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军有很多战士从东北打到海南岛,从华东华南打到大西南大西北,当真是纵横天下,见多识广。而抗美援朝是场国际仗,放眼全球,志愿军这些走南闯北的汉子就成了“土包子”,闹了不少笑话。
志愿军有很多战士从东北打到海南岛,从华东华南打到大西南大西北,当真是纵横天下,见多识广。而抗美援朝是场国际仗,放眼全球,志愿军这些走南闯北的汉子就成了“土包子”,闹了不少笑话。
一、五角星的误会
1950年11月,志愿军39军突袭驻守在云山的美军骑兵第一师,志愿军348团3营9连4班动作迅猛,很快来到云山东南的西遇洞附近公路,打算在此伏击撤退的美军。
云山战斗,志愿军以极大的突然性发起进攻。
到后半夜,埋伏在公路边的4班,远远就听到汽车马达声了,大家都举好枪,手榴弹拧开盖,静静的注视着班长,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开始战斗。
4班班长邵作成紧紧的盯着公路,黑夜中,两道耀眼的光束闪了过来,一辆吉普车快速开来。邵班长借着亮光一看,吉普车车头有个硕大的五角星。
美军吉普车车头有硕大的白色五角星标识,是美军的醒目标志。
邵班长一愣:“五角星,这是咱们的标志啊,部队入朝前刚刚操练了打坦克,扮演敌军的那辆咱家坦克,就有颗红五星呢。看来今晚这战斗打得很顺利啊,兄弟部队都追击到这儿来啦,自己忙活了一晚,山长水远跑了这么多路来打伏击,不料没遇到敌人,先碰到战友啊。”
我军也以五角星为标志,是红色五角星
吉普车很快开到了4班阵地前,邵作成班长正想着上前跟吉普车上的战友打声招呼,猛然发现,车上的人都戴着圆溜溜的美式钢盔,再定睛一看,一个没戴钢盔的人满头黄发,还有个大鼻子,坏了!原来是美国佬!
志愿军对美式钢盔倒不陌生,美国援助了中国不少,很多国军就戴美式钢盔。
就这一愣神的功夫,这辆吉普车拐进一个小山坡不见了,邵作成班长懊恼的一拳砸在地上,暗骂道:“这美国佬怎么也用咱们的五角星,给混过去了!别想再过第二辆!”
果然第二辆车很快来了,是一辆装甲车。邵作成班长见是个铁家伙,大喝一声:“范吉太,爆破筒!”
战士范吉太抄起一根爆破筒,几个箭步就窜到装甲车旁边,导火索一拉就塞进了车底。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装甲车履带散了一地,车辆歪倒在一侧,车上跳下几个美军,还没站稳就被4班其他志愿军战士开枪扫倒了。
美军广泛使用的M39多用途装甲车
这辆炸毁的装甲车正好堵在路中央,后面的美军车队都无法通过,不一会儿就堵了十来辆车。美军纷纷跳下车,向4班阵地发起冲锋。
被截住的美军足有200多人,面对远多于己的敌人,4班13名勇士毫不畏惧,朝敌猛烈开火,死守阵地。
逃生心切的美军,密密麻麻的往上冲,打倒一批又来一批。4班打得很灵活,机枪手田有福扫一会儿换一个地方,叫敌人始终摸不清我军虚实。
田有福见公路上有辆卡车位置不错,想以它为掩体打一阵,没想到刚靠近,一个美军打开车门,用手枪打中了他手臂,车里跳出两个美军,上来就要抢机枪,田有福忍着剧痛,死抱着机枪不松手。
关键时刻,赵顺山副班长及时赶到,抡起一把十字镐就往美军头上砸,三下三个脑袋,转眼就把三个美军全干掉了。
拼到后来,4班弹药不够了,邵作成班长索性不守阵地了,带着大家全员上刺刀,向十倍于己的美军发起了冲锋,十来个志愿军硬是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志愿军拼刺刀的勇气和技术都比美军强一大截
