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的桥梁”2025年首次授课活动在清华举办 中外青年共探北京文博魅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5 17:38 2

摘要:5月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跨越文化的桥梁”系列国际交流项目2025年第一次授课活动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讲好北京文博故事,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为核心,吸引了100余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及

5月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跨越文化的桥梁”系列国际交流项目2025年第一次授课活动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讲好北京文博故事,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为核心,吸引了100余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京彩文化”项目学生代表现场参与,通过多元形式搭建起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

多方协同承办,打造国际化交流场景

活动由清华大学学生处、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北京市对外传播交流中心、清华大学学生会共同承办,全程配备中外文同声传译,确保中外学生无障碍参与。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翠杰在致辞中强调,项目将以文化为纽带、博物馆为依托、协作为基石,构建“文明互鉴”“青年成长”“校地联动”三座桥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处处长赵岑则表示,项目为青年朋友搭建交流平台,为北京的文博故事注入新鲜活力,期待青年朋友们通过多走多看、多说多传、多交多识,感受文明交流互鉴魅力,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模式引领,构建五位一体项目体系

作为北京市文物局策划的系列国际交流项目,“跨越文化的桥梁”创新性采用“授课、研讨、考察、实践、展示” 五位一体模式。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分享,更是对“沉浸式文化交流”的有益探索。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组织高校中外学生走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妙应寺白塔、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文博场所,开展多场实地考察研学。未来,项目计划于下半年开展第二次线下授课,并持续通过文博慕课、国际研讨、实地考察、文化使者、视频征集等多元形式,不断深化中外青年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与理解,推动北京文博故事迈向世界舞台,让文化纽带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坚实桥梁。

专家深度解读,解构北京文博魅力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以《北京——一座博物馆之城》为题,通过主题讲座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系统解读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独特价值。讲座中,她从北京历史切入,阐述其作为传统文化集中地与文化资源富集城市的特质;通过解读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礼制、国家博物馆的珍宝文物,结合历史、艺术、民俗、美食等多元类型的博物馆生态,引导中外学生透过文物“看见”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与包容性。互动交流中,学生们围绕“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博物馆展览与参观选择”“博物馆热”“文化传承的国际合作”等话题,向专家踊跃提问、积极探讨,展现出对文博领域的关注与思考。

未来,“跨越文化的桥梁”项目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国际交流模式,通过更多元的文化互动形式,推动中外青年在感知中华文明中增进理解、深化友谊。北京市文物局将携手高校及文博机构,丰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北京文博故事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梁静)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