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曲艺界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1956年1月12日,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小礼堂内灯火通明。这一晚,一场看似普通的文艺界接见会,却因为一个精彩的笑话,让毛主席开怀大笑。这个能让国家最高领导人发出由衷笑声的人,正是相声大师马三立。当晚,毛主席称
1956年毛主席接见马三立,被马老逗得捧腹大笑:国宝,你是国宝
在中国曲艺界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1956年1月12日,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小礼堂内灯火通明。这一晚,一场看似普通的文艺界接见会,却因为一个精彩的笑话,让毛主席开怀大笑。这个能让国家最高领导人发出由衷笑声的人,正是相声大师马三立。当晚,毛主席称赞他是"国宝"。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次见面之前,马三立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又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位来自"下九流"的相声艺人,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而在这次接见之后,他又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艺海浮沉:马三立的相声之路
1914年,在北京城内的一个四合院里,马三立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他的父亲马德禄是相声界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爷爷马成芳更是清末京城赫赫有名的说书艺人。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年幼的马三立从小就浸润在相声艺术的氛围中。
马三立八岁那年,马德禄带着全家迁居天津。在这座新兴的商埠,马三立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就读于汇文中学期间,马三立就在校园里开始练习说相声。当时的天津相声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新手登台必须参加"打擂台"。1928年,年仅14岁的马三立第一次登台打擂,就凭借一段《报菜名》技惊四座。
193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马三立的人生轨迹。由于家道中落,马三立不得不辍学专心学艺。他拜相声演员周德山为师,开始了艰辛的学艺生涯。在那个年代,学艺要经历"坐门桩"、"磨活"等多个阶段。马三立每天天不亮就要到师父家"坐门桩",打扫院子、烧火做饭,一直要等到深夜才能回家。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马三立潜心钻研相声技艺。他特别注重"文哏"的训练,每天早晨都要对着墙壁练习说快板。为了练好"绕口令",他经常含着小石子说相声,直到口齿清晰为止。1932年,18岁的马三立在天津"新华茶园"首次登台献艺,凭借一段《绕口令》博得满堂喝彩。
1935年,马三立遇到了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搭档——王凤山。两人在演出中一个说"文哏",一个说"逗哏",配合默契。他们创新改编了《打灯谜》、《报菜名》等传统段子,将相声的艺术形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三立拒绝为日伪政府演出。他带着家人辗转于天津、北京等地,靠说书、卖艺维持生计。在这段颠沛流离的岁月里,马三立深入民间,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相声段子,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三立重返天津。他在"新声大舞台"演出期间,创作了《牙痛》、《夜行记》等经典段子。这些作品紧密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到1949年前夕,马三立已经成为天津相声界的中坚力量。
二、一段难忘的君子之遇
1956年1月12日的天津,寒风凛冽。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小礼堂内,文艺界代表们整齐就座。这是毛主席视察天津期间的一次重要接见,何迟、鲜灵霞等天津文艺界的代表人物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当轮到马三立自我介绍时,他站起来说:"我是天津电视台的马三立。"一向严肃的毛主席突然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说道:"你叫马三立?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啊。"接着,毛主席用他独特的湖南口音开玩笑道:"马是个姓,三是数字,立是站立的立,你这是要立三次吗?"
会场内响起一阵笑声。马三立随即接过话茬,讲述了自己名字的由来:"主席,我这个名字是我爷爷取的。在我们老北京,逢集就要'赶三',意思是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都有集市。我爷爷给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像赶集一样,三天一个样,不断进步。"
毛主席听后,对这个解释颇为赞赏。但马三立话锋一转,又补充道:"不过主席,我这个名字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说相声的人,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夫。其中最重要的是'站'功,要想把相声说好,首先得把'站'字练好。我这个'立'字,就是要把站功练到家。"
这番机智诙谐的解释,让毛主席开怀大笑。他指着马三立对周围的人说:"好啊,这位同志不仅会说相声,连名字都这么有讲究。"接着,毛主席又询问了马三立的演出情况。当得知马三立经常在工厂、农村为普通群众演出时,毛主席更是赞许有加。
在交谈中,马三立向毛主席汇报了天津相声艺术的发展情况。他提到,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艺人的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看不起。毛主席听后非常高兴,说:"相声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国宝。你们这些艺术家,也都是国宝啊!"
