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在上搞临期批发的饮料贩子嘴都笑歪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18:14 2

摘要:这个夏天,临期饮料的热度像气温一样飙升。一些活跃的抖音饮料批发直播间日常维持在2000人左右的在线蹲点,网红博主“临期也狗”的直播场则经常被万人挤爆。

临期食品“奸商”的流量密码与快消行业的内卷真相。

这个夏天,临期饮料的热度像气温一样飙升。一些活跃的抖音饮料批发直播间日常维持在2000人左右的在线蹲点,网红博主“临期也狗”的直播场则经常被万人挤爆。

抖音博主@临期也狗和@尖商胖丁的爆火,撕开了行业的一角:他们自称“奸商”,一边揭露临期食品的暴利内幕,一边通过直播带货月销千万。

消费者以为自己捡了便宜,而中间商的嘴角早已咧到了耳根。

临期产品:从“滞销尾货”到“流量金矿”

随着天气的变热,饮料逐渐成为快消品的主流,做临期带货的主播们也基本上把去年年货里剩下的坚果、零食、牛奶、大米、食用油等处理的差不多了。饮料正式成为临期直播间的主力。

临期品赛道的爆火也是最近5年内的事,在短视频平台推流爆火之前,临期品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吃香的项目,毕竟那个时候的出货渠道非常的有限,除了自动售货机和自助餐饮里能帮忙消化掉一部分,折扣店都还没有成气候。临期品算是一个风险较高且非常考验渠道人脉的专业程度的小众领域。

临期品赛道真正的起飞要道2023年,一个敢与揭露临期食品行业内幕的博主“尖商胖丁”迅速在B站和抖音平台火了,同时爆火的还有另一位同样也专注于揭露临期食品内幕的博主“临期也狗”。

“一块钱卖一瓶可乐,还能挣钱吗?别人不行,我还能挣5毛。”

2023年4月2日,尖商胖丁发布的一条作品,内容视频标题为《奸商自曝4毛钱的可乐》,在抖音获赞24.5万,快手获赞14.5万。成为该博主的走红代表作。

自称胖丁小弟的网红博主”临期也狗“是一个96年出生的小伙子,在接受采访时称临期食品改变了他的人生际遇。临期品是一个很累但确实能挣钱的行业,但我不想你们累,累我一个人就行。

他们在视频中称自己是“奸商”,语言犀利狠辣,风格搞笑接地气,配上作者本人略显夸张的得意神情,叠加让网友无比上头激光眼特效。一边向外界揭露临期食品“奸商套路”,一边将流量转化到线下将临期品卖给消费者。

恰恰是凭借着这种既“真诚”又“自黑”的自曝套路,使得两人掌握了一种新的流量密码,也同时为临期品打开了一条钱景广阔的出货渠道。

以新抖数据来看,也狗主账号粉丝267W,但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规避风险,其视频开始分散于其矩阵账号中,直播也只其子账号“兔死狗烹”中进行,数据显示最近30天直播带货总额达750W,单场最高直播观看人次达118万人,场均GMV高达100-250W,高于90%同级带货达人。

临期品赛道被这两位达人带火后,也迅速得到抖音的流量扶持,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短视频平台的“流量金矿”。

白牌和促销才是临期直播间的主角

就像博主“也狗”在采访回忆录中说的,他2017年入这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临期品是真的多啊,根本不愁货源,但现在,随着折扣店的兴起,更多人的入行,临期品的靠谱货源其实没有以前好找了。

在临期品赛道,真正好卖的是那些大品牌和网红品牌的临期品,一来产品品质有保障,接货也很规范,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但这些临期品现在都在一些大佬手中,圈子很封闭,一般新来的入行者根本接触不到。

因此,你会看到,现在抖音的临期品直播间,临期品只是负责引流,但大量的货都还是比较新的日期,主播也会告诉你,这都是新日期的,有的价格和卖场的促销价格差不多,但真正的低到1折的临期品少之又少。

这些直播间卖饮料的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货品并不是很齐全,像现在主流的康师傅冰红茶,大部分直播间中只能找到330ml的产品,然后口味也不是很全,统一的绿茶经常会断,但他直播间产品是真多,各种品牌,规格加一起都有169个SKU售卖。

另外,在价格方面,有的商品并没有优势,有的甚至贵过拼多多和线下。拿500ml农夫山泉纯净水来说,12瓶一包的纯净水,线下加油站经常做9.9的特价,在鸣鸣很忙旗下的零食店,有时能看到8.8的特价,但在直播间还标着12.9,可能是商家要考虑邮费成本吧。

另外的原因可能就是,厂家对直播间监控,由于很多产品都有溯源码,厂家很容易就能追踪到货源,你只要敢未经授权破价,厂家分分钟罚你款,博主“也狗”就曾经因为牛奶倒货被厂家罚款30万元。

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的直播间会充斥着大量的白牌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牌就没有市场,相反在大量博主口播介绍和极致性价比的推介下,抖音赛道甚至诞生了平台top品牌。

在临期博主的助推下,抖音平台似乎也找到了与快消品的沟通密码,成为了快消品牌的铺货新渠道和品牌消化库存的新战场。

毕竟,临期只是引流工具,高毛利标品才是利润来源。大家都是来搞钱的。

低价直播间掩盖下的快消内卷

看到现在,很多人会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供应链在支撑这些直播间庞大的产品需求呢?

事实上,直播间里的大量品牌商品只有很少部分是厂家自营自控的,更多的商品则来自各地市场的流出,之前我们专门有文章讲过,品牌商一味追求业绩数据,逼得很多地方品牌负责人不得不挪用市场费用,甚至自己集资贴钱出货来完成任务,这算是有良心的厂家打工人。

更多的则是品牌为冲销量向经销商压货,后者为回款被迫低价抛售,当然,还有大型商超对保质期要求严格,剩余3个月的商品需强制下架而产生的库存尾货;电商平台(例如京东自营仓退换货产生的滞销品),通常以1-2折流入二级市场等各种野路子出来的货。

临期食品行业存在明显的“二八效应”:20%的畅销品(如牛奶、红牛)被头部贩子垄断,80%的杂牌货需层层转手,有的甚至要为此单独付渠道费用。

而这些货则绝大部分流向了那些搞裸采的零食量贩店和电商平台的直播间。

临期食品的爆发,本质是快消行业产能过剩的缩影。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按1%库存计算,临期市场规模达300亿。然而,入局者激增导致毛利率从50%暴跌至20%,部分商家甚至因囤货破产。这种内卷进一步倒逼品牌加速新品迭代,形成“生产-滞销-临期”的死循环。

尾声

临期食品的走红,是大环境下消费降级的体现,是消费者理性消费的进步,也是快消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示。

当流量退潮、内卷加剧,这门生意能否持续?

来源:地产资管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