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0年足够让电报变成5G,让马车变成电车,让怀表变成智能穿戴,也足够让一个品牌从 0 走向世界之巅。
你能想象 150 年前的世界吗?
150年足够让电报变成5G,让马车变成电车,让怀表变成智能穿戴,也足够让一个品牌从 0 走向世界之巅。
如果一个品牌能走过 150 年,它究竟做对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品牌,它带着 150 年沉甸甸的历史和荣光来到了上海。
它的名字,你我都知道——爱彼。
作为如今腕表界的执牛耳者,过去 150 年间,爱彼是如何站上金字塔尖?这背后,藏着太多值得探寻的故事。
我对这 150 年的好奇,早在去年就已经在酝酿了。
还记得去年 11 月,爱彼在上海举办了爱彼复杂功能计时展,品牌不远万里从汝山谷空运了超 40 枚古董和现代复杂功能时计,能看到这些腕表不远万里来中国“出差”,那种亲切感和自豪感,是我观赏其他展览时难以体会到的。(点击链接回顾)
那时,明明还没到 150 周年庆。可想而知,人们对爱彼要怎么庆祝 150 周年有着巨大的憧憬。
珠玉在前,还要怎么做才能不负期待?
于我而言,这次爱彼 150 周年品牌展绝非一场平铺直叙的“作品回顾”。
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编年史,借由一件件凝聚时代印记的杰作,向我们揭示爱彼如何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凭借其远见和创新始终立于时代前沿。
现在,全新展览近在眼前。
这里汇集爱彼品牌创立 150 年间近 200 枚至关重要的时计杰作,其中大量展品还是第一次离开爱彼博物馆来到海外展出。(看来我又能见到许多“老朋友”了)
更有为 150 周年特别打造的新款腕表;
还展出了许多除时计之外爱彼的珍贵藏品,比如梅西签名足球、小威签名球拍、John Mayer签名吉他、漫威漫画...
不愧为爱彼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光是这一粗略一瞥,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含金量和新意。
或许你熟知爱彼霸气的皇家橡树和皇家橡树离岸型,惊讶于它强悍的防水性能,或者把它视为当代腕表美学的引领者。
但透过这场展览你会认识一个远超你想象的爱彼,一个在创新材质、制表工艺、复杂功能等方面都走在时代前沿的标杆。
爱彼 150 周年展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一同揭开它引领风潮、超乎想象的钟表故事。
时计会唱歌、会测温
爱彼的脑洞还是太超前了
爱彼一直是我心中“钟表业里的创想家”。
这种创想力并不止于设计、造型,更涵盖材质、工艺、复杂功能,爱彼都能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带来具有开创意义的时计作品。
我们不妨先从设计讲起,来了解一个造型、风格、功能都与众不同的爱彼,看他们如何用大胆前卫的造型,启发、引领腕表美学风向。
传奇始于瑞士入山谷,爱彼的创始人 Jules Louis Audemars 和 Edward Auguste Piguet 恐怕也未曾料到,他们那些独一无二、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创新时计,在 150 年后依然会被后人连连称赞。
左:Jules Louis Audemars
右:Edward Auguste Piguet
1820年,一枚音乐怀表诞生。它不仅可以按需鸣报刻钟,更能演奏出 22 种旋律。
那时可没有什么音乐软件,但 200 年前的钟表匠人们,用齿轮便让你能把音乐揣进口袋。
你以为测温是现代智能手表才有的功能?
早在 1867 年,爱彼就已经把它放入了这枚黄金材质打造的大复杂功能时计中。
在那个年代三问表、陀飞轮、万年历等复杂功能均逐渐成熟,许多制表师都已经能够将多种复杂功能装入一枚怀表中。
但测温功能着实罕见,它更多用于科学仪器或航海领域。爱彼将其融入进手工怀表中,可以说是完全展现出品牌的跨领域工艺融合能力,也让我们看到品牌不只关注时间的“度量”,更希望把“环境因素”纳入佩戴者的感知中。
如今我们和腕表之间有那么多交互动作,这枚作品何尝不是一种早期的人表交互探索呢?