这股美军在云山战斗中,已经被志愿军不要命的冲锋吓破了胆,这会儿又见到同样的一幕,士气顿时崩了,四散逃跑。
此时附近的8连也循着枪声赶了过来,与4班一起追击敌人,彻底打垮了这股美军。
战后一清点,4班消灭美军60余人,炸毁装甲车1辆,缴获装甲车4辆,卡车、吉普车合计12辆,榴弹炮4门。在后续的追击中,4班还会同8连堵住了8辆美军卡车,这些卡车是装运云山战斗中的美军尸体的,一共400具,美军在此战中伤亡之惨重可见一斑。
4班战果丰硕
这长长一串战果,都是4班13名勇士创下的,而代价仅仅是负伤4人。
此战中表现出色的4班副班长赵顺山,荣立一等功;他砸倒三个美国大兵的十字镐,收藏于军事博物馆,成为珍贵文物。
战斗英雄赵顺山砸穿三个美国大兵脑袋的十字镐
而最开始跑掉那辆吉普车,车上坐的是第99野战炮兵营C连连长博尔特上尉和几个士兵,该营撤退时,博尔特上尉的车跑在最前面,他绕过4班后,很快听到后面枪声大作,再后来发现居然没有一部车跟上来。博尔特上尉知道后面的人都遇袭了,还庆幸幸亏自己跑快了一步,他不知道的是,真正救了他小命的,是黑夜中车上那颗白色的五角星啊。
二、神秘大蜻蜓
1950年11月,志愿军42军在黄草岭一带阻击敌军,一个排深入敌后摸情况,忽然听到天空传来一阵轰鸣声,紧接着一架像大蜻蜓一样的家伙飞了过来。
全排战士都瞪大了眼睛,这家伙不像飞机,没有翅膀,只有顶上一个螺旋桨在使劲转。
有战士说:“这是不是个大炸弹?飞过来就炸了?”另一个战士眼尖,说:“不对啊,里面好像坐着人,是不是像别的飞机那样也会打枪、投弹?”排长赶紧让大家隐蔽好,静观其变。
飞来的这家伙,是美军H-13直升机,轻便小巧,有块小平地就能升降,在复杂地形中挺好用;可是正因轻便,载重也只有400公斤;美军在二战末期才开始使用,运用范围不广,在当年确实是个稀罕东西。
美军H-13直升机
现在这架直升机越飞越近,就在志愿军战士们旁边降落了。战士们看到敌人近在咫尺,都盯着排长,看打不打。排长心里嘀咕:“这玩意不知道抗不抗揍,要是像坦克那样刀枪不入,这一开枪就暴露了啊,划不来。”
不一会儿,有两个美军抬着担架走了过来,不慌不忙的把担架上的伤员绑在机舱外面,冲着直升机驾驶员挥挥手,直升机就飞走了。
因为直升机内空间狭小,伤员是绑在机身外的,直升机升空后,螺旋桨的强大气流直扑脸面,啥感觉啊?
志愿军这个排完成侦查任务后,向指导员汇报了情况,指导员听了也是一头雾水,最后通过审问战俘,才搞清楚这是直升飞机,重要的是,它载重小,没有配备武器,也完全没有防弹能力。排长知道后懊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一梭子子弹把它给打下来啦!那直升飞机离咱们多近啊!扔个土坷垃都能打着啊!”
不过这个遗憾后来由志愿军27军弥补了,1952年2月,27军在阳德郡内三东里用轻机枪成功打下一架直升机,还俘虏了飞行员。
被志愿军打下来的美军直升飞机
三、遇到鬼
志愿军42军在黄草岭遇到“大蜻蜓”的同时,还碰到了“鬼”。
42军的阻击打得很硬朗,韩军首都师、韩三师先后败下阵来。美军见韩军不中用,就亲自上阵,陆战一师一出手就让志愿军见识了世界头号强国的阔绰,上百门大炮猛轰了两个多小时,烟台峰、松茸洞等战术要地全部被打成一片火海。炮击刚停,40余辆坦克就领着步兵杀了过来,阵地上的志愿军付出了相当代价才顶住了美陆战一师的凶猛攻势。
42军的任务虽然是阻击,但战术灵活的志愿军绝不被动挨打,敌人既然靠炮兵逞凶施威,那就把这些大炮敲掉!
