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芒种,三伏穿棉;下午芒种,热死老牛”2025年芒种啥时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7:14 2

摘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在每年的公历6月5 - 7日,当太阳达到黄经75°时,便拉开了芒种的序幕。而今年的芒种是在6月5日,也就是高考的前一天。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随着6月的即将到来,我们又要迎来另外一个节气——芒种。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在每年的公历6月5 - 7日,当太阳达到黄经75°时,便拉开了芒种的序幕。而今年的芒种是在6月5日,也就是高考的前一天。

芒种这个节气可不简单,它不仅是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更是农事活动的重要指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

此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急需抢收;而晚谷、黍、稷等谷类作物也到了最佳播种时期,所以芒种也被称作“忙种”,彰显着它在农业生产中忙碌且关键的地位。

从起源来看,芒种二字最早源于《周礼·地官》,东汉郑玄解释为在能生长草的水田种植稻麦 ,这也体现出古人对农耕与土地关系的深刻理解。

芒种期间,气候特点鲜明。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夏季。

高温天气频繁出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可能还是炎热的考验。在芒种节气开始前,湖南、江西中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率先进入梅雨季节,随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被梅雨笼罩,主汛期来临,暴雨增多,山区需警惕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西南地区从6月开始多雨,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加剧。复杂多变的气候,既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热量,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农事活动方面,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繁忙阶段。

北方冬小麦陆续成熟,迎来紧张的收获高峰;长江流域忙着抢插水稻,抓紧种植豆类、花生、红薯等;

小麦收获后的北方,紧接着要种植夏玉米;华南两广早稻灌浆成熟,需注意追肥,中稻则要耘田追肥。

关于芒种节气,在民间也流传着在不少的农谚,其中民间有“上午芒种,三伏穿棉,下午芒种,热死老牛”的说法。

其意思是,如果芒种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在上午,也就是中午12点钟之前,往往预示着三伏天可能雨水较多,天气不会过于炎热,甚至会比较凉爽,至于穿棉衣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若芒种在下午交节,三伏天期间降雨偏少,晴天多,这样就会酷热难耐,连老牛都可能受不了。

这种说法是古人根据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反映了芒种交节时间与后续天气的关联,但这并非绝对规律,天气变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那今年的芒种是什么情况呢?

2025年的芒种时间是6月5日,农历2025年五月初十 ,具体交节的时间是在17时57分钟,明显是属于“下午芒种”。按照上述农谚推测,或许今年三伏天会比较炎热,但具体天气仍要结合实际气象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民间关于芒种还有“三怕”的说法,这其中的一怕是不下雨,正如浙江地区谚语“芒种不下,犁耙高挂”,芒种时节若没有降雨,土壤干燥,不利于农作物播种和生长,影响后续收成。

第二怕是刮北风,芒种期间南风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降雨,适宜农事,如果刮北风,可能破坏降雨条件,使天气干旱少雨,影响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还有第三怕是打雷,民间有“芒种打雷是旱年”的说法,芒种时打雷可能预示后续降水稀少,出现旱情,威胁农作物生长。

马上就要迎来芒种节气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大家不妨多关注一下芒种节气当天的天气,顺便也感受下古人的智慧。在你的家乡,芒种节气有哪些习俗和农谚呢?也欢迎大家分享!

来源:细说民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