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能遏制蒙古西征的王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23:29 2

摘要:在中东历史上,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奴隶,经过数个世纪的渗透逐渐掌握了军权,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军阀,甚至直接坐上了苏丹的宝座。他们最光辉的历史还包括,在伊斯兰文明最衰微时向西抵御十字军,向东抵御蒙古人,拯救了伊斯兰文明。

在中东历史上,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奴隶,经过数个世纪的渗透逐渐掌握了军权,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军阀,甚至直接坐上了苏丹的宝座。他们最光辉的历史还包括,在伊斯兰文明最衰微时向西抵御十字军,向东抵御蒙古人,拯救了伊斯兰文明。

这就是来自钦察草原的伯海里马穆鲁克。

在9世纪伊斯兰文明征服中亚的缓慢进程中,哈里发购买中亚奴隶,将与原生家庭切断联系的奴隶组成亲卫队。这些亲卫就是最早的马穆鲁克(本意为被拥有者,即奴隶)。

马穆鲁克中大多是突厥人,草原游牧民族的骑术和武力值早已被历史证明。

马穆鲁克取得最高成就的地方是埃及。12世纪时,阿尤布王朝在埃及复兴了马穆鲁克制度,来自中亚的奴隶士兵成为埃及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一支来自钦察草原的马穆鲁克脱颖而出。13世纪,蒙古人西征并迅速征服了钦察草原上原有的政权,钦察人无力保护族人免受侵害,遂大量被卖为奴隶。

阿尤布王朝的最后一位苏丹,将尼罗河三角洲上一座叫河洲的城堡作为他们的总部,因此得名河洲马穆鲁克,通常被音译为伯海里军团。

1250年,伯海里马穆鲁克正式建立王朝。

1258年,蒙古军队将延续千年的巴格达夷为平地,阿巴斯王朝的末代哈里发被处死,下一步就是进攻埃及,此时已到了伊斯兰文明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

1260年两军对战前,蒙古主将旭烈兀得到了蒙哥汗去世的消息,率领主力部队撤退。马穆鲁克与之会战于巴勒斯坦的歌利亚之眼,利用数量、装备与组织的优势取得胜利。

一次胜利可能源于侥幸,但是拜伯尔斯领导的马穆鲁克王朝和蒙古人的战争其实是近半个世纪的拉锯战。他们先是与伊尔汗国争夺叙利亚,之后又在1299、1300、1303年三次和蒙古军队互较高下。马穆鲁克对抗十字军的战果同样卓著,1271年挫败了图谋与蒙古人联合的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并清剿残余的十字军据点,最终将十字军赶出中东。

战争上的让拜伯尔斯信心大增,索要叙利亚行省未果之后,他直接联合其他马穆鲁克将领推翻了他们往日推举的领导者,曾经的奴隶如今成为了苏丹,成为了这群奴隶在异国他乡最高光的时刻。

最终,当那些钦察草原出身的马穆鲁克全部老去,权力也就转移到了切尔克斯系马穆鲁克手中,伯海里系马穆鲁克从此落幕。

马穆鲁克骑兵究竟有多厉害,为何打得蒙古人从此再不敢西征。

马穆鲁克,最强大的奴隶士兵

在蒙古人纵横天下、少有敌手的时代,有这样一支骑兵部队,屡屡在蒙古人最引以为豪的平原野战中,将蒙古骑兵打得一败涂地。

在800多年前,正是蒙古铁骑横行欧亚大陆的时代。东方大地上,南宋王朝被征服;多瑙河畔,欧洲联军被击败。

然而在这个蒙古人纵横天下、少有敌手的时代,却有这样一支骑兵部队,屡屡在蒙古人最引以为豪的平原野战中,将蒙古骑兵打得一败涂地。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支精锐部队的成员,身份居然都只是一群奴隶。他们便是马穆鲁克骑兵。

