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说 | 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胜战对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22:35 2

摘要:初夏时节,北京长安街上阳光映照着红墙金瓦,千里之外的天山南北刚刚迎来第一缕曙光。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与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相约“云端”,围绕“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使命忧患”这一主题组织“打好攻坚战·奋斗者说”活动,展开了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胜战

初夏时节,北京长安街上阳光映照着红墙金瓦,千里之外的天山南北刚刚迎来第一缕曙光。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与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相约“云端”,围绕“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使命忧患”这一主题组织“打好攻坚战·奋斗者说”活动,展开了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胜战对话”。官兵们在交流互动中回顾奋斗历程、共话使命担当,共同探寻新时代革命军人聚力练兵备战、有效履行使命的“制胜密码”。

“荣誉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等出来的,而是用一次次冲锋陷阵拼出来的。”

荣光背后是铆定战位的赤胆忠心

不同的战位,同样的光荣。

驻守“祖国心脏”的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自1992年组建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集体二等功16次、集体三等功11次,涌现出首届“中国武警忠诚卫士”严晓新等先进典型。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坚守反恐维稳一线,支队特战一中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反恐尖刀中队”荣誉称号,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4次,9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7人荣立个人二等功,4名官兵被评为“中国武警忠诚卫士”。

身处光荣的战斗集体,如何赓续优良传统、扛起使命责任?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侦察中队中队长吴蛟率先发言,与支队官兵和屏幕另一端的战友分享战斗经历。

“荣誉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等出来的,而是用一次次冲锋陷阵拼出来的。”新兵下队时,吴蛟被分到了特战一中队。第一次走进中队荣誉室,聆听了“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刘琳、刘志军的战斗故事,吴蛟立志扎根边疆,建功反恐维稳一线。2014年,吴蛟和战友奉命执行搜剿任务,行进到一处沟壑时,2名暴恐分子突然跳起,持刀猛扑过来。危急时刻,吴蛟飞身前跃,运动中瞄准击发,暴恐分子应声倒地……那场战斗中,吴蛟一人击毙6名暴恐分子,荣立个人一等功。“在反恐维稳战场上,我从未考虑过个人生死,因为我的战位在这里,守护驻地安宁、群众安全,流血牺牲在所不辞!”吴蛟的话掷地有声。

谈起荣誉,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首届“爱军精武标兵”李沅泽娓娓道来,带着两地官兵“走近”天安门下“国旗第一哨”。伫立在哨位上,背后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前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聆听着时代脉搏,感受着祖国强盛,我深知自己守卫的不仅是岁月的记忆,更是大国的形象与威严。”官兵们晒出盛夏“V字领”、严冬眉毛凝成霜,日均执勤10个小时,始终军姿如松。“站在这里,每一寸肌肤都承载着对祖国的敬仰,每一粒汗珠都诉说着对人民的赤诚。在祖国首都站岗,再苦再累,也要把腰杆挺直!”李沅泽坚定地说。

先进典型的深情讲述,让身处首都和边疆的官兵对战位的意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大家在交流中说道:“无论战场怎么变、对手怎么变,只有铆在战位上勇于担当,扛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责任,才能夺取胜利、续写荣光。”

“演练场就是战场,假想敌就是真敌。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制胜背后是紧贴实战的千锤百炼

“从大漠孤烟到车水马龙,从反恐一线到核心哨位,不管身处什么环境、担负什么职责,能打仗、打胜仗始终是军人的价值所在。”主持人将话题聚焦“如何才能制胜打赢”后,引发新一轮对话。

“演练场就是战场,假想敌就是真敌。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对话中,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执勤一中队中士梁擎川谈起了不久前的一次特情处置演练。面对“暴徒持刀袭击游客”的特情,梁擎川和战友以战术队形快速突进。梁擎川左手持盾抵住“暴徒”,右手持钢叉精准锁喉,5秒内完成控制。

复盘时,梁擎川指着战术背心上的“刀痕”说:“动作稍有偏差,防线就可能被突破,训练不从难从严,实战就会多流血。”为了提高能力素质,他坚持每日负重练习追捕,在复杂地形中反复冲刺;精练弱光环境下拆装防暴器材,确保极端条件下也能实现精准操作。梁擎川还对着镜头展示了自己日记本上的一句话:“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当兵就要当能打赢的兵。胜利的果实要用血水与汗水来浇灌。”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特战一中队狙击手刘云龙接过话筒,述说起自己砥砺制胜本领的经历:为了提高射击稳定性,他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练据枪,身上压15公斤重的沙袋,肩上压2块砖头,枪管上再放3枚弹壳,一趴就是3个小时,双肘双手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只有在平时练就一招制敌的过硬本领,才能在战场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听完老班长的故事,中士谭杰深有感触地说。初入中队时,他能力素质较弱,为了练强本领,他坚持每天绑着沙袋练蛙跳,穿着防弹衣练长跑,迷彩服被汗水浸透,又被风吹干。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谭杰在支队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中以全优的成绩脱颖而出,登上了“龙虎榜”。近年来,在一茬茬官兵的拼搏奋斗下,支队百余项训练纪录不断被刷新,探索创新训法战法40余种。

“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拼一拼;越是激流险滩,越要闯一闯!”

使命背后是紧盯战场的勠力攻坚

铁石相击,必生火花;水气相荡,必有长虹。话筒继续在官兵间传递,思想进一步在对话中碰撞。

“哨位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做不到万无一失,就会一失万无。”武警北京总队执勤一支队执勤一中队中队长吴桐目光坚定地说道。他举起一本书页卷边的哨位应急处置手册介绍,这是支队官兵从年均200场(次)的勤务实践中提炼总结出的“制胜秘籍”:标准化执勤流程将大国威仪精雕细琢为行动标尺,多场景应急处置动作以“微笑中的警觉”做到对潜在威胁的精准防范,快速响应协同机制实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突发情况响应速度压缩至10秒以内。同时,他们紧盯高新技术手段拓展应用,推动战备建设迭代升级。如今,官兵们在以完美姿态展现大国形象的同时,确保以过硬本领守牢执勤战备阵地。

“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拼一拼;越是激流险滩,越要闯一闯!”听完吴桐的讲述,武警新疆总队机动某支队特战大队副大队长高凯十分激动。都说排爆手是“刀尖上的舞者”,对于高凯和他的战友们来说,千钧一发之际的从容,源自平时不懈攻坚克难的积淀。高凯用自己成长成才的故事“现身说法”:刚走上排爆手岗位时,他和战友在资料不多、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自制自拆炸弹,利用缴获的“土炸弹”,采取逆向研究、边学边训的方法,手工制作线路原理图板,直至对每一条线路、每一个电阻元件都烂熟于心。凭着这股钻研的劲头,他研究出的排爆手心理行为训练法和人装结合训练法被支队广泛推广应用,30余次执行排爆任务,次次完成出色。

对话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官兵从实战锤炼中收获的感悟和心声。无论是在首都的灯火璀璨里,还是在边陲的黄沙狂风中,视频两端的官兵用青春与坚守诠释着同样的誓言: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

作者:武警北京总队 尹博、徐群程;武警新疆总队 包天星、刘雅琦

图片:邱玉明、何泽锋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来源:人民武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