这次接见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临别时,毛主席特意嘱咐马三立:"要继续发扬相声艺术,为人民服务。"从此,"国宝"这个称号就成了马三立最珍视的荣誉之一。
这次会面不仅是马三立个人的重要经历,更是新中国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生动写照。在此之后,马三立更加积极投身于相声艺术的创新和传承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将相声艺术带到更广阔的舞台。1957年,他被任命为天津曲艺团副团长,开始在行政岗位上为相声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坚守与创新的艺术生涯
1957年起,马三立开始在天津曲艺团担任副团长,但他从未因为行政职务而放松对艺术的追求。在这一时期,他独创了一套完整的相声教学体系,将传统的"说、学、逗、唱"四门功夫系统化。
每周二早晨,马三立都会在天津曲艺团排练厅开设相声培训课。他要求学员必须先从最基础的"站功"练起。按照他的教学方法,学员需要每天面对墙壁练习至少两个小时的站姿,直到能够做到"不动如钟"。在一次培训课上,一位年轻学员抱怨说站功太枯燥,马三立立即示范了一套"站中带动"的技巧,展示了如何在稳定的站姿中自如地转动身体、摆手、抖袖,让全场为之惊叹。
在说功训练中,马三立创造性地引入了"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是"清晰",要求把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第二步是"连贯",要求语言流畅自然;第三步是"变化",讲究语气的抑扬顿挫。为了帮助学员掌握这三步要领,他编写了一套专门的训练段子,其中《拉洋片》这个段子至今仍被相声界奉为经典教材。
1960年,天津广播电台邀请马三立录制相声节目。这开创了中国相声广播演出的先河。在录音棚里,马三立发现没有观众的即时反应,表演难度大增。他随即改变表演方式,将语言节奏放慢,加重关键词的咬字,使得收音效果更加清晰。这些创新为后来的广播相声开创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在创作方面,马三立坚持"三不原则":不说脏话、不讲黄段子、不拿人身缺陷开玩笑。他创作的《牙痛》、《夜行记》等段子,都是用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大道理。1965年,他根据自己在南开大学教书的经历,创作了《教学相长》这个段子,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面对商业演出的诱惑,马三立始终保持着艺术的纯粹。1963年,新加坡一家文化公司开出了一万美元的演出费,邀请他去做巡回演出。马三立婉言谢绝了这个机会,而是选择去天津的工厂、农村义务演出。在河北省武清县的一次下乡演出中,他在露天场地连说了三场相声,直到最后一个观众离开才收工。
1970年代初期,马三立开始系统整理相声艺术理论。他将多年的表演心得记录下来,形成了独特的"马派"相声体系。这个体系强调"大事说小,小事说透"的创作原则,主张用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表达打动观众。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声三要素":语言的概括性、形象的真实性、表演的夸张性。这些理论对后来的相声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培养新人方面,马三立更是不遗余力。他先后收徒40多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相声界的中坚力量。为了让徒弟们掌握传统功夫,他将自己收藏的老段子整理成教材,并亲自示范演绎。在教学过程中,他特别强调要"先学做人,后学艺术",这种育人理念影响了几代相声艺人。
四、"国宝"对相声艺术的传承与贡献
1975年后,马三立开始着手整理和传授相声艺术的核心技艺。他在天津曲艺团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班,将自己六十多年的表演经验系统地传授给下一代。这个教学班每周举行三次,从基本功训练到高级创作技巧,都有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马三立特别强调"四功八法"的重要性。"四功"指的是说、学、逗、唱;"八法"则包括抖、摆、晃、转、摇、拧、弹、点。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这些技巧,他创作了一套专门的训练段子。其中,《戏剧杂谈》这个段子集中展示了"学功"的各种技巧,要求表演者能够模仿京剧、评剧、梆子等多种戏曲声腔。
1977年春天,马三立在天津文化馆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教学展示会。在这次展示会上,他用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演示了相声表演中的各种细节技巧。从最基础的"三个头"(探头、歪头、点头)到复杂的"身段组合",每一个动作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次展示会的内容后来被整理成教材,成为相声界重要的传承资料。
1978年,马三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相声艺术的推广。他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讲座和示范演出。在北京举办的一次讲座中,他特别强调了相声艺术与方言文化的关系。他指出,不同地区的方言特点会影响相声的表演风格,因此要善于运用当地方言的特色来丰富相声艺术。