“马穆鲁克”这个名字,如果翻译成中文的话,便是奴隶的意思。历史上用奴隶作为军队的事情并不少见。

例如秦朝末年,面对陈胜吴广的起义大军,主力军团远在边境的秦王朝也把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死刑犯们武装起来,派往战场。但这大多是不得已的临时措施。可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中,以奴隶作为士兵却有悠久的传统。

在马穆鲁克骑兵诞生前400多年,阿拉伯帝国的国王们,就因为害怕贵族出生的侍卫军会和宫廷外面的贵族势力们联合起来推翻自己,便在身边蓄养一批奴隶侍卫,负责自身的安全。

这些奴隶大多是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外国人,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奴隶出身的他们即使造反杀掉了国王,也没有人会支持他们。相反,失去君主庇护的他们,很快便会被本地人消灭,因此这些奴隶只能为了主人而奋战。这便是马穆鲁克的最早雏形——古拉姆近卫军。

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培养出了更为强悍的“马穆鲁克”。相比前辈古拉姆,新的马穆鲁克不仅在训练上做了严格把控,也严厉地要求其成员必须信仰伊斯兰教。

马穆鲁克的成员都是从中亚、东欧的游牧部落中购买的奴隶幼童,他们在自幼就要接受严苛的训练,学习骑马、射箭和剑术。每一名马穆鲁克战士都需要同时精通弓箭、长矛、马刀、锤子等武器。这样他们既可以骑在马上,避开敌人的攻击,用弓箭射击对方,消磨对方的体力和斗志;也可以手持长枪,骑乘战马,冲入敌阵,撕裂敌人的阵型。这样的训练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经过这些训练的马穆鲁克可谓全能,无论是近战远骑战步战都可完成。相比于从君主处获得封地、平时经营封地、战时才被征召的欧洲骑士,以及少有系统化训练、靠放牧狩猎等来练习骑射的游牧民族,完全脱产、专心习武的马穆鲁克,在个人武艺与军事组织上都略胜一筹。

马穆鲁克苏丹国(MamlukSultanate;1250–1517年),又称马木路克王朝、马木留克王朝,“马穆鲁克”阿拉伯语意为“被占有的人”、奴隶,故又称奴隶王朝。是埃及历史上一个伊克塔制封建制的国家。

马穆鲁克王朝分前后二期:前期名为伯海里王朝(Bahridynasty),是由钦察突厥奴隶主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为他们是在尼罗河上值班。后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开始,名布尔吉王朝(Burjidynasty),由高加索人,特别是切尔克斯人组成。

马穆鲁克王朝前期,在国王古突兹、拜伯尔斯、卡拉温先后执政时,在抗击蒙古人侵略和驱逐十字军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1260年,苏丹古突兹(1259-1260在位)及大将拜伯尔斯率埃及军在约旦河左岸贝桑附近的艾因·扎鲁特战役中大败蒙古军。从此遏制了蒙古人对西亚和北非的侵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真正的奠基者拜伯尔斯(1260-1277在位)即位后,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与钦察汗国结盟,与拜占庭修好,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十字军。

1302年夏季,马穆鲁克王朝军队对圣殿骑士团占据的艾尔瓦德岛发起进攻,守军于9月26日投降并遭屠杀。(艾尔瓦德岛战役)

至此,十字军在东方的侵略势力被彻底清除。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势力又向南深入努比亚,伊斯兰教在该地得到进一步传播。

14世纪是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之下的埃及的极盛时期,到15世纪以后,马穆鲁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土地日益成为马穆鲁克军官们的世袭财产。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并且担负着沉重的租税。水利灌溉又逐渐被忽视,农业生产急剧衰退。农民不断以逃亡的形式进行反抗,举行起义。由于农业衰败,政府更加依赖工商业税收,同时实行某些商品的专营政策,并强迫大商人高价购买政府专卖货物,工商业受到打击。

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把扩张的目光投向非洲,与亚洲毗邻的埃及首当其冲。

1517年1月,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率土耳其军与马穆鲁克王朝末代苏丹突曼贝伊的军队在开罗城郊决战,突曼贝伊全军覆没,马穆鲁克王朝灭亡。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来源:铁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