这些超越时代的奇思妙想,正是爱彼“创想家”基因的早期印证。
不止于功能设计上的独特,在造型风格上,爱彼亦不乏创新之举。
40-60 年代,爱彼推出了大量具有新奇几何造型的腕表,有的甚至颇有种外星飞船的观感。
在这其中,那款诞生自 60 年代的不对称设计腕表,爱彼表迷们一定不会陌生,它正是去年爱彼发布的 [Re]Master02 腕表的原型。
而当说起珠宝时计,爱彼同样自有一套充满意趣的独特表达。
这些作品可以是“糖果”、可以是“长棍面包”,甚至可以是一辆赛车:
滑动查看更多
被安置在 C 位展示的 Diamond Outrage 高级珠宝腕表无疑是当下爱彼的珠宝工艺和创意的绝佳融合。
它于 2017 年推出,作为爱彼高级珠宝腕表“三部曲”的终章,其灵感来源于寒冬里耸立的冷杉林。
为了刻画那种冷冽感,品牌特别采用了 11043 颗钻石和蓝宝石进行镶嵌,从整体表壳到宝石的镶嵌工序,需要耗费整整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爆炸式的设计语言还原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冬雪松林景观,可以说是完全突破了传统珠宝腕表的框架,比起称其为珠宝腕表,它更如同一件雕塑艺术品。
从陶瓷、玻璃到锻造碳
爱彼的新材质是降维打击
如果说功能、造型设计是爱彼“创想家”精神的外在彰显,那么对新材质的探索和驾驭,则是其敢于挑战未知的决心。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每个时代,爱彼都敢于大胆运用新材质,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为钟表世界带来先锋创举。
《意无尽,至无界:材质新塑》展览,呈现不同实金、铂金等贵金属材质,以及精钢、钛金属、碳和陶瓷等材质
早在 70 年代,爱彼就已经在畅想腕表材质的未来。
现在流行的陶瓷材质,爱彼在 1986 年就已经运用到腕表上了。
那个年代受限于技术,鲜少有腕表品牌探索陶瓷作为腕表材质的可能,而爱彼直接将它和黄金材质相结合,打造出爱彼 Bamboo 系列腕表,这种材质的拼接融合,远比单独研究陶瓷更考验工艺。
更有趣的是,这个材质的运用并非爱彼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刻意之举,Bamboo 系列本身便是致敬东方文化的创作,除了陶瓷之外,其造型也特别来源于竹子。
当年也很少有腕表品牌会从非西方文化里汲取灵感,此举亦足见得爱彼在多元文化中的领先审美意识。
这种超前意识,直到现在你依然能在爱彼的腕表中体会到。
2007 年,品牌发布首款采用了制作直升机旋翼桨叶的锻造碳材质,打造出皇家橡树离岸型“阿灵基”特别款腕表。
这款腕表也是为了致敬瑞士阿灵基帆船队,而专门从设计到材质进行了全面革新的创作。
在此之前,钟表界都偏好传统贵金属或钢材打造表壳,对锻造碳的了解甚少,甚至有不少表迷起初觉得它“不够贵气”。
但事实上,这个材质不仅比钛还轻巧,其加工工艺也异常复杂。
爱彼这款腕表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其革新研发能力,更将军工材料带进了奢侈品的语境里,再次为腕表界打开了材质的新思路。
这些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爱彼在材质上也更为天马行空。块状金属玻璃:
迷彩金、迷彩陶瓷:
锻造碳:
站在展柜前,你便能理解爱彼用数十年书写的材质哲学,敢于挑战、为他人所不敢,才能勾勒未来的轮廓。
最小机芯、首创圈速计时
爱彼的极限挑战有多狠
造型和材质固然引人注目,但腕表的“心脏”——机芯,才能真正衡量一家高级制表品牌的实力。
在爱彼 150 年的征程中,对机芯技术不间断的极致追求,微型化、首创短时计时方式、超薄自动上链万年历腕表...让其始终是精密制表领域里的行业标杆。
2025年全新 Calibre 7138 机芯
一个表冠即可调校所有万年历显示
一枚看似精巧的蛇形手链矩形腕表实则大有乾坤。
它诞生于 1937 年,而让它保持如此精致的原因是它那颗“心脏”:一颗在 1927 年创下世界尺寸最小巧纪录的机芯,尺寸仅为 15.9*5.8*3.3 毫米。
20、30 年代,Art Deco 装饰艺术风格盛行,流线型、优雅精致的设计备受推崇,腕表正逐渐取代怀表成为主流。而此时的腕表大多被女性所佩戴,并被她们作为配饰的一部分。
机芯的微型化不仅意味着更高阶的技术挑战、更丰富的设计可能,更是上流社会佩戴在身上的隐秘奢华。
爱彼正是通过这枚机芯,在当时竞争激烈的腕表界确立了技术的制高点,时至今日,品牌也仍受益于这“以小博大”的智慧,打造出大量“精密又轻量”的腕表作品。
有了极致的尺寸,还有极致的时间。
为了更精确记录时间的轨迹,爱彼曾研发过非常多不同的短时计时方式,以帮助人们完成生活里的各项事务:单按钮计时、闪电跳秒、双追针计时、飞返计时...
