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大翻身!陈赫版黄酒红烧肉引全网追捧,会稽山股价逆袭抢当“黄酒界的茅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4 16:14 2

摘要:“包邮区”外,黄酒的认知度在悄然提升,消费场景从酒桌,蔓延至小酒馆、甚至是厨房。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不少美食博主推荐用黄酒做菜。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劝大家放弃市面上的料酒,推荐8年花雕”的帖子收获1.2万点赞、1.1万收藏。

近日,明星陈赫在某综艺节目上炮制的一道黄酒红烧肉在全网走红,吸引网友纷纷复刻“交作业”。

“包邮区”外,黄酒的认知度在悄然提升,消费场景从酒桌,蔓延至小酒馆、甚至是厨房。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不少美食博主推荐用黄酒做菜。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劝大家放弃市面上的料酒,推荐8年花雕”的帖子收获1.2万点赞、1.1万收藏。

白酒仍困于价格倒挂之际,黄酒两大龙头会稽山(601579.SH)和古越龙山(600059.SH)不约而同宣布提价;年利润仅3047万元的即墨黄酒,将被千亿巨头青岛啤酒(600600.SH)以6.65亿元收入囊中......酒水市场低迷的今年,黄酒却“逆风前行”,频频报喜。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5月23日,Wind黄酒指数一度触及1109.32点,重回四年前的高位。“黄酒双雄”股价在近日也轮番大涨。

5月21日一个涨停板,会稽山股价(复权后)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超过古越龙山,但在5月23日表现疲软,被大涨5.33%的古越龙山反超。仅仅三天内,翻云覆雨的二级市场上,黄酒市值冠军宝座轮番替换。

沉寂多年的黄酒要打一场翻身杖了?

谁是“黄酒中的茅台”?

在黄酒行业这个略显沉寂的赛道里,绍兴两大老字号——古越龙山与会稽山的竞争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张力,一个稳坐行业龙头,一个伺机弯道超车。

不止在资本市场,“黄酒双雄”业绩、全国化、高端化等多方面常常被比较,谁是“黄酒中的茅台”猜想空间巨大。

单就规模而言,古越龙山始终对会稽山形成压制。2016年,会稽山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同期,古越龙山已超过15亿元,规模优势保持至今。

不过在盈利能力上,双方一直你超我赶,难分伯仲。

2016年-2018年,会稽山的归母净利润略胜于古越龙山。2019年,古越龙山短暂反超,但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会稽山再度领先。

自2022年中建信(浙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入主后,会稽山更显追赶势头。

2023年和2024年,会稽山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5%,比古越龙山营收增速明显。2024年,两者营收分别为16.31亿元和19.3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方面,会稽山与古越龙山的差距从2.3亿元缩小至0.1亿元。

今年一季度,会稽山营收利润实现双增的情况下,古越龙山却同比失速,净利润比会稽山少0.35亿元。

毛利率的较量更能体现两家企业的战略分野。

高端化成效更为显著的会稽山2024年毛利率同比增长6.8%至52.75%,而同期古越龙山酒类毛利率为37.46%,同比下降0.69%。

单从中高档产品来看,去年会稽山和古越龙山收入分别为10.65亿元和13.98亿元,但无论是收入增速和产品毛利率,会稽山均优胜于古越龙山。

5月23日,会稽山相关人士表示,高端化是公司今年的主要战略,将继续加速高端化进程。

古越龙山的发力点更侧重全国化。古越龙山总经理马川在4月举行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2024年填补北方22个地级市空白市场,与国航、北大荒建三江等行业头部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或受全力推进品牌全国化战略一定影响,古越龙山在浙江沪基本盘有所动摇,在“包邮区”外优势更明显。

2024年,会稽山在江浙沪地区销售收入为14.05亿元,同期,古越龙山为10.86亿元。浙江沪区域以外(不计算国外收入),古越龙山实现7.76亿元,占总收入超40%,会稽山仅实现1.67亿元,对营收的贡献约10%。换句话说,江浙沪包揽了会稽山近九成的销售收入。

在2025年的业绩目标上,两者也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会稽山近日在2025年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宣布了15%-20%的销售增长目标,对外表露强烈的发展信心;而多年目标落空的古越龙山今年放低预期,称力争实现酒类销售增长6%以上,利润增长3%以上。

迎来价值回归?

黄酒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虽品类小众,但认知度和使用场景正悄然扩大。

陈赫用了两瓶黄酒、不放一滴水做的黄酒红烧肉,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带飞了一波黄酒。网友们纷纷复刻,称之为“神仙料理”。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用黄酒烧菜的配方早已深入人心。

“料酒只能去腥,但花雕酒还能增香,新手小白都能把肉做得好吃,我用了很多年了。”来自安徽的辛然(化名)常常使用白葡萄酒、花雕酒等做菜。她向时代周报记者展示前一晚用花雕酒做的鸡脆骨,称花雕酒是她厨房里的明星。

但在华泰证券看来,黄酒需跳出“料酒替代品”或“区域小众饮品”消费场景的限制,通过品牌培育、低度化利口化创新、健康属性营销等逐步渗透宴席和商务消费场景。

会稽山气泡黄酒。图源:会稽山公众号

显然,与动辄千亿的白酒产业相比,黄酒市场格局分散、产业规模小、影响力有限。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约700家黄酒生产企业销售收入21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9.5亿元;而同期,湘财证券研报显示,全国共942家规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利润总额2328亿元。

作为行业龙头,古越龙山和会稽山积极扭转局面,在4月联动提价,打破黄酒的“低价锁定”,尝试重构价值认知。

会稽山宣布,部分重点产品从4月1日起提高销售价格,提价比例从1%-9%不等;古越龙山则从4月22日起提价,产品覆盖范围更广,价格上涨幅度更大,从2%-12%不等。

这是会稽山时隔九年后、古越龙山时隔一年半后进行提价。会稽山称,提价将对黄酒产品价值回归产生积极影响。该举措对产品销量、业绩的影响尚未确定,但伴随这波提价潮,资本迎来一场狂欢。

5月21日一个涨停板,会稽山股价(复权后)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超过“大哥”古越龙山。两天后,市场关注度迅速转移至刚披露股份回购计划的古越龙山,将股价推高,大涨5.33%的古越龙山重返板块冠军宝座。

从宣布提价到5月23日收盘,会稽山股价几近翻倍,古越龙山股价也收获超过20%涨幅。年初至今,Wind白酒指数跌12.72%,黄酒指数涨幅接近30%。

为了给黄酒品类和品牌价值加分,近年来古越龙山和会稽山均发力体验营销,提高黄酒声量。

注重加强品鉴体验的古越龙山,累计开设品鉴馆、慢酒馆共61家,2024年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开展各类品鉴推广活动1000余场。会稽山也积极开展形象店打造、潮饮品鉴等活动,尤其聚焦传播“兰亭”品牌作为高端化的代表。

古越龙山慢酒馆。图源:古越龙山公众号

在产品创新方面,古越龙山推出“咖啡黄酒”、青柠黄酒等年轻化新酒饮系列,对阵会稽山的低度气泡黄酒“一日一熏”。

值得一提的是,千亿巨头青岛啤酒也“盯上”黄酒赛道。

5月8日,青岛啤酒披露公告,拟以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在青岛啤酒看来,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老酒”与公司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跨品类产品组合。

华泰证券认为,企业积极提高、转化年轻群体的品类选择优先级,从而做到先江浙沪市场渗透,再谋求全国市场,在非传统市场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心智。在龙头引领下,未来黄酒行业的量价逻辑有望迎来重构。

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