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浦东的李女士用两个废弃饮料瓶、一袋酵母粉和少量白糖,自制出高效捕蚊装置。视频显示,装置悬挂阳台5小时后,瓶内已困住约60只蚊子,黏在瓶壁的蚊虫形成黑色环带。这种零电耗、无化学药剂的方法,被网友称为"穷人版灭蚊灯"。
上海浦东的李女士用两个废弃饮料瓶、一袋酵母粉和少量白糖,自制出高效捕蚊装置。视频显示,装置悬挂阳台5小时后,瓶内已困住约60只蚊子,黏在瓶壁的蚊虫形成黑色环带。这种零电耗、无化学药剂的方法,被网友称为"穷人版灭蚊灯"。
"蚊子追踪二氧化碳的原理和人类呼吸频率有关。"昆虫学家解释,发酵的糖水持续释放二氧化碳,模拟人体呼吸状态,瓶口倒锥形设计阻断蚊子逃生路径。实验数据显示,在30℃环境,该装置有效吸引半径达5米,对库蚊捕获效率超市售诱蚊器的70%。
对比传统灭蚊方式,该装置单日成本不足0.5元。李女士所在小区已有38户家庭效仿,物业统计整栋楼日均减少蚊虫叮咬投诉67%。环保组织测算,若取代10%的电蚊香使用,全国夏季可减少约2000吨塑料废弃物。
疾控专家提醒,自制装置对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主要蚊种)吸引力有限,且需每8小时更换诱饵防止霉菌滋生。目前李女士正与大学生创客团队合作开发改良版,计划加入智能监测模块,相关设计图纸已在开源平台获2.7万次下载。
当被问及发明初衷,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笑道:"既想保护家人,也不愿让孩子生活在杀虫剂的味道里。"这场民间智慧与科技的结合,或许正为环保除蚊开启新的想象空间。
来源:失望攒够就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