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全国文明城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4 13:39 2

摘要:西昌这座闪耀着文明之光的“中国航天城 阳光康养地”,已经把文明DNA深深地刻入了城市发展脉络,用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力量,书写一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分答卷”。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西昌市荣获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西昌这座闪耀着文明之光的“中国航天城 阳光康养地”,已经把文明DNA深深地刻入了城市发展脉络,用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力量,书写一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分答卷”。

马路上,“一盔一带”成为亮丽风景线,主动礼让成为参与交通的自觉行动,平凡日常处处见“礼”;

驿站里,“工哩啦”成为一线工作者温暖的“第二个家”,急可如厕,累可歇脚,渴可饮水,饿可热饭,坐可学习……温暖碎片时时有“情”;

街巷中,“红马甲”随处可见、“志愿红”闪闪发光,志愿微光温暖如炬;

社区内,文明实践“花开遍地”、和谐邻里释放“幸福能量”,文明新风吹开“幸福之花”……

如今的西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一幅幅以文明为元素和符号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推动着西昌阔步前行。

自拿到文明城市建设“入场券”以来,西昌始终以“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为初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文明城市建设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助力基层治理的系统工程,统筹推进、持续深化,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增色添彩,走出一条以高水平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西昌路径”。

一个言出必践的为民承诺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一座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从凝心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摘下这块“金字招牌”,凝聚了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对西昌的关心与支持,是全市上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

有诺必行、言出必践!多年来,为实现百万西昌人的“文明梦”,西昌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姿态,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头号工程”,锚定建设“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内外兼修的文明城市持续发力。

治理顽瘴痼疾、狠抓卫生环境、整治交通秩序、做好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生态治理……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升级治理能力、提档生活品质、做实民生“里子”、丰富文化内涵、提振精神风貌,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推动文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平常、严在经常”,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力谱写西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

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143个老旧小区告别“蜘蛛网”电线、漏雨屋顶,加装电梯、智能门禁、健身广场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背街小巷展现“微幸福”:150条背街小巷焕颜新生,青石板路、手绘墙与“口袋公园”串联成“15分钟诗意生活圈”;

邛海湿地书写“生态答卷”:投入5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城市湿地公园,免费赠票入园、生态监测“一张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照进现实……

2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740个志愿组织、15万名“红马甲”活跃在街头巷尾,“幸福彝乡·春运暖程”温暖游子归途,“周周约”活动让理论宣讲与非遗体验碰撞火花;

在安哈镇,志愿者用“彝汉双语”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在餐馆食堂,“公筷公勺”“光盘打卡”融入百姓日常。

市民张大爷笑言:“现在连垃圾分类都能换积分,文明成了‘硬通货’!”

……

用好“绣花功夫”,巧做“加减法”。在西昌,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一个个“堵点痛点”变成群众的“幸福支点”,一项项重点任务清单成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西昌文明城市建设的“责任清单”已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

一次培根铸魂的精神淬炼

“党的政策像春风,吹进高山彝寨,也吹暖了我们的心。”在海南街道白庙村,村民吉布友呷用彝语唱响“思尔畅”文艺宣讲队的快板词。

西昌的文明建设,始于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始终紧扣文化传承主线,是一次全民全域培根铸魂的精神淬炼。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西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明创建的灵魂,组建32支“思尔畅”文艺轻骑兵宣讲队,深入高山彝寨、街巷社区开展宣讲。

队员们创新采用彝汉双语快板、达体舞等群众喜爱的形式,年均开展活动28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面筑牢“信仰之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自觉遵循,为西昌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奏响奋斗奋进动人旋律。

在西昌,文明,有根有脉。

穿越时空隧道,可以发现:从历史烟云中走来,西昌始终将文明二字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植根脚下这方热土,成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西昌儿女以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西昌,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许多西昌青年深受鼓舞,毅然投身革命队伍,跟随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在西昌大地上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昌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懈奋斗。

和平建设时期,西昌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在“三线建设”的浪潮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汇聚西昌,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为西昌的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谱写了一曲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壮丽篇章。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西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无数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山区,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无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彰显了西昌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让这座城市在文明进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站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西昌,总有那些人性光辉和文明印记让我们念念不忘,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昌人栉风沐雨、奋进前行。

时间,在这里不是线性地流逝,而是层层叠叠的文明沉积。而文明,从来不是止步不前。

它跳跃在一次次的红色经典诵读中,闪耀在一个个校园的朗朗书声中,绽放在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里,践行在一个个文明道德模范的言行里,传承在一次次“小手拉大手”的温情里……

拾金不昧的环卫大哥刘映华,五千元现金如数归还失主;助人为乐的驾驶员唐勇、乘务员赖万碧,及时将公交车上的患病儿童送医就诊;救人英雄姜必华,在湍急的河流中救起轻生女子;拄拐干部肖文凤,身残志坚担使命……一个个榜样如同一面面旗帜,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36个“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开展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国际戏剧节、民族电影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让精神文明之花绽放在“寻常百姓家”。

文明建设,重在培根铸魂,根扎得越深,越枝繁叶茂。如今的西昌,凡人善举不胜枚举、道德典型层出不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西昌大地蔚然成风。

一场同频共振的愿景抵达

“以前买菜像‘打仗’,现在农贸市场干净有序!”走进改造后的胜利路农贸市场,智慧显示屏实时更新菜品价格,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完备。西昌的文明创建,不在于口号响亮,而在于对民生痛点的精准破题、持续用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建设,根本目的是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一场回应民心的实践,也是一幅承载愿景的画卷。

一座城,因人而兴;一群人,为城添彩。西昌,正与每一位市民携手前行!

