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该活力四溢、纯粹热血的体育世界里,羽毛球这项国民级运动,近期却在香港遭遇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污名化风暴。内地网友听闻“在香港,别轻易约人打羽毛球,容易被当成‘性暗示’”这话,满是困惑,而这正是当下香港羽毛球所处的尴尬困境,一切还得从今年夏天说起。
在本该活力四溢、纯粹热血的体育世界里,羽毛球这项国民级运动,近期却在香港遭遇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污名化风暴。内地网友听闻“在香港,别轻易约人打羽毛球,容易被当成‘性暗示’”这话,满是困惑,而这正是当下香港羽毛球所处的尴尬困境,一切还得从今年夏天说起。
8月,香港教育局针对初中生推出新编的《公民、经济与社会科》教材,初衷本是引导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在“合乎情礼的亲密关系”单元里,它倡导学生把控情感分寸,避免逾矩,还贴心地给出应对“性冲动”的模拟情境建议:要是和异性独处时有了生理反应,不妨立刻离开现场,或是一起去运动场打羽毛球,想借适度运动宣泄精力、平复情绪。谁能料到,教材一经问世,瞬间炸开了锅,青年网友们火力全开,指责编撰者观念陈腐、与时代脱节。
就是这么一遭,被当作例子拎出来的羽毛球,一下子掉进舆论的深渊。网络上,各种恶俗烂梗蜂拥而至,“今晚打不打羽毛球?”不再单纯,“FWB = Friends With Badminton”“Badminton = Bed文凭”(借粤语发音玩梗)这类低俗调侃四处蔓延。外媒嗅到“流量密码”,也从猎奇视角大肆跟进报道,连当地羽毛球选手都在社交媒体上跟风拱火,让这场闹剧愈发失控。要知道,羽毛球向来是香港极受欢迎的热门体育项目,官方拿它关联未成年人性冲动处理办法,无疑是把它往火坑里推,使之沦为众矢之的,在网上被一次次“鞭笞”。
然而,玩梗一旦过火,背后隐藏的恶意便藏不住了。“羽毛球禁欲”被恶意断章取义,成了孤立无援的尴尬案例,更有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拿它当利刃,抨击香港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制度,肆意宣泄心中积怨,只要能发出点“噪音”,绝不放过任何机会。在这场喧嚣里,羽毛球无辜躺枪,沦为牺牲品。
事情并未就此打住。9月,美国默沙东药厂香港分部(MSD HK)为博眼球,制作预防HPV相关疾病的宣传海报时,竟把羽毛球设计成令人作呕的“菜花”模样,球拍中部还大大咧咧写着“HPV”。有香港顶流姜涛和影帝冯德伦作为健康大使助力传播,这幅海报迅速扩散。彼时,“羽毛球成为性暗示”的话题还没在内地掀起风浪,却先被搬运到小红书上,让内地网友大为震惊。正常网友直呼这污名化行径不可理喻,不少羽球爱好者更是瑟瑟发抖,担忧以后买球拍都得偷偷摸摸要求保密发货。
这场隐匿在集体狂欢之下的“围剿”,对羽毛球运动及其广大球迷而言,简直是一场“造黄谣”式的无妄之灾。究竟是怎样满是“黄色废料”的脑袋,才能炮制出这般低俗恶趣味,生生把一项健康运动扭曲成“性”的符号?在国内,国家体育总局报告显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口多达2.5亿,它因出色的健身效果与强大的社交属性,获封“体制内第一运动”,深受大众喜爱。如此国民级运动,却在香港被“性化”,实在荒诞。
用歪曲词义去污名化体育运动,对玩梗的转发者来说,不过是随手而为的消遣;对外媒而言,只是捞取流量、顺便拉踩的工具。可在庞大的羽球群体里,再小的波澜也能激起惊涛骇浪。要是哪天约人打球都难以启齿,还得费劲解释“约球”不是“约炮”,那世界该变得多么龌龊不堪。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千万别小瞧语言塑造意义的力量。曾经,“奇葩”“三八”等词,谁能想到贬义会远超本义?乒乓球也曾遭遇飞来横祸,2015年春晚小品一句说错的台词“拒绝黄、拒绝赌、拒绝乒乓球”,就让乒坛震动、舆情汹涌,好在各方及时沟通解释,误会才迅速消散。但此次香港的“性化羽球”掺杂着主观恶意,更需我们高度警惕。
说白了,如果有人觉得朝气蓬勃的羽毛球形似“性病的花菜”,那定是他脑子里“病”得不轻。最后,立场必须再次申明:其一,玩梗得有个度;其二,羽毛球是助力身心健康的优质运动;其三,任何运动项目,都不容被无端抹黑、污名化。
来源:海看快讯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