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马克龙作出承诺,特朗普一觉醒来向欧盟开炮:很显然他慌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11:57 2

摘要:“他们强大的贸易壁垒、增值税、荒谬的公司处罚、非货币贸易壁垒、货币纵、针对美国公司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诉讼等等,导致每年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超过 250,000,000 美元,这个数字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们和他们的讨论无济于事!”

2025年5月23日清晨,华盛顿白宫的办公室里,屏幕光映着唐纳德·特朗普的脸。他敲下一串愤怒的文字,丢到Truth Social上:

“他们强大的贸易壁垒、增值税、荒谬的公司处罚、非货币贸易壁垒、货币纵、针对美国公司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诉讼等等,导致每年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超过 250,000,000 美元,这个数字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们和他们的讨论无济于事!”

当晚,他在椭圆形办公室签字,语气硬邦邦:“我建议从 2025 年 6 月 1 日开始对欧盟直接征收 50% 的关税。我不是在寻找交易,而是已经达成了协议——加税50%”

随后他的口气又稍稍“缓和”了一些:“如果有人进来想在这里建厂,我可以和他们谈谈稍微推迟一下。

对欧盟,特朗普可以说是图穷匕见了。但是特朗普的暴怒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憋了许久的火。因此就在前一天,特朗普看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中国和欧盟正在迅速走近。

就在一天前,5月22日,马克龙和北京方面通了个长电话,聊了一个多钟头。这通电话可不简单,透着中欧关系越走越近的信号。

马克龙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提出在投资、航空、核能、数字、绿色领域加码合作。中国也作出承诺:

“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多极世界的独立一极,支持欧盟加强战略自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愿同欧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达成更多既造福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的成果。”

中国的意思很简单,欧盟绝不是美国的附庸,绝不会任由美国在关税方面予取予求。而在欧盟背后,中国将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中欧合作,源于5月份的日内瓦会谈那次,中美把关税从145%砍到10%,签了个90天的休战协议,算是给双方喘口气。

而特朗普呢?他出人意料地将炮口对准了欧盟:

“欧盟对待我们(美国)非常不公平,卖给美国1300万辆车,却不要美国生产的车,欧洲不要美国的农产品”。“我正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开始调查敲诈,我们要告诉这些欧盟国家,游戏结束了”,“如果他们想耍花招,那就不必向美国出售汽车了。”

对此《华尔街时报》给出一个耐人寻味的标题:《特朗普对待盟友比对待中国更苛刻》。

特朗普为啥专挑欧盟下手?这账得从货算起。欧盟的商品——德国宝马、法国拉菲、意大利帕玛森奶酪、巴黎香奈儿香水——在美国市场上是高端玩意儿,买的多是中产和富人,涨价了顶多少买点,不至于让美国经济瘫痪。可中国的货?日用品、玩具、电子元件、太阳能板、锂电池,这些是美国消费者以及工厂的命根子。没了中国货,超市得空,生产线就得停。特朗普心里跟明镜似的:惹中国是伤筋动骨,惹欧盟最多掉块肉。因此应集中力量来敲诈欧盟。

然而时间过了10多天,欧盟似乎并没有松动。早在5月8日,欧盟就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美国的弹药。但是欧盟委员会甩出1080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计划,瞄准波音飞机、艾奥瓦大豆,覆盖从工业零件到农产品。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态度硬邦邦:“我们想要零对零的关税,谈崩了就动手。”

面对美国的威胁,欧盟更是不动如山,除了英国这个铁杆盟友,法国、德国等国根本不买账,也不会美国谈判,一直在那里虚与委蛇,扎得特朗普坐立不安。

当然,特朗普最害怕的,莫过于中国和欧盟的联手。中国已经打了样,如果欧盟萧规曹随、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国,美国的关税战还玩的下去吗?因此美国对欧盟的敲打尤其狠。再加上欧盟山头多,裂痕也多,美国在欧盟内部还有英国这个“细节”,只要强力加压,欧盟说不准就低头了。

中国必须密切关注这场美欧贸易战。特朗普暂时搁置对中国的直接攻势,选择了欧盟作为首要目标,这一策略显然是避实就虚,就是想利用中美90天休战期(至7月到期)先争取突破。这种战术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图谋:通过压服欧盟,逼其签署贸易协议,为后续重启对华攻势铺路。

这可不是小事,90天休战期一过,中美贸易战可能再度升级。更重要的是,若特朗普成功压服欧盟,并进一步与日本、韩国达成协议,中国可能面临孤立。

因此中国不能幸灾乐祸,更不能袖手旁观。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虽有分歧,但此刻唇亡齿寒,我们必须帮助欧盟。

首先,深化经贸联系至关重要。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2024年钢产量占全球一半,造船吨位占全球50%。欧盟若增加对中国光伏、电动车的采购,可有效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法国空客可与中国商飞扩大合作未来可进一步扩展至新型客机研发。德国西门子与中国高铁的合作也大有潜力,2024年双方在信号系统领域的合同额达5亿欧元,2025年可探索智能铁路项目。企业层面的合作,不仅能缓冲欧盟的经济压力,也为中国出口打开新空间。

其次,中国应与欧盟在多边平台加强协调。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遏制美国单边主义的关键阵地。中欧可联合推动WTO改革,强化多边贸易规则,限制特朗普的关税随意性。2025年7月的G20峰会将是重要舞台,中国可与法德领导人协调立场,提出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倡议。马克龙计划5月访华,预计将讨论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合作,这为中欧高层沟通提供了契机。法德作为欧盟核心,马克龙的外交灵活性和德国的工业实力,将是中欧合作的支柱。

时间紧迫。7天倒计时一过,欧盟将面临首批关税冲击。全球市场已现动荡,5月23日日本日经指数下跌1.2%,韩国KOSPI下跌0.9%,担忧贸易战波及亚洲供应链。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关注油价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若美欧贸易战全面升级,2026年全球GDP将缩水1.5%。中欧联手,不仅是经济自保,更是为了维护世界经济市场的稳定,从而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多极世界。

来源:陶陶读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