这里面最独特的,当属 2015 年发布、与传奇 F1 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合作打造的皇家橡树概念系列圈速计时码表。
它的诞生完全来自迈克尔·舒马赫的需求:创造一款在指导分析时使用、能测量并记录一系列连续圈速时间的机械腕表。
历经五年,这枚腕表诞生了。
爱彼为它独创连续圈速计时,让佩戴者可以连续测量赛车的每一圈速度,进行多圈对比,不用额外携带设备。
在此之前,类似功能大多只能用电子表实现,即使是具备追针功能的传统机械计时码表,也只能实现两个事件的计时比较,无法在一圈结束后立刻开启下一圈的测时。
而爱彼真的是从头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机芯,才打造出这款专为赛车运动而生的腕表。
它不仅是致敬伟大车手,更是攻克了机械计时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让爱彼在高级制表领域的创新领导地位得以再度巩固。
还有领先其他品牌几十年、世界上首款具备闰年显示的万年历腕表:
1978 年发布、当时全球最薄的自动上链万年历腕表:
还有太多数不尽的极致制表工艺,就留给来现场的各位继续探索吧。
从皇家橡树到R&D
爱彼如何影响钟表界未来
当一家品牌在工艺、创意、技术等各个维度都追求极致,它自然而然会走到行业的最前沿,越来越多品牌,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钟表的新未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必然是诞生自 1972 年的皇家橡树系列。
光是它的设计师,就是整个腕表行业中最响当当的名字之一:Gérald Genta 杰罗·尊达。
70 年代的钟表业正处于石英危机中,传统机械腕表品牌们大多陷入了困境,皇橡就是帮爱彼打破困境的那只表。
八角形表圈、表壳表带一体化、精钢表壳、方格雕纹表盘,赋予腕表极强的辨识度,这种前卫、硬朗的设计风格也与当时主流的轻薄腕表形成强烈对比。
尤其是这款腕表的精钢材质,在那个普遍偏爱贵金属材质的年代,皇橡成功证明了曾被视为普通工业材料的精钢,也能够有奢华的价值。
因此,爱彼也被赞为“点钢成金”的制表大师,并以皇家橡树系列开创出“豪华运动腕表”这个全新品类,启发了众多品牌的设计。
在那个瑞士机械表颓靡的年代,这款作品为瑞士高级制表业注入了活力,掷地有声地告诉世人们即便是在石英危机的年代,机械腕表依然有它强大的吸引力和价值。
不止于皇家橡树系列的成功,爱彼还开启了彰显品牌决心和能力 R&D 计划。
这个计划并不只针对于推出某一个特定系列,而是致力于解决高级制表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比如前所未有的机械结构、跨学科新材料等等,所以 R&D 计划对爱彼乃至整个高级制表业都极具深远意义。
品牌确实为 R&D 计划的每款腕表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 RD#1 的研发就耗时整整 8 年才得以问世。
这款作品专注腕表的鸣音,它将音簧和表壳分离,颠覆性地使用类似吉他共鸣箱的原理让报时声极具穿透力。
RD#1 直接打破了传统三问报时腕表声音小、节奏慢的限制,被坊间称为“三问技术的未来”。
而 RD#2 则是一款超薄之作,它的超薄来自爱彼对机芯的颠覆性改造。
我们都知道万年历功能复杂,很少有特别薄的,而爱彼直接把机芯三层结构压缩为一层,让日期、星期、月份、闰年显示机构合并为共面结构,才打造出这款厚度仅为 6.3 毫米万年历腕表。
一举刷新世界纪录,更打破了“万年历=厚重”的刻板印象。
紧接着,爱彼首次把飞行陀飞轮融入进了皇家橡树的 Jumbo 壳型中,打造出 RD#3。
大家都知道陀飞轮结构较大,陀飞轮腕表一般不会太小巧,而 Jumbo 壳型直径仅 39 毫米、厚度仅 8.1 毫米,要在不破坏其经典的设计元素的情况下,把陀飞轮放进去是巨大的挑战。
得益于 RD#3 的成功,RD#4 再度把这种大繁至简的腕表哲学发挥到极致。
它有一个美名:最易佩戴的超级复杂功能腕表。