11月2日晚,370团2营赵际森副营长亲自带队,直奔美军陆战一师的一个炮兵阵地。半路上有个高地,赵营长估计上面可能有敌人驻防,于是让尖刀班先上去探探情况。
尖刀班都是精兵强将,战士们身手敏捷、动作迅猛,转眼间就悄无声息的攀上了高地。班长发现一个敌军哨兵搂着枪坐在一侧,歪着脑袋在打盹,旁边有三十余个睡袋,每个睡袋露出个脑袋。
志愿军尖刀班是全军开路先锋,身手都堪比现代特种兵
班长暗自欢喜:这帮敌人仗着武器好,白天用飞机大炮使劲折腾我们,晚上还想好好睡觉?那就永远别起来了!
班长手一挥,一名志愿军战士猫着腰,绕到敌哨兵背后,利索的用匕首闷声干掉了哨兵。班长带着其他战士迅速扑向睡袋,准备一网打尽。
可走近时,大家借着月光,发现睡袋露出的脑袋全都黑乎乎的,一下子都楞住了,谁都不敢动。一个颤颤的声音轻声喊了一句:“有~鬼~” 志愿军战士们吓得纷纷往山下跑。
赵营长见尖刀班慌慌张张的跑回来了,忙问:“怎么回事?”
战士们惊魂未定的说:“山上有鬼!”
赵营长大吃一惊,这些尖刀班战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枪林弹雨、尸山血海见得多了,谁都没怕过啊,竟然吓成这样,赵营长心里不禁犯疑:“是韩国人把本地的鬼神请来助阵了?还是美国人发明了什么生化怪物?”
他转念一想,今晚必须把美军的炮兵干掉!不然明天又不知道有多少战友牺牲在他们的狂轰滥炸下,山上有鬼,那就打鬼去!随即斩钉截铁的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这个山头!见人打人,见鬼打鬼!”说罢手枪一拔,毅然冲上山去。
战士们见营长身先士卒,也都定下神来,赶紧跟着冲上山顶。刚才这一闹腾,睡袋里的美军有些已经醒了,不过还没摸清楚情况,有的在四下观望,有的在摸着找枪。
赵营长二话不说,举枪就打,后面的战士也纷纷开火,不一会儿就把这股美军全放倒了。
战斗一结束,战士们就查看起这些尸体,只见他们全身都跟黑炭一样,有战士抄起一把雪往尸体上蹭:“咦?这黑色不是涂上去的,他们就是黑色的!”“以前只知道美国佬是黄毛绿眼白皮肤,没想到还有黑不溜秋的啊。”
1950年美国黑人占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10;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军中黑人士兵的比例约为百分之8
赵营长哈哈一笑:“管他黑的白的,只要是鬼子,都是一枪一个,全体都有,继续前进,打美国炮兵去!”
当晚的夜袭,2营会同其他兄弟部门,打掉美军陆战一师1个炮兵指挥所,炸毁榴弹炮3门,汽车10余辆,狠狠灭了一把美军的嚣张气焰。
四、黄色粉末的惊喜
1951年1月,志愿军50军全歼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一口气干掉了坦克31辆、装甲车1辆、牵引车及汽车24辆,歼敌400余人,其中俘敌200余人,打了个大胜仗。
志愿军全歼英军重型坦克营后俘虏的英军士兵
志愿军后勤一直被美国空军卡脖子,用的吃的啥都紧张,战场缴获是“吃夜草”的好机会,所以志愿军战士们兴高采烈的打扫着战场,枪支、弹药、食品、药品统统拿走。
445团1营林家保营长在现场负责指挥,他东瞅瞅西看看,生怕漏下什么好东西。一辆卡车上的几个大铁桶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有英文标识,大家都不认得,于是撬开铁桶,发现里面是黄色粉末。
“这是啥?”大家面面相觑,都没见过这玩意儿。
“是不是用来撒在路上当标记的?”一名战士说道,志愿军善于夜战,开路的尖兵一路撒炒面粉,后面跟上的部队沿着这白白的粉末前进,漫漫黑夜中就不会走错路,这一招实用得很。
林营长觉得不像:“作路标哪里要这么多?这一桶都够从这里撒到鸭绿江去啦。”
另外一名战士说:“是硫磺吧?洗澡时擦一点,杀菌消毒的。”
林营长道:“哦,很有道理!美国兵、英国兵都是少爷兵,来打仗还爱瞎讲究,天天洗澡洗得香喷喷又怎样?老子入朝后就没洗过澡,一双臭脚还不是把他们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了!”
