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柳林县石西乡的黄河滩边,一场甜蜜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甜瓜,不仅承载着瓜农的辛勤汗水,更托起了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
【演播室导语:
在柳林县石西乡的黄河滩边,一场甜蜜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甜瓜,不仅承载着瓜农的辛勤汗水,更托起了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
眼下正值西甜瓜成熟上市的黄金时节。晨曦微露,瓜农刘二羔夫妇便穿梭在绿意盎然的瓜棚间,开启了一天的忙碌。管护、采摘、打包,他们沧桑的脸庞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访:瓜农 刘二羔
种瓜品种很重要。往年我种的高糖玉脆,吊瓜种的是新秀一代。今年我又从太原农科院引进一个新品种518。这个518品种也很好,带来新的很多新顾客。】
大棚种植西甜瓜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成熟季,棚内温度常常飙升至三十多度,闷热难耐。但刘二羔夫妇始终坚守,不惧艰辛。作为经验丰富的瓜农,刘二羔更是善于钻研。为了实现增产增效,他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创新。
【采访:瓜农 刘二羔
暖棚里育的苗,移栽到这个春棚里。春棚里又撑着小棚。大棚套小棚,小棚上边又覆盖着结婚用的地毯。两边上挂着钨灯,这种浴霸灯。这样弄比大田里的甜瓜能早上市两个月。一斤卖20块钱。每亩地的收入要翻三倍多。】
凭借独特的种植技术,刘二羔培育出的西甜瓜口感香甜、品质上乘,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顾客。
【采访:顾客 王利平
二羔的瓜好,吃二羔的瓜也七八年了。我这刚刚预定了5箱。提前几天就预约上了。他的瓜不容易预定,要提前预定。瓜好,二羔人也好。】
靠着大棚促早、错峰上市的优势,刘二羔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收益。30余年的种植生涯,也让他成为当地西甜瓜种植的“明星户”。
【采访:瓜农 刘二羔
甜瓜今年开园就10多天了,这10来天能卖个两万多块钱。为啥才卖了两万多呢?因为今年的气候不稳定,气温太低,甜瓜供不应求。有人要,(但是)这个甜瓜熟不了。再过两天等气温一回升,每天都能卖好几千块钱。西瓜等这个月29号也能开园。今年的总收入按目前来看,比去年还要强。能赚到十大几万。虽然很累,但是有钱了就觉得不那么累了,精神也就好了,很高兴!】
在石西乡,像刘二羔这样靠西甜瓜产业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有着十多年种瓜经验的高枣牙,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致富故事。她不仅在种植技术上积极改良,更以自己的名字打造品牌,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
【同期声:瓜农 高枣牙
我觉得吊起的瓜,比不吊的长的好。这是我七八年前在陕西参观学习,看人家都是吊种后,回来我也吊起来。这个瓜既好打理,结果又多。】
近年来,石西乡以品种创优、品牌创响为发展导向,持续推广大棚西甜瓜种植。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石西乡的西甜瓜产业不仅声名远扬,更成为瓜农们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让传统瓜果真正成为创造甜蜜生活的优质产业。
【同期声:瓜农 高枣牙】
以前种瓜,是靠天吃饭。现在都改成大棚种植了。而且各家各户的品种都不一样,倒把石西瓜的品牌打响了!现在一提起石西的西甜瓜,不仅名声在外,更成了咱瓜农的致富好产业。
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