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新诗有自己的传统,也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但近年在国内诗坛存在感不高,各种选本中的吉林身影常常形单影只。但凡事不容细究,作为组稿者,细数身边诗友和他们近年的创作,却发现遴选和割舍的艰难——这么多人还在认真地书写,积极地蜕变,力图实现新的表达,并且,时有佳作。
《当代·诗歌》2025年1期
吉林诗群小辑
吉林新诗有自己的传统,也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但近年在国内诗坛存在感不高,各种选本中的吉林身影常常形单影只。但凡事不容细究,作为组稿者,细数身边诗友和他们近年的创作,却发现遴选和割舍的艰难——这么多人还在认真地书写,积极地蜕变,力图实现新的表达,并且,时有佳作。这大概算是一种野草野花似的书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春华秋实自有内在的渴望驱动。
这些诗人中,有的是文坛诗坛的带头大哥,有的是进步神速的未来之星;有的创作历程接近半个世纪,有的则不足十年,题材风格也各有面目,虽非吉林诗歌全貌,但杂花生树,足以自成生态。
最近DeepSeek大热,AI写作肉眼可见地上了一个台阶。毫不夸张地说,它开发全新意象和链接不同意象的能力令人瞠目,这无疑给诗人们带来巨大挑战——在修辞层面人类写作者已经很难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了。所以,野草式写作也好,经院式吟哦也罢,都有必要重新确认自己的生存空间。好在野草野花总能在瘠薄和零落的土地里安家,在每一个春天如期醒来,珍惜雨水,恣意生长。
——主持人:任白
张洪波
隐
无所谓悲欣无所谓看破
不过就是一种回避和藏躲
不过就是找一个去处
安置自己
这也只是形式
而一旦隐了思想
进入静默甚至不出示任何意愿
隐不再适时或逆风
隐一点点消磨着隐
散步
几十年走下来
走到腿脚不那么灵便了
才恍然
散步
主要还是在一个散字上
不能过于紧凑
尘世有那么多坎坷
何以解困散
是一种节奏
丝棉木
——给诗人布兰臣
汉留那个地方有你一个园子
园子里有各种树木
杨柳榔榆香樟
榉树槭树栾树……
据说还有一棵丝棉木
与你同龄
夏秋间
我走进园子
丝棉木正在默默修炼
此刻
你在湖畔亭子里饮酒作诗
晚霞把水面染红
你刚刚写到丝棉木果实
刚刚回到那个秘境
那里有你一段童年
当你把自己喝醉
反反复复说着话
很像在朗诵诗歌
时间显得美丽
丝棉木在微风中响动着叶子
水面似有琴弦被拨亮
一个诗人邀来了星光
又是一个好夜色
你像丝棉木一样
正结出果实
点
当夜晚
多数人被定位成一个点
要有耐心
许多人就这样密布着
一个又一个点
一些沉睡
一些翻来覆去
不管怎么说
时间在动着
完成它那个里程
一个点很渺小
一大片点难道不是众多渺小
望长白山瀑布
飞流而下的生活,必然与虚荣和荣耀无关;
和我有关的,必然是长白山上瞬息即变的流石和为时间拐弯的金达莱花。
即使我在九曲的山路上,不停旋转着自己倾斜的影子;
即使我在一条聊供歇息的木椅上,紧紧盯着一朵不知名的小黄花。
在神话般的想象中,颤抖的苍鹰将和我共同迎接远方的风暴;
在莫名的狂喜里,绛珠草已非人间草木,她倾听瀑布巨大的轰鸣,仿佛深情于一块顽石的热泪。
那就在蝴蝶与蝴蝶的碰撞中,与被动的接招合体吧,生活在一个诡谲的时代,何其幸运!
