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焦维新教授退休的第15年。在焦老师看来,与在职时无二,他的退休生活依旧忙碌而有序——每日“四段工作制”、时刻关注国内外航天领域最新资料、经常回校为学生讲课等等。除此之外,他也解锁了诸多新角色——科普演讲团成员、科普书籍作者,成为各年龄段同学们喜爱的焦爷爷
老师老师!您退休后都在干啥?
今天准备去给孩子们讲讲北斗系统!
唱歌弹琴拍拍照,最近开始练书法~
上午看数据,下午和朋友唱歌!
你想象中
教授们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
是栖居闲庭,莳花弄草
还是不时约三五好友,谈天说地
抑或是踏上旅程,遍赏大好河山
又或许是新拾热爱,解锁新的可能
……
可以是
也可以都是!
“40余本科普书作者”“79岁短视频万粉大v”的
焦维新老师
“65岁做带教”“90岁学摄影”的
麦永嫣老师
“上课唱歌都擅长”“大数据方块字都玩得溜”的
王其文老师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以爱为引,乐启新篇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三位教授的退休生活
共同翻开他们人生的崭新篇章
探星辰的太空导游
教授信息卡
今年是焦维新教授退休的第15年。在焦老师看来,与在职时无二,他的退休生活依旧忙碌而有序——每日“四段工作制”、时刻关注国内外航天领域最新资料、经常回校为学生讲课等等。除此之外,他也解锁了诸多新角色——科普演讲团成员、科普书籍作者,成为各年龄段同学们喜爱的焦爷爷;还玩起了相机、架起了三脚架,勇闯自媒体短视频赛道……
焦维新老师接受采访
刚退休不久后,焦维新便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在他看来,讲科普是一门大学问——关键在于如何把深奥的科学原理和晦涩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为了做到这一点,焦维新设计了多种版本的讲稿,因材施教。比如,在给小朋友讲授北斗导航系统的原理,他以“小兔子如何寻找萝卜的位置”引入,先让小朋友理解日常生活中定位方法;进而类比延伸到卫星系统的定位原理,以此循循善诱。而对于高中生、竞赛选手,便需要在延长演讲时间的同时,引入更为科学性、数理性的方法,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逻辑。
讲科普的经历在焦维新看来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每每演讲完毕,总会有一群学生围上来提问,孩子们热切的目光让他意识到未来一代对于知识的渴望,更让他重思科普教育的意义:在幼小心灵中埋下科学的种子,静待他们在未来的科技领域开花结果。
除讲科普之外,焦维新还致力于写科普。退休至今的十余年来,他已出版40余本科普书籍。今年刚交稿的10本新书专门面向小学生,这些书籍将成为孩子们探索航天科学的知识宝库。
2021年,75岁的焦维新再次解锁新身份——科普短视频博主。近三年时间里,他在b站、网易号、抖音累计发布2000多条科普短视频,全网粉丝近5万,还获得了网易号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等荣誉。
成为万粉大V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做好短视频,焦维新不仅精心配备了三脚架、相机等专业设备,还专门在客厅的一角搭建了航空航天模型的小型陈列,作为短视频的背景。他与老伴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老伴负责摄影,他则负责出镜。为了提升视频质量,他们还不断研究拍摄技巧,甚至自创了“纸箱提词器”——把笔记本电脑架在叠起的纸箱上,调大字体,既解决了提词问题,又能自然注视镜头。焦维新感言道:“做自媒体和做科研一样,都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要不断尝试、优化,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
焦维新教授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将退休生活过得丰富而充实。在他看来,教书育人不止于课堂,而要将毕生所学通过多元渠道惠及更多人,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谈及对年轻一代的期许,焦老师强调青年人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志向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继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最终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扛相机的全能白衣
教授信息卡
今年是麦永嫣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妇产科退休的第29年。在退休的前25年中,也就是麦老师65岁到90岁的光阴中,她依旧活跃在医学研究和服务的一线,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散发着余热。先赴河南周口培训基层医生,化身“红脸严师”,从门诊查房,从术前讨论到术后医嘱全程严谨教学,培养出了一批“校外高徒”。当时河南周口妇幼科患者较少,普遍就医意识不强,带教团队便通过“宣传+福利”的方式引导产妇前往医院生产,传递健康生育观。
麦永嫣老师接受采访
从周口回京后,麦老师还坚持在科室出诊。每每看诊时,麦老师总是坚持为病人详细讲解病理和治疗原理,方便病人自主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在麦老师印象中,曾经有一位来自山西的子宫肌瘤患者向她询问病情,她用“窝头嵌枣”来比喻肌瘤位置,生动地向患者解释子宫肌瘤的病理过程,推荐几个省时省力解决疾病的办法,最后将选择权交到患者手中。如此体贴、耐心的麦老师,到今天还能时常在出门时被曾经帮助过的病人认出来。
直到90岁后,麦永嫣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退休生活,解锁了通向各种兴趣爱好的大门。第一扇门便是摄影。“拍照不能只拍一只手,或者一只脚,要有重点,也要有整体。就像显微镜下看细胞,有细胞核,也要有细胞膜,才算一个完整细胞。”这是爱摄影的老伴告诉麦老师的。除了在家有丈夫开的“小灶”外,麦老师的女儿还给她报上了专业的摄影班,学用相机、学构图,学用光,甚至还搞起了后期……春天的北海公园、冬日的西单街头,常常能看到她追寻光影的背影。白塔、五龙亭、鸽子、小猫小狗、花花草草,走走停停,拍拍看看。相机定格下的美好瞬间汇成了退休生活的温暖片段。
