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双城记》角色解析丨当仇恨走到极致,救赎在何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5 12:25 3

摘要:18世纪末,法国历经天灾人祸,已到几近一贫如洗的地步。贵族解决贫穷的方法,就是向贫穷的人民征收更重的税款,而贵族仍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资本,逍遥自在,即使路易十六有意改革税制,亦注定不能成功。

在即将登陆广州的中英剧团粤语话剧《血色双城记》中,观众将再次感受到查尔斯·狄更斯笔下那个充满仇恨与救赎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18世纪末,法国历经天灾人祸,已到几近一贫如洗的地步。贵族解决贫穷的方法,就是向贫穷的人民征收更重的税款,而贵族仍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资本,逍遥自在,即使路易十六有意改革税制,亦注定不能成功。

1789年,深植民心的仇恨终于开出灿烂红花,人民的声音响彻巴黎,不破不立,一个新的世界于焉诞生。

这,将会是,最好的时代?

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写下《双城记》,并自喻为笔下最好的作品,由查尔士丹尼、契尼卡顿、奴诗文历及狄法芝夫妇等角色交缠的命运,织出为鲜血染红的双城浮世。

英国剧场工作者何乐为(Jonathan Holloway)以现代手法重构经典,2016年在香港及英国爱丁堡国际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巡演英文版《血色双城记》,得到Time Out Hong Kong及艺穗节杂志等媒体一致肯定。

2023年,中英剧团重新演绎《血色双城记》,由艺术总监张可坚翻译及执导,英国与香港的艺术团队共同协作,打造又一舞台经典。此剧由中英剧团改编,由艺术总监张可坚执导,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关于复仇、宽恕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剧中以简约的布景和生动的人物关系,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纠葛。

《血色双城记》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故事,围绕巴黎与伦敦两座城市展开。狄法芝夫妇的独生子被侯爵的马车辗毙,这一悲剧成为了复仇的起点。两位父母为了报仇,心中燃起了无尽的仇恨,而文历医生也在侯爵的阴影下,承受了长达18年的冤屈。查尔士,作为侯爵的外甥,虽然与这些悲剧并无直接关系,却因身份而卷入这场复仇的漩涡。

在这场复杂的情感戏中,宽恕与仇恨的对立显得尤为突出。查尔士与奴诗的爱情,仿佛是两条交错的命运之线,他们的未来却被家族的仇恨所笼罩。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交织着,仇恨是否能得到宽恕?又该如何在痛苦中寻找生活的意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人性深处的挣扎。

剧中,空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了每个角色所面对的困境,以及在无数选择中所承受的重压。正如编剧Jonathan Holloway所言,空凳不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角色内心的映射,揭示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挣扎与抉择。在这简约的布景中,观众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冲突与情感波动。

中英剧团自197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将本土文化与国际视野结合,推动舞台艺术的发展。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香港演出,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通过丰富的剧目和教育活动,中英剧团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让更多人领略到戏剧的魅力。

《血色双城记》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面对仇恨,我们能否找到宽恕的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剧中人物的挣扎与追寻,或许能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无论是对复仇的执念,还是对爱的渴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期待在舞台上,看到那一排排空凳子背后,隐藏的每一个动人故事。

介绍角色

【狄法芝夫妇-爱与救赎】

「仇恨」走到极致,带来救赎?

一场意外,狄法芝夫妇的儿子,被法国侯爵圣伊佛蒙的车撞死,二人从此踏上复仇之路。狄法芝太太选择以痛苦、仇恨连系着她与已死的爱儿,令她走向极致。她剪开自己的眼皮,令自己「即使瞓咗都可以见到敌人」,更誓言要断绝他的家族。狄法芝爱妻心切,复仇的心愿成为他们共同的救赎。

18世纪的法国,贵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平民与畜牲无异,狄法芝夫妇为向侯爵报复,投身成为革命的信徒,眼看侯爵,狄法芝太太一声声「公民」的称呼,无视阶级藩篱,把侯爵拉下神坛,引来暴怒,平民与贵族间对峙,即将点燃更大的仇恨。

【身份对调,生命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种的可能?】

提起那场审判,连查尔士丹尼和契尼卡顿都感到不可思议。

丹尼是贵族之后,卡顿来自底层,一个在被告栏,另一个在律师席,看着对方的脸,才知道世上原来真的有另一个自己。

他们在英伦海峡对岸长大,见证过不同的地狱,过着一般不快乐的人生。
谁会不去想,如果我是你 / 你是我,生命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种的可能?

