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栩栩华生全媒体集团旗下《T》中文版、 Burberry 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球风格论坛在杭州天目里举办。以「我们是谁」主题式提问,直面新的周期。论坛共包13场主题演讲,2场专题讨论,从哲学、教育、艺术、科技、影像、建筑等维度,2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思考者和
近日,由栩栩华生全媒体集团旗下《T》中文版、 Burberry 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球风格论坛在杭州天目里举办。以「我们是谁」主题式提问,直面新的周期。论坛共包13场主题演讲,2场专题讨论,从哲学、教育、艺术、科技、影像、建筑等维度,2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汇聚于此。
在变化中,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如何有效展示地自己;如何打破大众对自身所处行业的刻板印象;如何让远见得到传播。
(左上至右下)董洁、郭柯宇、赵天爱、文淇、辛芷蕾、米卡、胡先煦、胡一天、孙杨、任彬受邀出席T风格论坛
回答「我们是谁」,前提是知道「我是谁」。「我」的确立不仅迫切,更是一种必须。哲学博士,德国洪堡基金学者,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现场与观众共同梳理「我是谁」的体系坐标。与此同时,在复杂的现实面前,了解「我们是谁」关乎如何理解他人、理解世界。教育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与实践场。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创办人兼董事会主席王嘉鹏现场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 在意义退场的当下,个体和群体不得不直面一种「虚无」。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现场带来他的观察和判断:虚无并非终点,而是返诸求己的契机。
在回答「我们是谁」时,我们也会看向脚下的土地和地缘文化。景观是人与城市对话的契机。本届风格论坛邀请4位城市景观设计师——甘景观创始人史夏瑶,致舍景观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周婷,上海景观建筑论坛创始人张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边思敏,围绕「我们的城市是花园」展开现场对谈。新的语境下,越剧的传承与传播展现出一种蓬勃。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艺术总监茅威涛现场从越剧出发,以戏剧为引,探讨文化形象中的「我们」。
在「我们是谁」这条思辨长廊之上,也有关于创作、艺术和人工智能的探讨。艺术对生活的介入,背后同样包含我们对自身身份的不断反思。在全球艺术场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审视「文化寻根」?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存在感和争议性并存的领域。当深度学习的算法有取代判断的趋势,决策由程序、模型和数据驱动时,我们还在哪种意义上保持着「我」?西湖大学博士生导师,西湖心辰创始人蓝振忠以身作答。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影视行业,当今的创作环境同样对创作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届风格论坛邀请电影的导演、编辑孔大山,编剧、出演者王一通也来到现场发起演讲。
竹编非遗传承人、竹编艺术家钱利淮为Burberry 2025新禧贺岁系列,创作了竹编作品《我们》,包含9件艺术装置。他的双手实践,用一门工艺和一种材质编织出了一段段故事,牵引我们回望来路,眺望前途。论坛现场Burberry 的参与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注脚:在这场跨国的创作对话中,「我们是谁」化作了见微知著的情感联结,本土与全球、历史与当下、独特风格与共同价值,交织其中。
「我们」绝非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建构、反思与实践的动态集合;「我们」也是广阔的,它可以是设计师与创意产业的生态,是不同领域的协作网络;也可以是由企业构成的行业共同体。
在「我们是谁」的讨论空间里,不同内容平台间的深度合作,造就了多维度的路径。本届论坛邀请了三个正在或即将与栩栩华生集团展开内容合作的业内顶尖机构「正面连接」、「迷雾剧场」和「参聿可持续时尚平台」,以及机构代表人物曾鸣、戴莹、崔丹登台,从各自角度带来他们对「我们是谁」的理解。
丰愉,来自每一个真实的体验,「我们是谁」的答案同样如此。本届论坛的第二场对谈上,论坛主持人张越、大观学者许小亮教授和导演及编剧文牧野,围绕「丰愉」主题共同探讨。生命的厚度,取决于我们以什么为镜,更要始终记得享受生活的此刻。
2024 年,T风格论坛用「我们是谁」这个简单而有力的提问,试图探寻主体的独一性和标识性、自我的坐标因何建立、不断获得共识的契机,以及蕴藏在回答的过程中的答案。我们相信:选择怎样的面貌示人,是思考与行动的协同。每个人,每个群体都有能力厘清自身的局限和能力;在变化中,我们依然可以有效展示自己。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