为完善城市功能,西昌始终坚持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为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建成各类功能场馆,有序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升级城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公共厕所、背街小巷,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污水处理扩容、水系连通工程、水气管网建设等民生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难点问题。

停车位规划有序,花坛整洁干净,新安装的充电桩排列整齐;三五成群的居民边锻炼边拉家常,有的还自发打扫院坝卫生……这是北城街道大通门社区仿古街小区改造后的真实写照,生活的“烟火气”在细节中悄然升腾,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如今变得干净整洁,处处透着温馨和谐友爱的气息。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西昌城市面貌的变化太大了,街道干净了,整体素质提升了,尤其是家门口公园多了,出门散步很方便。”谈起身边的变化,家住航天公园附近的市民李女士赞不绝口。

大石板古村“产村融合”,民宿旅拍双双“破圈”;“双房”改造,让乡村千家万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安哈镇特色乡村旅游,带领彝乡群众奔向幸福新生活,乡村振兴“美美与共”;智慧治理“触角延伸”,农村公路生命防护栏全覆盖,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污水治理“从靠蒸发到清泉流”,让“推窗见绿、抬头赏景”成为常态……

一座城,一个梦,一条心,一起行!

城市不断向好,群众的心不断靠拢!城与人的双向奔赴中,文明城市建设成为一场“全民接力”的自觉行动!

“这次洁美家园行动,我要参加”,热心肠的“海河嬢嬢”已经成为社区治理化解难题的一张名片!

全民参与“一条心”:3万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5万志愿者成为“流动风景线”。

环卫工罗大姐说:“现在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帮忙的多了,城市是大家的嘛!”

让群众站“C”位、唱主角,群众才能把文明城市建设变成“自己的事”。在一次次温暖的双向奔赴中,文明“参与”的种子在西昌生根发芽,“共建”的意识在全市开枝散叶。

小区的整洁清爽,有群众的主动清扫、长效保持;道路的安全畅通,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广场的和谐有序,有群众的遵规守矩、自发维护……城与人同频共振,这种双向奔赴,提振着西昌人的精气神,更绘成了一个元气满满的“文明西昌”!

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刻变革

从“高价彩礼”到“新风超市”的文明蝶变,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刻变革悄然改变着西昌的城乡风貌,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移风易俗是文明城市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西昌以“软硬兼施”为破题思路,在法治护航的基础上,将创建文明城市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持续开展乡村综合治理,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建章立制,构建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文明乡村焕发新气象。

“盼了好多年,终于住上了楼房,以前住的是砖房,厕所也是旱厕,生活环境很差,自从搬到安置点,生活条件真是太好了!”礼州镇宁乐村村民吉力曲布正布置着刚搬的新家,乐呵呵地说道。

如今,在西昌各个乡镇,一幢幢风格不一的小洋楼让人眼前一亮。曾经破旧的土坯房摇身变为砖混结构的安全住房,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造村容村貌,做好垃圾、污水治理,整治村庄风貌,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建入户路、建庭院、建化粪池(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推进“厕所革命”,做好畜圈卫生;

免费配置家具,橱柜、碗柜、衣柜、太阳能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沙发等;

整治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建立新风积分超市,组建“德古”移风易俗文明劝导队……

一项项“软硬兼施”的举措,在实践上和观念上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移”除了旧观念、陋习俗,“易”出了新理念、好风尚,“轻装上阵”让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奔头。

抵达不是终途,而是新的征程。文明城市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日日新”的马拉松。西昌将一如既往践行为民承诺,持之以恒推动文明建设,让文明与城市同呼吸,共成长!

素材来源 | 西昌发布

综合整理 | 凉山文旅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这里索玛花开,五月邀您共赏云端彩虹!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春游凉山赏花精品线路推荐——索玛花开幸福之旅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春游凉山赏花精品线路推荐——古道赏花之旅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春游凉山赏花精品线路——温泉赏花之旅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春游凉山赏花精品线路——环邛海浪漫之旅

【五彩凉山 夏季清凉】成都-西昌直达!3小时高铁圈短途游攻略来了~~

文旅部推荐!凉山这条线路上榜→

“100个值得去的国内小城” 为何有西昌?

期待您是下一个!

来源:凉山文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