无边无际的想象只适合静谧的夜,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又将会回到各自的阴影去,谁会在无垠的黑洞里,成为我们的救赎?

【为了你,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一场审判,三人的命运从此纠缠不清。

遇上奴诗的时候,契尼卡顿仍在命运的泥沼翻滚,
但是视线交错的几秒间,仿佛是永夜乍现一道曙光,
令他本来黯淡的人生,忽然有了希望。

但是契尼卡顿比谁都明白,曙光只宜仰望,
在乱世当中,像他空有才华并没有用。

奴诗文历只有与查尔士丹尼一起,才可以得到她应有的幸福。

为了成就这份幸福,他选择退后,选择牺牲,
在生命尽处,为他们献上祝福。

【如果可以,在乱世中开花结果】


圣伊弗蒙家族在法国近郊有座城堡。


整个建筑群以石砌成,到处都有高耸的石墙、精致的石雕、宽敞的石梯。


对路过的、不知情的人,这座城堡宏伟庄严,似乎暗示住在城堡内的人一样值得敬重。


但对查尔士来说,他知道在高墙背后的,是颓圮、是败德、是压抑、是痛苦。


贵族的血统,圣伊弗蒙的名字是一块巨石压在他背上,
而他唯一的生路,在英伦海峡的对岸,在一个叫伦敦的城市,在奴诗的眼睛里,


契尼生而拥有的自由,他曾经不敢想象,


但是改名换姓后的查尔士丹尼,或许可以,与奴诗一同开创新的可能。

*图为2023年香港首演剧照,演员以本次演出为准

香港中英剧团

粤语话剧《血色双城记》

2025年6月5-6日(周四-五)19:3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演出时长:约105分钟(无中场休息)

* 粤语演出,中文字幕
* 每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黑色眼睛,在时代里寻找曙光。

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正是新旧秩序交替的黄金时刻,狄更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举世知名的《双城记》,讲述一场基层与贵族的新仇旧恨引发出来的悲剧。

狄法芝夫妇唯一亲儿被侯爵的马车辗毙,引发二人朝着侯爵侄儿查尔士.丹尼发起了复仇大计。查尔士与奴诗相恋,却不知道未来外父被侯爵所害,坐了18年冤狱,而查尔士的贵族后人身份也令他身陷囹圄。在大时代里拼命挣扎的还有契尼,因着对奴诗的爱,找到救赎。


演出团体

中英剧团成立于1979年,初为英国文化协会附属组织,现为注册慈善机构,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为本地九个主要艺团之一,现由艺术总监张可坚先生领导。中英一直积极制作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优秀剧目,并以多元的戏剧教育活动,联动各界、服务社群,推广舞台艺术至社会各个阶层,提升人文素质。

46年来,中英公演超过360出剧目,在过去的香港舞台剧奖中夺得100个奖项,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中英乃香港首个引进教育剧场(Theatre-in-Education)的专业剧团,曾获香港舞台剧奖之戏剧教育推广奖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教育奖(非学校组)。中英制作的学校巡回演出已逾5,770场,学生观众近90万人次。近年,中英除了于大专、中小学致力发展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之外,更于多个小区展开口述历史戏剧计划,承传本土文化与人情味。

主创班底

原著: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艺术总监、导演:张可坚
改编及灯光设计:何乐为
布景、服装及道具设计:Neil Irish
音乐及音响设计:Sarah Llewellyn
演员:张可坚、白清莹、刘仲轩、陈雅媛、尹溥程、黄庆尧、廖国尧

来源:广州大剧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