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玄武,作为北方七宿的总称,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颗星宿。在这些星宿中,斗宿在道教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守护北方的神祇,玄武的形象通常与龟蛇相关联,因为北方七宿的排列形状酷似龟蛇,人们便将龟蛇视为玄武的象征。在五行学说中,北方对应水元素,其代表
真武大帝、天界护法大帝君
真武大帝,作为天界护法神将的领袖,最初仅是一名普通的护法神将。然而,得益于帝王的尊崇,他逐渐晋升为帝君,统领着众多将官。
对真武大帝的崇拜,同样根植于我国古代的星辰信仰。古人将黄道带上的星宿划分为二十八宿,并依据方位分为四组,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玄武,作为北方七宿的总称,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颗星宿。在这些星宿中,斗宿在道教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守护北方的神祇,玄武的形象通常与龟蛇相关联,因为北方七宿的排列形状酷似龟蛇,人们便将龟蛇视为玄武的象征。在五行学说中,北方对应水元素,其代表颜色为黑色,因此“玄”字在此处意指黑色。同时,龟因其坚硬的甲壳能够抵御外界的伤害,因此被赋予了“武”的称谓,象征着防御和力量。
在玄武七宿中,斗宿位居首位,亦称南斗。古代人们深信“南斗掌管生,北斗掌管死”。玄武最初是四大守护神之一,与青龙、白虎、朱雀齐名。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玄武的地位日益凸显。
到了隋唐时期,道教中出现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真武(玄武)将军以及黑煞将军。其中,真武将军便是后来真武大帝的前身。
在唐宋两代,道教受到极高的尊崇,真武神亦多次获得皇室的封号。唐朝初期,唐太宗封玄武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到了宋代,宋真宗追封赵公明为道教始祖,并赐庙号“圣祖”,赵公明亦称“玄朗”,为避讳,将“玄武”更名为“真武”,封号为“真武灵应真君”,宋徽宗又追加了“佑圣”之尊称。元明两朝,真武大帝亦得到新的封号。特别是明代的永乐皇帝,对真武大帝极为崇敬,由于皇家的推崇,真武大帝成为民间极为重要的神祇,广受人们的敬仰,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了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宇。
自真武被尊为北方大神后,对他的祭祀规格也相应提升。真武大帝的随从队伍除了原有的龟蛇二将、金童玉女之外,还扩充了三十六神将、五百灵官等。这三十六神将多数是神话与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例如关公、王灵官、温琼等。这些天将和灵官的来源十分广泛,武当山的玉虚宫就供奉着五百灵官,其中包括王灵官、温、赵、马元帅;雷部的邓、辛、张、陶、庞、刘、毕,以及天罡、地煞、天干、地支、日游、夜游、八卦八方主者、五斗掌军、飞天神将等。除此之外,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名将也被纳入其中,如岳飞被尊为精忠报国的岳帅,关公被封为水宫降魔的关元帅,薛仁贵被尊为征辽护国的薛元帅,尉迟恭被封为西天门下的尉迟元帅,张巡被尊为忠义配享的天王,吕布被封为虎牢威武的元帅,赵云则被誉为常胜将军等。
真武大帝的形象极为威武:身高百尺,头发披散,身着金光闪闪的铠甲,脚下踩着一只五彩斑斓的灵龟(此龟亦称滕蛇、八卦之龟),手按宝剑,昂然站立,目光如电。其身旁,龟蛇二将侍立,而金童玉女则负责记录三界众生的功过善恶。
据道经记载,真武大帝乃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降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的净乐国,为国王之子。净乐国的善胜王后曾梦见自己吞日而孕,经过十四个月的孕育,诞下一位王子。国王与王后对这位王子宠爱有加,赐名“太玄”。太玄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十岁时便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父母视其为珍宝,太玄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尤其钟情于道术修行之书,对天文、地理、占星术数等亦有深入研究。尽管身为王子,太玄却一心向道,誓言要铲除世间妖魔。
某日,太玄在静室中潜心修炼,紫虚元君忽然降临于他面前,向太玄言道:“你身处皇宫之内,生活安逸,衣食无忧,如何能专心修行?在这繁华之地,修炼至高境界实属不易。”
太玄听后,坚定地回应紫虚元君:“师父,弟子亦明了在宫中修炼非长远之策,早已渴望隐退至名山大川之间,专心致志地修行。弟子现年十五,完全能够向父王母后陈情,游历四方,寻觅仙山。”
太玄遵照师父的指示,渡海前往东方,依照紫虚元君的指引,果然发现了一座被祥云环绕的雄伟山脉。太玄仔细观察那连绵起伏的山峰,注意到其中一座山峰直插云霄。于是,他遵循师父的教诲,在山中隐居并潜心修炼。此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太玄在山中刻苦修炼数年,最终成功领悟了道法。
太玄在山中修炼,经过四十二年的苦修,终于功德圆满,白日飞升。玉帝命他镇守北方,统摄玄武之位,镇妖降魔,济世度人,并将此山命名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
在道教的神祇体系中,真武大帝始终肩负着除妖降魔的重任。昔日,酆都六洞天的妖魔肆虐,导致瘟疫蔓延,百姓遭受极大的苦难。天帝下令,由虚、危二宿化身为真武之神,率领天兵天将在酆都山降服众妖,为民除害。平定妖魔之后,真武被封为“北极总统玄天大将”。
既然真武大帝肩负镇妖降魔之责,难免要涉足杀戮,即便是对妖魔,过度杀戮亦会累积杀业。因此,流传着真武前身是屠夫,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悔过自新的故事。
相传,真武大帝原本是一位屠夫。为了引导他走向善行,观音菩萨化身为一位老妇,在溪边洗涤衣物。屠夫见到这位老妇年事已高,却仍在辛苦地漂洗衣物,心生怜悯,便主动提出帮忙。然而,他越是努力清洗,衣物却变得越脏。老妇人微笑着告诉他:“你的双手沾满了血腥,怎么可能洗净这些衣物?”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真武大帝瞬间醒悟,意识到自己杀戮过多,罪孽深重。他决心悔过自新,拿起那把曾经夺去无数生命的屠刀,剖开自己的腹部,将五脏六腑投入大海。观音见屠夫决心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引导他升天成仙。成仙后,真武大帝被玉帝封为“玄天上帝”。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各地的真武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示庆祝。其中,尤以前往武当山的进香朝拜活动最为隆重。
来源:寒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