融合了多达 23 种复杂功能和 17 种特殊技术装置的 RD#4,是爱彼史上功能最复杂的腕表之一,更强的是,它全方位考虑了人体工学,保证佩戴的轻巧且操作直观简便。
从 RD#3 到 RD#4 它们都体现了品牌在近百年前腕表微型化趋势下坚定的“以小搏大”态度,高级复杂功能腕表不是只能“越大越复杂”,也可以“越小越精巧”。
漫威英雄、梅西足球
造表匠人也可以是社交达人
当然,对于当代人们来说,对爱彼的爱并不止于 150 年来对钟表的极致钻研,我们更爱他们那些“玩心大发”的跨界合作。
透过这次的展览,你亦能懂得为什么爱彼的“朋友圈”如此豪华。
你也许看过这些年爱彼联动不同圈层打造的跨界之作,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作为表圈的“社交达人”,他们早在 1966 年就已经联动了宝格丽。
虽然现在跨界联动早已不新鲜,但在 60 年代几乎没有两个独立的顶级品牌会共同署名一款腕表。
链带式的腕表设计看上去颇似蛇形,实际其灵感来自 1920 年代的煤气管道,这一独特设计也启发了宝格丽打造出更多 Tubogas 链带腕表。
在这些丰富的合作中,更令我们熟知的必然是与漫威的合作。
60 年代跨界合作确实罕见,但这个年代再跨界有什么创想可言?
对于传统的钟表行业,即便跨界也鲜有品牌会选择流行文化,尤其是像漫画、超级英雄这类非严肃题材。
这不仅是在挑战品牌的设计功力和审美,更引发制表行业的思考:
腕表作为“佩戴艺术品”,它不只是材质、工艺和历史,也是文化价值、趣味性的载体。
这次展览中,除了让人看到眼花缭乱的时计外,作为表圈社交达人,爱彼也少不了展示一番品牌的多年珍藏,透过这些关于音乐、艺术、运动的藏品,再度诠释这个 150 年的腕表品牌那多元、活力的当代形象。
不管你的爱好是什么,一定能在这里找到你感兴趣的藏品。
爱音乐的朋友,能在这里找到 Montreux Jazz Festival 的海报,爱彼自 2019 年起就是这一著名音乐节的重要合作伙伴。
Mark Ronson 的签名黑胶,这位音乐人曾合作过 Ladygaga、Robbie Williams、Duran Duran 等一众顶级音乐艺术家。
喜爱运动的朋友能轻松发现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上面更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 LeBron James 的签名篮球、Serena Williams 签名网球拍、Lionel Messi 签名足球和球衣等等。
哪怕你爱做菜,这里也有法国顶尖主厨 Emmanuel Renaut 的制服和《法国米其林指南》、全球最佳餐厅之一 El Celler de Can Roca 创始人的签名书籍。
挑战极限的微型机芯、颠覆传统的材质革新、开创先河的复杂功能、石破天惊的皇家橡树...
爱彼的 150 年,一场展览当然不足够面面俱到地讲述,但这些时计足以诠释爱彼的“钟表业创想家”地位。
而那些突破圈层的合作,又告诉我们爱彼的魅力远不止对时计的精益求精,爱彼更“懂生活、懂潮流”。
这背后,是爱彼始终坚持的“独立自主、永远自由选择”,才赋予了品牌不竭的先锋性、始终锐利的前瞻性以及突破桎梏的奇思妙想。
正如爱彼基金会主席 Jasmine Audemars 所说:“我们共同的使命是让品牌薪火相传,150 年后依然自由繁盛。”
我相信每位到访者定能从中了解到一个远超想象的爱彼,也相信爱彼的传奇和创想,在下一个 150 年依然自由繁盛、引领风潮。
如果你想现场感受爱彼的 150 年传奇历史,欢迎通过爱彼品牌官方小程序预约,从 5 月 24 日持续到 6 月 8 日10:00-20:00,前往上海展览中心3号门(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免费观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Quinn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
来源:吉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