麦老师家中的棕色钢琴是另一个亮眼的存在,键盘边沿微微泛亮,看得出常有人弹。提到弹琴的爱好,“小时候学过”麦老师说,“后来家里条件不允许,就没继续。”几十年过去,命运像是绕了个圈。因为要陪外孙女练琴,麦老师又一次坐回了琴凳。她还报名了线上钢琴课,一边在屏幕前认真学习,一边在键盘上反复练习。网课结业考试时,为了要拿下《红梅赞》这首曲子,她整整练了一个月。“每次练都会出错,但是出错也没关系,自己记得就好,慢慢弹吧。”一句“慢慢弹吧”,背后是麦老师的深沉的耐心,温柔的坚持。到现在已93岁高龄的她还在学习钢琴,热爱让她笃定,也让音符在一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为她的心点上光晕。
除了摄影和弹琴之外,麦老师还是北大医院组织的退休老同志合唱团成员,多次作为女低声部的一员登台表演。麦老师和唱歌的渊源来自一段往事。五十多岁时,她曾因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患上过短期的命名性失语症,叫不出身边常见的人与物的名字,症状最严重时只记得丈夫的名字和一些医学术语。术后,有医生建议她通过唱歌来恢复脑部功能。恢复期中,老伴每晚都会带着《外国名歌两百首》来看她,两个人就从第一页起一首首往后唱。歌词本的封面磨破了,麦老师的身体也好转了。唱歌的爱好从此延续下来,它不仅是锻炼身体机能保持健康的方式,更是那段珍贵回忆和难忘时光的承载物。
当年的唱词本 麦老师至今珍藏
说到最近,麦老师还刚刚开辟了一项新技能——书法。她带着孙女报名了线上的老年书法班,课上听讲、课下练习,悟出写字技巧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道理。
麦老师想对年轻人说:“从这一生来看,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可是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内心。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坚强起来,把这些你觉得难的事儿,想法克服掉。……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坚强对待生活!无论任何问题都会解决。然后不断向前、向前、向前……”这是她的寄语,也是麦永嫣老师自己的写照。无论是工作还是退休,她始终热爱自己的生活,始终选择继续学习。只要内心坚定,就永远可以出发,永远有路可走!
书经纬的管理学人
教授信息卡
今年是王其文教授退休的第18年。年过八旬的他,依旧保持着令人钦佩的活力与热情。从严谨的数据整理分析到充满艺术气息的书画创作,从企业模拟系统的持续优化到声乐爱好的潜心钻研,王其文老师始终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学术与艺术的交融中,继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
王其文老师接受采访
企业竞争模拟系统是王其文老师与其团队心血凝聚的成果,也是他持续创新与优化的见证。经过多次改版与迭代后,这一系统已成为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的核心平台。这项比赛不同于传统课堂,它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堪称“企业管理的准实验”。
退休后,王老师脚步不停。他既耕耘在三尺讲台,承担北大工学院“决策模拟”课程的教学;还活跃在云端,参与企业竞争模拟赛事的线上指导。到了每年五月的总决赛,他更亲临现场观赛,见证一个个选手通过比赛得以“长本事、得蜕变”的欣慰时刻。
多年来,王其文老师还坚持收集、整理、分析国际经济数据,用自绘的图表直观地展示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他曾开设《数字中国——基于大数据的国际比较分析》课程,通过数据的对比与可视化,让听众“看见”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个课不是传统的讲经济学原理课,而是通过展示、比较国际经济数据,来感受和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它甚至更像一门思政课,但实际上渗透着很多经济学的思维。”
在学术研究之外,王其文老师的业余生活同样精彩纷呈。作为北京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书画研究会会长的他,热爱书画创作,谈及自己的作品时总是神采奕奕。他特别钟情于毛主席的书法艺术,常常临摹研习,在笔墨间感受伟人的气度与情怀。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即将迎来25周年庆典之际,他特别创作并亲手题写一首七言绝句,为百讲书画展献上墨宝。除向内自修外,王老师还积极推动书画艺术的推广。在组织书画展览时,他严谨细致,亲力亲为,熟练使用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参展作品进行精心调整——从精确裁剪到光线优化,从变形校正到色彩还原,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他的用心与细心。经他处理的作品,总能以最佳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百讲书画展题写的七绝
音乐同样是王老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喜欢跟着网课练习唱歌,书桌上常年摆放着歌曲的简谱。他入了歌友圈子,常常分享自己用剪辑软件拼贴的乐谱与视频,方便大家练习。王老师的家中还配置了专业的音响话筒,闲暇时邀约好友到家中共唱,为生活添滋添彩。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不应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发挥特长做有益之事。”王其文教授用他丰富多彩的人生实践,生动诠释了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的真谛。
“德为舵,掌方向;智为帆,集力量;体为舟,载远航;美为琴,奏乐章。”对年轻一代,王老师寄予殷切期望。他强调青年人应通过历史对比和全球视角,增强民族自信;要善于运用数据分析等现代工具,掌握科学方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退休生活不是单选题
而是自由发挥的论述题
答案只由自己定义
纵使鬓已星星矣
案头笔墨不干
传道之心不改
探新脚步不止
他们把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教授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
保持热忱,用心生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好风光
本期内容来自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创意实践基地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创作与运营》
课程创作实践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