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外籍留学生强闯南京火车站安检”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称南京火车站一外籍留学生强闯安检,被阻止后怒扔安检提醒牌。
大家好呀,我是小奶猫爱烤面包。在这里恭祝阅读本文的朋友,感情和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近日,一则“外籍留学生强闯南京火车站安检”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称南京火车站一外籍留学生强闯安检,被阻止后怒扔安检提醒牌。
该信息迅速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是一则妥妥的谣言!网民张某燕利用AI工具,生成了这则 "外籍留学生强闯南京火车站安检"谣言,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留学生的特殊身份,来制造话题,博人眼球,攫取流量。
最终,这个造谣分子,也被处以5日行政拘留的处罚。
这样的谣言,比比皆是。
一、有些人正把"恨意"做成生意。
张某燕们干的事,本质上就是往社会伤口上撒盐的勾当。他们比谁都清楚,只要在键盘上敲出"外国人""特权""闹事"这几个关键词,就能瞬间点燃无数人的怒火——这和往汽油桶里扔火柴没区别。留学生群体成了他们流量账簿上的"提款机",每编造一个冲突场景,就像在自动贩卖机上按下"暴利"按钮。
这些谣言贩子根本不在乎真相,他们盯着后台不断跳动的阅读量,就像赌徒盯着老虎机吐金币。当一则"外籍留学生大闹火车站"的谣言能换来十万转发时,某些人连最后那点良知都标好了价码。
二、我们正在被驯化成"愤怒机器"。
想想你最近看到的新闻,是不是隔三差五就有外国人,留学生在中国享有特权,惹是生非,让你们恨得牙痒痒?很多时候,这些事情就是被夸大其词了,甚至有很多完全就是被杜撰虚构出来的。
他们精心设计了这个"情绪陷阱",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像被投喂劣质饲料的动物,很多人逐渐丧失了分辨真假的能力。当"留学生=特权"的刻板印象被植入大脑,我们看见金发碧眼的人拖着行李箱,第一反应不再是"需要帮忙吗",而是"又要搞特权了吧"。这种群体性偏见,比任何病毒传播得都快。
三、以偏概全洗脑大众。
外国人里当然有坏人,留学生也不全是好人,这本是正常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坏人,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现在我们已经做不到就事论事实事求是了。在别有用心的营销号的带节奏之下,外国人在中国享有"超国民待遇"的集体记忆,再次浮现。
这种营销号叙事就是刻意忽略每年数十万留学生中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事实,用0.01%的极端个案构建100%的群体污名,加以极具煽动性的渲染,来挑逗大众的神经,让人们对外国人,留学生,恶意满满。
这种故意渲染,在国民身上也很常见,比如早些年,当河南和井盖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人们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河南人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河南一亿人口,做坏事的只有极个别人,这些个别人的行为,又怎么能代表整个河南呢。
四、对抗谣言,需要较真的勇气。
面对满天飞的"大新闻",不妨先问三个问题:
1. 这事除了当事人的描述,有其他证据吗?
2. 信息源头是正规媒体还是三无账号?
3. 内容是在陈述事实,还是在刻意煽动情绪?
记住,真正的爱国不是跟着谣言起哄,而是守护社会的公平与理性。下次再看到"某地老外又闹事"的消息,别急着转发,先查查警方通报——你可能正在阻止一场社会信任的崩塌。
说到底,张某燕被拘5天不是结局,而是给我们所有人的警示:在这个AI能造假的年代,保持清醒就是最大的善良。别让我们的正义感,成了坏人敛财的工具;别让我们的爱国心,变成撕裂社会的帮凶。
这篇文章可能得罪了某些靠吃"仇恨流量"为生的人,但有些真话必须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土地,不该变成谣言与偏见的垃圾场。与其在虚构的故事里发泄情绪,不如在真实的世界里建设文明——这才是中国人该有的骨气与智慧。
来源:小奶猫爱烤面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