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人事(增补8)典故释解与溯源·卷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05:15 7

摘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天宝六年,“戊寅,以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御史大夫。禄山体充肥,腹垂过膝,尝自称重三百斤。外若痴直,内实狡黠。常令其将刘骆谷留京师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

《幼学琼林》典故释解与溯源·卷三·人事(增补8)

卷三·人事(增补8)

【原文】黠狗行凶,难免杲卿之骂;鸩媒肆毒,已生屈子之悲。

【典故】黠狗

【释解】指聪明而狡猾的、背叛唐朝的安禄山。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天宝六年,“戊寅,以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御史大夫。禄山体充肥,腹垂过膝,尝自称重三百斤。外若痴直,内实狡黠。常令其将刘骆谷留京师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

【典故】杲卿

【释解】即唐朝常山太守、被安禄山俘虏之后骂不绝口、坚贞不屈的颜杲卿。

【出处】宋·欧阳修《新唐书·颜杲卿传》:安史乱起,常山太守颜杲卿城陷被俘,面对安禄山,“杲卿嗔目怒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糊而绝。”

【典故】鸩媒

【释解】指善用谗言害人的人。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汉·王逸注:“鸩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

【典故】屈子

【释解】即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因小人毁谤而遭放逐,楚灭投江殉国的屈原。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屈原,名平,品格峻洁,操持忠信。然而不容于群小,徒怀忠情,受谗而遭流放。“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国灭亡后,屈原作《怀沙》之赋,而后“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来源:人的皮囊之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