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DA东京美术塾|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展览目前正在京都ddd画廊举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17:30 2

摘要:“book design”是个外来语,其实西方早就有了,但是中国没有。我从杉浦老师那里学到书籍不仅仅是装帧的理念进行了符合中国设计环境的推广。所以从1996年至今,中国出现了很多赞同和应用书籍设计理念做书的人。而且他们的书,在国际上被人们认可,由此一大批人的作

“book design”是个外来语,其实西方早就有了,但是中国没有。我从杉浦老师那里学到书籍不仅仅是装帧的理念进行了符合中国设计环境的推广。所以从1996年至今,中国出现了很多赞同和应用书籍设计理念做书的人。而且他们的书,在国际上被人们认可,由此一大批人的作品获得了各种国际奖,他们的成功虽不是我的功劳,但这一观念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当然当代做书人知道现在已经不是靠“化妆”能赢得人心的时代了,书靠“内秀”、“气质”吸引读者,像欣赏一个人的“品味”、“修为”来审视人的全貌,书亦是如此,是一个整体的判断。(吕敬人)

*引自澎湃新闻

Design: Lu Min

吕敬人是一位重新发现中国丰富的出版文化历史并开辟书籍设计新道路的先驱,他于1989年首次来到日本并结识了杉浦康平。当时,中国尚未建立独立的书籍设计师职业。在此期间,就读于杉浦设计事务所的陆景仁在学习本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发现了书籍设计的艺术——一种从书籍内容构建整体的方法,并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

本次展览是银座平面画廊第406届特别展的巡回展,首次在日本大规模介绍吕敬人的书法,他的作品构成了现代中国多元化装订文化的基础。展览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了宋代拓片原尺寸复制的《朱熹榜書千字文》、10卷全长10米的《五百罗汉详解》、可以一边阅读讲解一边实际下围棋的《忘忧清乐集》等高级书籍。除了茶和折扇之外,展览还介绍了各种与中国丰富的艺术文化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书籍,并配有鲁迅的评论。此外,还会有艺术收藏品和原创书籍的展览,可以捧在手上欣赏。展览旨在探索精妙的书籍设计世界,深入探究中国艺术的精髓。

展览截止至6月4日。

書藝問道ブックデザイナー 呂敬人の軌跡

京都dddギャラリー第246回企画展

2025年4月10日(周四)~6月4日(周三)

休息日:周一(若周一为节假日或补休则顺延至次日)、

节假日的次日(周六、周日开馆)

开放时间:11:00-19:00 (周二至周五)

11:00-18:00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

地点:京都dddギャラリー/ 京都市下京区烏丸通四条下ル水銀屋町620 COCON烏丸3F





ddd「書藝問道ブックデザイナー 呂敬人の軌跡」展

photo:@ddd_gallery

『朱熹榜書千字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喜欢书法的人,对千字文都不陌生。此为一套三盒装的书,内含唯一拓片的全尺寸复制品(原碑已佚,仅存一拓片)。外盒为木刻版,上面镌刻“千字文”。

*图片为银座展会现场图(2025年2月12日(水)~3月27日(木))

吕敬人1947年出生于上海。

文革期间,他从1968年起,在全国上山下乡运动中被强制下乡十年。1978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1993年两次赴日本,师从杉浦康平。 1998年创立敬人设计工作室,2002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2013年创办“敬人紙語”书籍设计研究班。现为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书籍设计》系列丛书主编。

设计作品曾获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最美的书”奖、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等多项大奖。曾在德国奥芬巴赫、韩国坡州、美国旧金山、中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主编的著作有《敬人书籍设计》、《书籍设计新书·敬人人敬》、《书籍设计基础》、《书法问答》、《敬人书法》、《美丽的书法与常驻阅读》等。其译作有《菊地信義的书籍设计艺术》、《旋-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等。

吕敬人也是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 成员。

『朱熹榜書千字文』 1999 年 / Works ©Lu Jingren

『懐珠雅集』 2003年 / Works ©Lu Jingren

『中国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宝』 2008 / Works ©Lu Jingren

『敬人書籍設計 2 号』 2002 年 / Works ©Lu Jingren

『忘憂清楽集』 2001 年 / Works ©Lu Jingren

“传承传统与信念如同两条腿走路。这片土地是民间文化的土壤,我们只有迈出深度融入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才能迈出走向未来的第二步。”

吕敬人表示,杉浦先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回国后创作了大量书籍,为新式书籍设计铺平了道路。

“设计不模仿古书,但充满东方韵味;作品不模仿西方书籍,但能激发时代精神。”

在创作此类书籍的过程中,吕敬人不断问自己理想的书籍设计是什么样的。他对书法的真诚态度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中国针灸史图鉴》,青岛出版社,2003年。收集了中国针灸相关的古代插图、器具和考察、研究针灸的学术书籍。盒子的一部分上采用激光雕刻了经络和其他特征的图案。

*图片为银座展会现场图(2025年2月12日(水)~3月27日(木))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本书收录了清末砚坛爱好者沈氏收藏的砚台拓片。会场通过实体书籍、讲解、插图以及散布在会场各处的“吕敬人的书籍设计理论”来介绍他的作品。

“书籍设计的二元结构”

——美感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当听到“书籍设计”一词时,通常想到的可能是书籍的格式、封面和封底的设计。但吕敬人表示,书籍设计师的工作包含三项:书籍设计、排版和编辑设计,而书籍设计师所需的能力不仅在于理解文本整体的平衡性,还在于理解时间、空间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意义,并知道如何以戏剧性的方式引导读者。

《忘忧清乐集》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围棋记载。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正文采用了类似佛经的装帧方式,方便读者掌握围棋记录的整体脉络和获取具体信息,但最令人惊喜的还是它的包装盒,书盒、棋子座、棋盘一体化的设计,让你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可以立即下棋。

《五百罗汉详解》正如书名所示,包含了10幅描绘五百罗汉的精美卷轴,以及两本详细讲解罗汉的书籍,全部装在一个形状奇特的盒子里。该形状仿照放置曼荼罗的称为“壇城”的基座而设计。是佛教五百罗汉居住的宫殿。

《忘忧清乐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五百罗汉详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藏区民间珍藏藏文文献丛书(精装版)》,光明日报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2015年。民间珍藏藏文经典第一版。该卷采用贝叶经裸背装订,卷轴三边采用唐卡的图案和色彩。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的需求不断增长,不仅是因为成本问题和信息消费速度,还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中居住空间有限。然而,将书捧在手中,用指尖感受纸张的质感进行阅读的体验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吕敬人将书籍设计和装订描述为“一面反映时代阅读环境的镜子”。

“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理性的忙碌时代,所以我希望至少在读书的时间上能够摆脱世俗的严酷束缚。”

本次展览截止至6月4日,请有机会来京都的朋友务必不要错过体验这些美丽的书籍,它们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你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来源:东京美术日本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