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办大事,这种冷门软装思路我服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8:22 2

摘要:父母辈是选择少,而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收房时就是精装房,推翻重来花费太高,只好在尽量不超支的情况下,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缝缝补补。

不同的年代,有着各自的典型装修风格:

父母辈的家:黄柜子、猪肝红地板。

年轻人的家:一体化竖厅、网红家具。

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

父母辈是选择少,而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收房时就是精装房,推翻重来花费太高,只好在尽量不超支的情况下,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缝缝补补。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冷门装饰思路,让你家从细节上和别人拉开差距,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拉满。

(全程无广,想直接看干货的朋友可以拉到文章第二部分)

吊饰

最熟的陌生人

说到装饰界的“氛围组”,吊饰必须拥有姓名。

它不像家具那样占地,也不像吊顶那么费钱,但偏偏就是那轻轻一挂,能让整个空间瞬间“活”过来。

“吊饰”二字拆开看,就是悬挂的艺术——

既能填补空间留白,又能通过材质、造型的变化营造氛围。

不同于传统装饰画,它的三维属性能让空间产生层次感,尤其适合当整体装饰的“点睛之笔”。

你可能曾经在博物馆、艺术展、商场、幼儿园等公共环境偶遇过它,作为艺术装置的一部分,或是打卡拍照的布景,或是手工活动的展示。

最近几年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很多地方的树杈也挂上了字体吊饰,一列列散发着暖光的诗词,为节日氛围增色不少。

虽然吊饰在公共场景早混成了网红,但在普通人家里,它还是个“小透明”。

乍一听有些陌生,但其实吊饰早就是老熟人了——

过年的红灯笼、门上当隔断的珠帘、之前流行过的风铃,以及国外城堡里的蜡烛吊灯,包括现在装修时会选购的各式高颜值吊灯,都算是吊饰的一部分。

给你家

戴上“耳环”

如果把装修过程比作是梳妆打扮,硬装是涂抹上脂粉做好打底,软装是服装的整体搭配......

——那吊饰就是“耳环”。

不抢眼,不喧宾夺主,但足够精致,能起到1+1>2的效果。

如今的吊饰,在传统的路子上走出了新创意。我大致地把它们分成了六种分类,挨个讲讲它们应该如何被运用在我们的家里。

光影类

亚克力彩片、PVC塑料片,这两类吊饰,和光影的匹配度100%。

材质自带的透光属性,在晴天时会把彩虹搬进客厅,在灯光照射时会投射出绚烂的光圈,阴天时则化身微微发亮的萤火虫。

只要有光影,这类型的吊饰就被赋予了生命。

图源: @YirAn怡然、@十六呢-

因此,它们更适合被挂在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比如阳台,或者窗边。

除此之外,挂在射灯、台灯等人工灯源的附近,也会形成曼妙的光影。

市面上有不少光影类吊饰的成品,或是材料包,制作起来都不困难,价格也不高,属于小成本升级家的颜值。

不用追求复杂设计,简单款式也会给你惊喜——毕竟光线才是最好的免费设计师。

图源:@沉迷学习的西兰花、某宝

简约类

大多数动态平衡款的吊饰,都是简约类的,带着微微克制的理性感,塑造出高知有品的氛围。

常见的有哑光金属环嵌套组合、原木几何切片悬垂阵列,或是磨砂玻璃球配黄铜细链的组合。

它们共同特点是线条干净利落,运动轨迹可预测,像一组悬浮的立体函数图,特别适合搭配现代简约或侘寂风的空间。

图源:@哈哈的家居生活

这类型的吊饰适合挂在门廊、玄关、客厅、书房角落,在一些有高低差的地方也可以挂。

比如书桌上方,或阅读角落,人平时坐着不会碰到,看书看电影累了,抬头时可以盯着发会儿呆,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

图源:@回村盖房的焦豆卜、@崔斯坦坦坦

风铃类

风铃算是吊饰界的全能选手,既有颜值又能听个响儿。

如今风铃的款式、材质的进化,也甩出了传统风铃好几个身位:铜片、热缩片、果壳、竹子等小众选手大放异彩,甚至还有脑洞清奇的人用羽毛球来做风铃。

需要注意的是,风铃类的吊饰相对偏重,在安全性方面要格外小心。

尽量选材质轻不尖锐的,并挂在家里不太经过的角落或窗边,万一掉落也不会伤到人。

图源:@观野Guanye、@小嘟努力向前冲冲冲

照片类

当动态平衡款的吊饰,和照片夹结合,一种名叫“斯德哥尔摩照片夹”的吊饰就出现了。

它最初是由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设计和制作,呈现出的效果像是穿越回了冲洗照片的年代,一张张定格的美好回忆,在微风中轻盈盘旋。

相比起常规的相片墙,它多了几分灵动,更具装饰性,替换起来也方便。

如果平时照片比较少,挂点喜欢的小画、旅游的明信片纪念,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源:@fight、@是猫不理君

植物类

植物类吊饰的精髓,是那份随时抬眼能见的生机感。

这几年很火的空气凤梨,就是植物类吊饰的常客。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土壤,靠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生存,也不用天天浇水。

除此之外,卷叶球兰、丝苇、锯齿昙花、情人泪、爱之蔓等也各有特色。

图源:@B'S ODD STORE、@空想狗

养植物苦手们也不用勉强,还有一种思路提供给大家:

可以把去公园“捡秋”“捡春”时带回的树叶和果实,用棉线、金属丝等材料自制成吊饰,或是直接用棉线和假枝叶做成垂柳的样子,既有了自然气息,也不用担心不慎把植物养坏。

图源:@小丸子、@PANda

节日类

除了日常布置,在过年过节想增加节日氛围,生日想出片,或是乔迁新居时热闹热闹,可以选择节日类的吊饰:迷你旗、小星星、塑料小球、仿真雪花等。

大规模张贴会比较费劲一些,但好在辛苦和效果成正比,再冷淡的家都会被瞬间点亮。

并且相比起其他时令性的装饰品,吊饰就算节日过了要收起来,也因为体积小不占地,不用愁难收纳。

图源:@六柳liu、@锦心小时光

吊饰就像空间的标点符号,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改写家的气质。

掌握“轻(重量)、透(光线)、动(动态)”三原则,即使装修小白也能玩转吊饰。

端午节就要到了,马上装扮起来吧!

如果你还有更多的小众装饰思路,或者还想看什么类型的装饰干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搞笑漫步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