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双孢菇说难不难,但门道不少!只要跟着下面这些实打实的步骤,咱普通种植户也能种出又大又白的好菇。
种双孢菇说难不难,但门道不少!只要跟着下面这些实打实的步骤,咱普通种植户也能种出又大又白的好菇。
一、先给蘑菇挑个“好房子”
温度把控:菌丝生长就像人在秋天穿长袖的感觉,15 - 22℃最舒服;等蘑菇冒头了,温度要降到12 - 16℃,相当于春天的微凉天气。要是夏天太热,得用遮阳网+喷水降温;冬天冷了,得加盖棉被保温。
湿度调节:培养料的湿度要调到“攥在手里能出水,但不滴答滴答往下掉”的程度。长蘑菇的时候,空气得像黄梅天一样潮湿,能看见墙面上微微凝水珠最好。
光照要求:蘑菇怕光,棚里挂块黑布遮光就行,亮堂堂的地方长不出好菇。
通风要点:每天早晚各开棚通风1小时,就像给屋子开窗透气,不然蘑菇会“闷坏”。
覆土选择:菜园子挖来的土,得晒3天杀菌,拌上1%的石灰粉,既能防病又能调节酸碱度。
二、配好“营养餐”——培养料制作
原料准备:用当年新割的麦秸(掰断成一拃长),配上晒干粉碎的牛粪,再准备点玉米面、石膏粉。1亩地大约需要麦秸2000斤、牛粪1500斤、玉米面50斤。
堆料发酵
- 泡料:麦秸泡在水池里2天,捞出来沥干;牛粪加水拌成“面团”状。
- 建堆:在平地上先铺20厘米麦秸,撒一层5厘米牛粪,像搭千层饼一样往上堆,堆成1.5米高的梯形。每层都要浇透清水,最顶上盖塑料布保温。
- 翻堆:第3天堆子发热到60℃以上,把外围料翻到中间,再浇点水;之后每隔4天翻一次,一共翻4次。发酵好的料闻着有草香,颜色变成深褐色。
三、播种——把“种子”请进棚
消毒进棚:发酵好的料摊开在菇床上,厚度20厘米左右。关紧棚门,用甲醛熏24小时(100平方米用甲醛1斤),然后通风3天散味。
选对菌种:买菌丝雪白、像棉花团一样紧实的菌种,别要发黄发灰的。
播种技巧:把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木板轻轻拍实,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播完盖上报纸保湿,等菌丝“吃料”。
四、发菌期管理——等菌丝“扎根”
播种后前3天别通风,保持棚温20℃,让菌种快速萌发。第4天开始,每天早晚各通风20分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要是发现料面有绿霉、毛霉,赶紧挖掉,撒上石灰粉隔离。一般2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整个料层。
五、出菇管理——迎接丰收时刻
覆土操作:菌丝长满后,赶紧覆3厘米厚的土,浇透水。覆土后7天,保持棚温14℃,空气湿度90%,蘑菇很快就冒头。
水分管理:看见土面发白就喷水,记住“勤喷少喷”,千万不能让水积在菇盖上。
采收时机:蘑菇长到硬币大小,菌盖没裂开时就要摘,用手捏住菌柄轻轻旋转拔起。采完一茬,清理料面,停水3天“养养地”,再喷水催下一茬。
六、病虫害防治——给蘑菇“看病”
病害处理:要是发现蘑菇发黄变软(猝倒病),立刻拔掉病菇,撒草木灰消毒;料面出现绿斑(绿霉病),用石灰水涂抹病区。
虫害防治:棚口挂黄板粘菇蝇,发现螨虫用烟叶水(1斤烟叶泡10斤水)喷雾,这些都是安全的土办法。
照着这些步骤做,头茬菇25天左右就能采收!记住,种蘑菇就像养孩子,多观察、勤动手,肯定能有好收成!
来源:小岚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