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会和中国城市网络形象创新发展论坛,并正式发布“人大指数”《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该报告以全国105座大城市为分析对象,从传播、文化、经济、生活、治理五个维度对城市网络形象展开深入分
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会和中国城市网络形象创新发展论坛,并正式发布“人大指数”《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该报告以全国105座大城市为分析对象,从传播、文化、经济、生活、治理五个维度对城市网络形象展开深入分析。
据悉,中山凭借独特优势在传播维度实现“破圈突围”,在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总榜处Ⅱ型大城市第一梯队,位居第5,获评本次指数“优秀案例城市”。值得关注的是,在Ⅱ型大城市里,中山的城市传播网络形象以排名第2的优势领跑全国70城,还跃级至全国城市传播前列(105城之第15);在国际传播子榜单中,中山位居全国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天津;在城市居住体验方面,中山排名第7。
报告指出,中山市通过打造“老外讲中国故事”的品牌,将“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相结合,展现了作为大湾区城市国际传播标杆的突破性实践,提供了“小体量大传播”的突围方案。
中山市现场作分享。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发布会现场,中山受邀作城市网络形象传播创新实践案例分享。在城市网络形象传播创新实践方面,中山从平台、渠道、队伍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在网上塑造和展示了“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的良好城市形象。
在平台方面,中山率先在全国地级市设立政务融媒体中心——中山发布融媒体中心,以“中山发布”为龙头,融全市280个政务新媒体“大网宣”合力,唱响中山好声音。内容上把“我们想讲”和“网民想听”结合起来,精心策划的“人间烟火气 湾区好生活”网络主题宣传全网传播量达3亿人次。
此外,中山开设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累计收集网民诉求6万条,办结率达95%,以键对键实现心连心,让党心民意“双向奔赴”,推动网络生态向善向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在渠道方面,中山打造了广东首个地级市海外传播中心——中山市海外国际传播中心,并整合11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频发声,总粉丝量近100万,每年发布帖文超5万条。中山与中国外文局加强合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借“外宣航母”扩影响。中山引导外国网红深度参与国际传播,培育一批能讲会讲愿讲中山故事的国际友人。
发布会现场。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在队伍方面,中山坚持以三支队伍为主力军,用心用情讲故事。在拓展“媒体传播队伍”上,中山通过成立12个各具特色的“名记名编”融媒体工作室,每年分众化、精准化高质量推出融媒体产品200余件,不断提升网上宣传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充实“正能量宣传队伍”上,中山组建以青年志愿者为主的网络正能量传播队伍,建设数字乡村平台“爱学习”公益传播项目,创新话语表达,并及时推送权威信息和正能量报道。聘请中山籍“亚洲飞人”苏炳添担任城市形象代言人,邀请体育名人陈艺文、汪雪儿担任中山市海外传播品牌官,以动人的中山故事凝聚网络人心。
在壮大“网络名人队伍”上,中山团结本土网络大V和网红主播加入网络宣传队伍,引领百个百万粉丝以上自媒体账号加入自媒体联盟。联动港澳网络大V开展“美丽中山等你来”网络传播活动,累计发布短视频万余条,话题总流量近3亿人次。组织香港明星足球队和网络大V开展大湾区采风活动,聚焦中山文旅,打卡深中通道,发布正能量报道5000余条,全网总阅读量超1亿人次,实现“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采写:南都记者 黄敬奎
通讯员 钟轩
来源:南都N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