为了保护传统相声段子,马三立在1979年开始组织整理老相声资料。他走访了许多老艺人,收集了大量濒临失传的传统段子。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很多珍贵的段子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此,他专门录制了一批教学录音带,将这些传统段子的精确说法记录下来。这些录音带后来成为相声界重要的学习资料。
1980年代初,马三立开始关注相声创作的现代转型。他提出了"新编相声"的概念,主张在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要反映时代特征。他创作的《改革新风》《城市新貌》等段子,都体现了这种创新理念。在一次创作研讨会上,他特别强调相声要"接地气",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
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马三立提出了"四字诀":真、静、巧、雅。"真"是指表演要真实自然;"静"是指台风要沉稳大方;"巧"是指表演要精巧细致;"雅"是指艺术格调要健康向上。这个理论后来成为评价相声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1982年,马三立应邀到中央戏剧学院讲学。在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中,他系统地讲解了相声艺术的表演规律。特别是在说明"包袱"的设置技巧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起包袱法":铺垫、抖包袱、收尾。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相声,也被其他曲艺门类借鉴使用。
五、艺术人生的最后辉煌
1983年春节,马三立在天津大礼堂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场演出。这场演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他一口气表演了《戏剧杂谈》《改革新风》《夜行记》等多个经典段子。在演出结束后,他特意向观众介绍了这些段子背后的创作故事,这也成为他最后一次完整的专场演出。
同年4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相声艺术研讨会,马三立应邀作专题发言。在会上,他首次完整阐述了"马派相声"的艺术特点:一要突出语言的概括性,二要注重形象的真实性,三要把握表演的夸张性。这个理论总结为相声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4年初,马三立开始着手整理个人艺术档案。他将自己收藏的老相声段子、表演笔记和创作手稿进行系统整理。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珍贵相声资料,其中包括已经失传的《打灯谜》《茶馆杂谈》等段子的原始版本。这些资料后来被收入天津市文化馆的特藏室。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相声艺术的发展历程,马三立在1984年夏天接受了天津日报的专访。在为期一周的访谈中,他详细回顾了相声艺术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过程。特别是在谈到相声艺术的未来发展时,他强调要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并建议设立专门的相声表演专业。
1985年9月,马三立在天津文化馆举办了最后一次相声讲座。这次讲座的主题是"相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他特别提到了相声艺术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如何适应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如何保持相声的艺术特色等问题。讲座结束时,他即兴表演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电视新貌》,展示了相声艺术与现代媒体结合的可能性。
1985年末,马三立开始编写《相声艺术漫谈》一书。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对相声艺术的理论总结,还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相声逸事。特别是在"说功训练"一章中,他详细介绍了独创的"三步教学法",并附有大量实践案例。虽然这本书最终未能完稿,但留下的手稿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86年初,中央电视台特别邀请马三立录制了一期《艺术人生》节目。在节目中,他回顾了自己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并现场示范了几个经典相声段子的表演技巧。这也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份影像资料。
1986年3月,马三立在天津举办了最后一次徒弟见面会。在会上,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相声艺术心得和未完成的创作计划交给了徒弟们。这次会面持续了整整一天,期间他反复强调要保持相声艺术的纯粹性,不能为了一时的商业利益而丢掉艺术的根本。
来源:纸起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