辱,都在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同时让中国的外交空间不断扩大。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与南非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宣布不参加南非主办的G20峰会。而中国则抓住机会,深化与南非的合作,尤其是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经贸与科技合作。在欧洲也是如此,特朗普对欧盟的贸易施压,让德法等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高端制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欧洲市场,而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反而让欧洲企业更加依赖中国供应链。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这场地缘变局的最大赢家,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打了7年,中国外贸出口反而增长了35%。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工业,结果却是通胀飙升、美债突破36万亿美元,而中国制造业依然坚挺。

其次,中国的外交策略更加灵活务实。与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不同,中国倡导的是“互利共赢”。当美国威胁盟友时,中国却在东南亚、非洲、拉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合作和贸易便利化。巴西大豆、澳大利亚天然气、加拿大能源——这些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如今纷纷转向中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越来越关键。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中国则承诺碳中和目标;美国在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中国则呼吁和平解决方案;美国对“全球南方”国家施压,中国却通过金砖扩员、一带一路倡议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南非学者西佐·恩卡拉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对南非的指责是“有计划地抹黑”,目的是惩罚南非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立场。而这种霸凌行为,只会让更多国家向中国靠拢。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些政治筹码,但长期来看,它正在加速美国的孤立。美元霸权动摇、盟友离心离德、全球南方国家集体疏远——这些趋势都不是靠加征关税或军事威胁能逆转的。而中国,则凭借开放的市场、稳定的政策和务实的外交,悄然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默默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大型自贸协议,巩固自身的全球贸易枢纽地位。

美国《纽约时报》曾哀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彻底失败”。现在看来,失败的不只是对华政策,而是整个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国不靠霸权,而是靠合作共赢赢得未来。最后的赢家,注定不是靠蛮力压制对手的一方,而是能适应并引领新时代的一方;而特朗普送来的“厚礼”,中国笑纳了。

来源:允华观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