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次园务会,大家刚刚落座,后勤负责人突然说:“园长,能不能不按照顺序,我先汇报。因为商家过来对账,我想先汇报完赶紧去对账。”类似的情况其实有很多,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是时间的冲突,还是偶然现象?是大家对园务会不重视,还是园务会本身没能成为部门的工作内需?该怎么办
孩子们在山坡上创新滑板游戏玩法。田利珍 摄
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召开园务会。但对于为什么要召开,却少有深刻反思,似乎只是因为一直在开,大家都在开,或者为了落实工作而开。
一次园务会,大家刚刚落座,后勤负责人突然说:“园长,能不能不按照顺序,我先汇报。因为商家过来对账,我想先汇报完赶紧去对账。”类似的情况其实有很多,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是时间的冲突,还是偶然现象?是大家对园务会不重视,还是园务会本身没能成为部门的工作内需?该怎么办?
1
改革形式大于内涵
的园务会
仔细想想,这些年大家已经习惯了在园务会上自上而下地安排、汇报工作,但静下心来问自己,却发现有些问题由来已久。比如,会议时间太长,耽误开展具体工作;觉得其他部门的汇报与自己无关;中层部门在汇报中不愿意表现出做得少或做得不好,最终在“内卷”中把大量事务性工作压到班级教师身上,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针对问题,我们开始进行园务会改革,将大会变小会,尝试每天由园长针对每位干部的具体工作进行一一对接。这样的做法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我们也发现,如此事无巨细的做法,无法将目标落实在过程中,效率很低。
于是,我们再次主动求变。中层部门结合三年规划目标、常规工作,梳理出一套表单,然后在每月一次的园务会上,通过述职和查阅资料,针对规划目标进行阶段性自评。
一次期末督导前,我们召开了学期内最后一次园务会,任务是进行自评和资料整理。一天,自评小组整理资料从晚上忙到次日凌晨三点,一群人蹲在地上进行流水线“生产”,整理、校稿、打印、排序、装订。大家的状态是双手托着头,无精打采。有的教师不停看手机,问还得多久,明年还用不用这样做。
这个画面让我深感自责,如此翔实的过程性资料,给别人展示的时候确实看上去很美,但真实的问题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按照规划开展的自评工作,与部门常规工作、班级保教现场没有太大关联,园务会仍是形式大于内涵。与此同时,我们总有一种计划赶不上变化、预设跟不上当下的感觉。比如,写进园务会规划里的目标是“形成教师培养与管理手册初稿”,而教师的日常工作则是跟班观察孩子、调整环境材料。
两次园务会变革,都以失败告终。我们走到了岔路口,必须重新作出抉择:要么取消园务会,要么得过且过,要么持续改革,努力探寻园务会本该发挥的作用。
2
从教研中反思
园务会变革出路
为真正探寻园务会的意义与价值,2022年,我们决定将园务会暂停一年,希望在冷静中寻找答案。一段时间后,我们意识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园务会变革如果不能触及内涵发展,工作重心不回到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上来,任何变革都不会产生实效。
2023年,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始进行全方位改革。其中,取消所有预设性集中大教研,改为聚焦班级保教现场反思改进的班本教研,让我们意外发现,教师不再是以前的闭口不言,而是变得滔滔不绝;不再是以前的“我认为怎么样”,而是“我发现了某个孩子怎么样,明天还可以尝试怎么做”。这样激发主动性、回归保教现场的教研让我欣喜,也让我开始反思:园务会不也应该如此吗?几年来,园务会几次变革中遇到的问题,都只是表面问题,背后隐藏的真问题是规划的制定本身不是从儿童出发的,所以,从本质上就不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不可能与真实的保教现场产生链接。
我们意识到,整个幼儿园组织,还没有形成不断反思修正的自评机制,大家没有直面真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平台,也没有聚焦在“支持幼儿成长”这一件事、一个目标上做事情。
3
找到“支持幼儿成长”
的园务会要义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开始重新上路,回到实践、根据需求、借鉴班本教研改革思路,努力构建一个支持所有人发展需求的园务会机制。
我们具体做了三点。首先,坚定“以儿童为中心”的方向。具体做法是:重新制定“以儿童为中心”的规划,园长与各岗位分别梳理落实规划目标的年度目标。这一点解决的是个人头脑不清晰、方向不统一、理念不科学的问题。其次,编制支持性工具表单。具体做法是:编制蕴含下位目标、跟班记录、会议记录、自评反思记录的综合性记录表,各要素间形成彼此关联、互为依据的逻辑。这一点解决的是如何让园务会表单成为大家真实需要的表单,以及如何在反思修正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问题。最后,构建自评机制。具体做法是:建立一周一次园务会的稳定节奏,确立对基层每一个真实问题和需求进行反思与修正的流程。这一点解决的是如何连续性推进规划落实的问题。
2024年的一次园务会上,业务处将“探索生活游戏课程新样态”的目标与当前幼儿在园生活并不丰富的现状提交至园务会讨论。如果放在以往,这件事就只是业务部门自己的事,但“以儿童为中心”理念的确立和园务会新机制的建立,让这件事成了每个人都想要努力完成的事。于是,后勤部门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幼儿体验自然真实生活的思路。比如,将原来楼道里只供检查和演练使用的19处封闭式消防箱改造为透明状态,向幼儿开放,这一环境材料常常吸引感兴趣的幼儿与之互动;将给大树刷白过冬的机会开放给幼儿,支持他们亲近自然、实际操作。
通过园务会变革,全园上下呈现出“做支持幼儿成长一件事”的管理样态,整个团队开始在主动反思中自主成长。同时,大家认识到,不仅仅是园务会,幼儿园里的每件事都应该回到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上来,本本分分地支持幼儿成长。
(作者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十一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5日 第03版
作者:韩生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