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22万人豆瓣打出8.5高分,时光流逝,岁月有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3 04:39 2

摘要: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用一种很真诚的创作态度,前后延续了12年(从2002年5月持续到2013年8月)的拍摄时间,创作了这部类纪录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故事。

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用一种很真诚的创作态度,前后延续了12年(从2002年5月持续到2013年8月)的拍摄时间,创作了这部类纪录片。

片中的演员无论是小男孩还是其父母、姐姐的扮演者,都是全程参与了该片的创作。

当孩童摆脱了稚气、父母额上起了皱纹,随着12年的时光流逝,岁月在每个人这里都留下了痕迹。很感慨啊!

影片类似于生活流式地记录了每年暑假小男孩的一段生活。

当然这也是导演的人性化的做法,尽可能减少对小演员生活的干扰,而选取每个暑假的几天时间进行拍摄。

由小男孩的暑假生活,联系起他身边姐姐的成长和离异父母各自的生活,朴实无华,却触动你内心。

童年时的懵懂忧郁、青春期的叛逆、成年之后的稳重,这是一个小男孩的成长。

无数次的搬家、为生活选择重回学校深造、三五个陆续出现的男人又一一地离开、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努力权衡,这是一个单亲妈妈的生活。

每年定期不辞劳顿地接孩子们共度周末或假期、再不济也在孩子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并以更开朗的心态迎接新生活,这是一个离家爸爸的态度。

从鼓着小肚子唱布莱尼歌的活泼小女孩,变成听LADYGAGA的叛逆少女,这是一个相伴童年的姐姐的成长。


在妈妈从瘦到胖、再到瘦的模样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在岁月里为家庭为自我而实现的不断超越。

在爸爸带着孩子和新岳父一家其乐融融地谈唱欢笑时,我看到了一个不那么出色的父亲在岁月里,同样为家庭为自己而实现的不断超越;

而从男孩丢掉青涩、实现成熟的过程中,更是看到了岁月的磨炼。

这不仅仅是一部孩童的成长史,更是一个你我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的生活日常。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曾说,“时间是影片最核心的角色。”

他是美国影坛知名的独立导演,最令文艺青年们津津乐道的是“爱在三部曲”。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前后跨越了18年,故事的主角却是同一对男女。

他的影片主题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时间”的关注。

从第一部两人的初遇与定情,到第二部两人9年后的重逢,再到第三部9年婚姻生活给两人带来的变化。

导演对“时间”的偏爱和凝视,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这点在《少年时代》也是一以贯之。

在“爱在三部曲”中,他的影片风格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话唠”。

让主角絮絮叨叨地在不同场合谈论哲学、艺术等形而上的一些话题。这很挑战观众的耐心。

幸好,在《少年时代》里,导演刻意减少了这一风格,观影过程还是比较愉悦的。

(玲姐原创,抄袭必究!)

来源:玲姐的影剧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