战士们哄堂大笑,一名战士一脚把这个铁桶踢下车,黄色粉末在雪地上撒了一大片,大家都不屑于用这玩意儿。
这时候,正好有个战俘路过,他冲林营长连喊了几句,还连连摆手。
志愿军的英语翻译都在师部,林营长他们都不知道这俘虏在说啥,这俘虏也机灵,见大家听不懂,就捡来一顶钢盔,倒进一把雪,用汽油烧化,再放入一把黄色粉末,不一会儿,一股鸡蛋香就飘了出来。
这俘虏见火候够了,用勺子舀了一口,吃得津津有味。战士们这才反应过来,这原来是食品啊,大家都纷纷来尝尝鲜。
这黄色粉末是鸡蛋粉,热量高营养好,既便于携带又食用方便,因此作为军用食品。
黄色鸡蛋粉
但鸡蛋粉毕竟经过打粉、干燥等工艺,口感肯定比新鲜鸡蛋要差,林营长他们却吃得有滋有味,相比寡淡无味的炒面,鸡蛋粉这玩意儿可算得上难得的美味佳肴啊。打了胜仗又开了洋荤,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这就是志愿军战士们最开心的时刻啦。
五、巧克力的乌龙
1951年5月,美韩军趁志愿军粮弹不济之际,发起了凶狠的反扑,志愿军63军566团且战且退,该团抢占了小理山,死死顶住了追击的美韩军,但是补给一直运不上来,战士们都是在饿着肚子打仗。
3连连长唐满洋见这样不是办法,就趁敌军攻势停下来的空隙,带上两名战士,潜入敌方阵地找补给。
在一处废弃阵地上,唐连长找到了一点压缩饼干,饥肠辘辘的三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个饱,剩下的吃不了兜着走,不过这些饼干就够几个人吃,全连几十号人肚子还在咕咕叫呢,可不能就这么收队了。
美军压缩饼干
三人继续往前探,又走了一段路,他们发现了一辆被打坏的装甲车,钻进去一看,里面有些物资,三人四处翻腾,要挑些好东西带回去。
找东西的时候,唐连长的手被机油弄脏了,就到旁边的小溪去洗手,意外碰到了五个英军士兵,唐连长高声呼喝,两名战友赶紧来帮忙,战斗瞬间爆发,可一个回合就结束了:两个英军被击毙,剩下三个举手投降了。
唐连长怕惊动附近敌人,于是匆匆带上装甲车里搜到的东西,押着三个俘虏,赶回了我军阵地。
3连战士们见唐连长三人平安归来,都很高兴,唐连长把扛回来的箱子一打开,是满满一箱压缩饼干,要是省着点吃,这够全连垫几天肚子啦。
另外一名战士扛的是一箱子弹,唐连长也很满意。最后一名战士扛的箱子打开后,里面却是黑乎乎的一大坨。
“这是啥?”其他战士们好奇的问,扛箱的战士颇为得意的说:“这是巧克力啊,美国人可爱吃这个了,我以前缴获过,好吃,还很扛饱呢!”
美军巧克力
有战士赶紧抠一块尝尝鲜,却发现满嘴苦辣味,直接给吐了出来。扛回来的战士见状,也试了一下味道,确实不对劲。
唐连长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啥玩意儿,反正现在有吃的了,先不动这“巧克力”就是。
3连完成阻击任务后,就带着这箱子回到大部队,把箱子作为战利品上交了。经鉴定,这是装甲车的车载电池。
唐连长知道后,苦笑道:“还以为能让全连开洋荤吃上巧克力,原来这东西不能吃啊,费老大劲扛着它跑这么远,白辛苦啦。”不过转念一想:“希望这电池对咱们的科研人员有用,以后给咱们也多造坦克装甲车,那打美国佬就更有劲啦!”
结语
这些看似“土气”的笑话,既是战场上的趣闻,也是历史的赞歌,让后人更能体会到先辈们当年的艰辛与不易。正是这些“傻”得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捍卫了新中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畏霸权、勇抗强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