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上周京沪消费暴跌之后,这周大家又在传平安夜票房创15年来最低。
怎么回事?
继上周京沪消费暴跌之后,这周大家又在传平安夜票房创15年来最低。
有人还做了个走势图:
而且我发现:
大家开始喜欢看这种不好的消息。
比如:
我周一发了一篇文章,分析京沪消费暴跌的数据不严谨,其实情况没有那么糟,结果遭到一些人恶言相向。
比如昨天圣诞节我也发了文章,表示要过节要热闹要打破悲观情绪,也被有的读者冷嘲热讽。
难道大家就想要悲观?肯定不是吧,这背后恐怕是一种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我特地去网上查了一下:
什么叫坏消息综合征,注意不是综合症。
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心里保护机制:
因为现状持续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所以干脆把预期打到底,认为所有都是不好的,一来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二来可以给自己的现状寻找合理性和安慰剂。
一旦有人好心的提醒,情况其实没有这么遭,就会打破这种心里保护机制,会让人们重新焦虑起来,可能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所有人的问题。
这可能就是大家喜欢坏消息的心理原因。
我一度以为:
大家传播坏消息,是想倒逼有关部门重视,其实更可能的是自我心理保护。
唉,大家真的是太难了。
当然,今天我又要说,票房可能没那么严重。
票房不好的几个原因:
1、主要是没有大片
即使去年,平安夜也有不少大片上映,今年干脆一部都没有,足见电影的萧条。
2、大家娱乐习惯改变
最主要的就是短视频的影响,今年短视频收入已经超过院线票房了,而且大家疫情后不进电影院已经成为习惯了,没有大片的情况下很难改变。
3、很简单没有时间
中国人周工作时间已经超过49个小时,经济收缩期加班情况很严重,有时间不如多休息,没有时间去看电影,刷刷短视频短时间刺激下无聊的情绪就够了。
而且,去年平安夜是周末,今年是工作日,没法比。
最后:
对于居民的心理健康和悲观情绪,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了。
昨天说的,要搞节日经济,没有热闹也要营造热闹,让大家的情绪快乐一点,这个比起提高工资,兜底保障,修复居民负债表的治本之策,要更容易也更快实现。
就像昨天说的,大家也要有意识地不要被悲观情绪传染:
避免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
2024年够压抑了,2025年要快乐一点。
来源:信号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