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科创法治研究会2024年工作年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09:00 2

摘要:2024年,科创法治研究会在市法学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实务部门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出发,汇

2024年,科创法治研究会在市法学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实务部门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出发,汇集本市乃至全国的科创法学研究人才,着力构筑上海科创发展的战略优势,顺利从研究小组转为研究会,成功召开成员大会和年会,有序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一、主要学术活动

为深入了解科创法治前沿、考察实践堵点、挖掘法学议题,科创法治研究会成员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先后多次组队前往实务部门或邀请专家举行多种形式的调研会、研讨会、座谈会。初步统计,在过去一年中,举办的十余场次的调研活动,涉及企业、律所、司法机构等单位。例如,2024年5月全国人大法工委社会法室专家来沪与李世刚带领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进行专项调研;5月研究会与公安部三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等单位在苏州联合举办“《网络安全法》实施七周年研讨会”学术会议;10月与复旦大学教育立法基地联合举办“教育法典编纂问题研讨会”;12月上海市法学会科创法治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科创法治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召开。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

1.吴寿仁(副会长):《威海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与启示》,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11期;

2.吴寿仁(副会长):《11个关于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评价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10期;

3.吴寿仁(副会长):《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演变与思考:张家港市的实践启示》,载《科技广场》2024年第05期;

4.吴寿仁(副会长):《八个关于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9期;

5.吴寿仁(副会长):《六个关于自行投资实施转化等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8期;

6.吴寿仁(副会长):《六个关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政策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7期;

7.吴寿仁(副会长):《八个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政策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6期;

8.吴寿仁(副会长):《七个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奖酬金分配政策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5期;

9.周荣华、吴寿仁(副会长):《上海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演进及深化研究》,载《上海经济》2024年第03期;

10.吴寿仁(副会长):《协同创新,“赛”出转化成绩单》,载《华东科技》2024年第05期;

11.吴寿仁(副会长):《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市场化、专业化、体系化》,载《华东科技》2024年第04期;

12.吴寿仁(副会长):《四个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问题的解答》,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3期;

13.吴寿仁(副会长):《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2期;

14.吴寿仁(副会长):《科技成果转化地域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8—2022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案例的分析》,载《杭州科技》2024年第01期;

15.吴寿仁(副会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策法规导读》,载《科技中国》2024年第01期;

16.舒广(副会长):《推动信托在养老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载《当代金融家》2024年第11期;

17.李贝(理事):《中国继承法中的扶养考量:功能与局限》,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05期;

18.刘金瑞(理事):《数据跨境双轨制下个人信息出境监管豁免制度的适用与完善》,载《财经法学》2024年第05期;

19.刘金瑞(理事):《网络暴力侵权法规制路径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24年第03期;

20.刘金瑞(理事):《我国重要数据认定制度的探索与完善》,载《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01期;

21.刘金瑞(理事):《“避风港”规则的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载《云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01期;

22.刘金瑞(理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新型风险与规制框架》,载《行政法学研究》2024年第02期;

23.刘骏(理事):《商事留置权的“祛魅”:以牵连关系为中心》,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06期;

24.万芮、孙磷(理事)、薛磊等:《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量规研制——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改实践为例》,载《复旦教育论坛》2024年第04期。

(二)其他成果

1.2024年5月18日,李世刚会长参加了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第1期“海尚法治下午茶“,围绕”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法治保障“进行研讨。会后,与会专家观点由法学会整理成《关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法治保障的若干建议》,刊发于2024年第16期《上海法学专报》。

2.2024年7月研究会成员参加了上海市普陀区政府法律顾问“法律+科技”研讨交流会并建言献策。

三、人才培养

研究会骨干成员合力开设了中国第一门以“科创法学”命名的课程。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路径,2024年秋,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科创法学”课程,并拟在每年春季、秋季学期滚动开设。该课程由科创法治研究小会会长李世刚教授担任负责人,研究会众多成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面向复旦大学全体本科生,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领域的法律思维与实践能力。课程涵盖了从科技创新法治体系的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的全面内容,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模拟实战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学到包括科研伦理、产权保护、数据隐私、争议解决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理论层面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并通过与实务专家的合作,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党建工作

上海市法学会科创法治研究会党的工作小组自成立以来认真履职,研究会成员积极参加市法学会的党建学习活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发展、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论述,努力提高站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出发,凝聚本市乃至全国的科创法学研究人才,着力打造科创法学研究的“上海品牌”,凝聚了一批有志于科创法学的法学法律工作者,成为科创法学研究会的骨干力量。

五、社会服务

通过与国企、民企、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法各单位紧密联系,研究会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教育和学术交流传播的功能;借力新媒介,分享科创法治的前沿议题,发起举办“科创法治论坛”等活动,努力形成科技创新法学法律交流的“品牌”,推出众多的前沿创新成果,促进科学技术法学的学术交流、理论繁荣和理论传播。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