那就在长白山广袤的庭院里,遥想命运颠踬的吴兆骞吧,头顶的连阴雨无限接近于反证,却不能猜测和处理一个梦幻的年头。
在长白山瀑布之下,我怀抱年老的抒情,犹如怀抱年轻时代的抒情;
在金雕与大斑啄木鸟之间,我开始犹豫不决,仿佛在一次无端的梦中捏碎了自己的骨头。
在松鸦的叫声里,我得窥天豁峰与龙门峰巨大的缺口,自当想象另一个自己正“乘桴浮于海”;
在松毛翠与女真祭台的呼应中,我把一只鞋子扔进了松花江的源头,自当以牛郎渡为引,用诗歌的漂流瓶完成补天。
但我知道,浪费笔墨的调调,必当在长白狂放的跌水里寒蝉噤若;
但我知道,在地球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我必当在一场天外的酒神庆典中牛鸣三声。
岳桦颂
从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开始,我应该为长白山顶的岳桦林写些什么;
从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战栗结束,我似乎已为长白山顶的岳桦林写完了自己的渴望之书。
作为松鸦看不见的倾听者,我虽有非此即彼的痛苦无法解构,但天池上空月光的合金依旧让我无端泪涌;
作为临界的反讽者,我怀抱看得见的森林,犹如怀抱西西弗斯神话中的滚石上山。
是的,在时间与他者之间,岳桦林的谦卑与吁请,即为另一个我凸镜中的自画像;
是的,在赞美与沉默之后,岳桦林的醒来与句法,即为阿什伯利笔下圆形石塔的黄昏。
而死亡是不可能的,我在岳桦林的寂静中走近生活的执照牌,不过是想在通常的语境中完成超现实的叙事;
而生活也是值得怀疑的,我在长白山腹地唯我与自恋,并不能切断对一次旅行的戏仿。
在狭窄的溪谷深处,我忽然忆旧,就是替代八十岁的博尔赫斯忆旧;
在横向的转喻里,我放弃老套的故事原型,就是放弃一只猞猁对于神话的还乡。
而岳桦林唯一的不同在于,我分辨出私人的艺术并非真正的艺术,这并不关乎想象中的伦理;
而岳桦林唯一的可取之处在于,我让自己的两难处境变形,正是用乌托邦确证着不断修订的一个时代的晚期。
长白山之秋
天空仍然是永恒的钴蓝色。钴蓝色的,还有阳光照耀的天池。在天空与天池不分轩轾的双重蓝色中,我自当放下肉身的倾斜与不对称的低吼,犹如需要自己与长白山固有的时间完成对称。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大自然的道具已然齐备:白桦林亮如白昼,黑松林黑如夜晚;狗熊在枫林的赤红中准备过冬;牛蒡开始枯萎,大雪即将重生……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山脚下遇见一群人如同在山顶上遇见一个人。我在山顶上眺望远天,刚要说出江山如画,中年的喉咙却为一只长尾雕的低翔而突然燃烧。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昨夜的薄雾仍如幽灵在我的心头与山峰之间乱窜。仿佛用旧的词语和它的影子使一座大山成为隐喻。而在持续的经验主义语法中,我准备用闪电擦亮瀑布的回声,如同一只老山雀用他者看不见的音符敞开自身编年史的秘密。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不得不接受群山的陈词滥调。我不得不承认这里也曾是和记忆关系密切的大海。它的弧线与无限,或者说它的无限的弧线,正弹奏着日出最初的样貌。我突然的阵咳,并不意味着我拥有了被时间切开的空虚与疲惫。
这是长白山。这是长白山一个秋天的下午。白云之上,是倒悬的极乐花园和拯救浩大的住所。在第七枚七叶枫的注视下,我接受一座大山的款待与加持,如沐神恩。
天池狂想
我准备写一首世俗之诗。在火山熄灭之地,在石头拦住去路之时。我
准备用一整座山或整个亚洲,填满梦境的褶皱和住着星星的山脊。
而天池岿然不动。在寂静中邀我跃进焰火。
而鸟的叫声岿然不动。在被时间捣毁的叶片之间邀我发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
在万物岿然不动之际,我疑心世上的东西都隶属于神秘。还用寻找梦中的老虎吗?还用期待更为久远的苍凉吗?
在万物屏住呼吸之时,我惟有消除古老的浪花对一团肉身的吸引,才能抵达渴望中的澄明之境。我惟有抱残守缺,才能得以洞悉命运有常的荒芜。
而在天池巨大的阴影里,我因固步自封丧失了现实生活的渊默。
我因智力过度拥有了盲目的自持和存在主义的还乡。
比如我在长久的沉默之后,说出一座火山的出口作为一种神秘主义的象征之物,天池只是以虚无主义的名义完成了对理想主义的热爱。
比如我又一次说出形同虚设的光仍未熄灭,天池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苍白的真理和无足轻重的资产阶级。
尘轩
2024.12.2晴
我的诗里没有刀兵与弓箭手
只载了一船的草人、浓雾与鼓声
孤注,没有援兵
漂浮于时间的大河,奔向每一枚箭镞
2024.12.7雾转晴
把一条河装进一首诗里
那些流浪的水就有了家园
2024.12.12阴转晴
在缓慢不定的人群里
我的爱是一种暗器
是电压不稳的小灯
恨,或许也是
2024.12.13多云转晴
是时候把乡愁
从眼睛里、胃里、嗓音里、
血液里、骨缝里、毛发里……
倒空出来
我的眼窝儿有世界最深的沼泽
(摄影:Antonio Verdín)
避雨
身旁人轻敲表盘,一下
两下,三下
我以为时间会慢下来,或者停滞
仍,径自向前去了
按照他的时间
我把指针回拨一分钟
这时找到了另一个他,正在雨里
顺着无数根时间线
看到过去和未来
雨后彩虹出现,两岸并不遥远
看起来只隔了两三个街区
他不知道,彩虹其实是圆的
之内的时间,滑落得更快
白月亮
父亲这次出现时身形巨大
使我完全笼罩在他的阴影里
后来慢慢变小,月亮高过他的
左肩头照在我脸上
有点儿凉,有点儿孤独
小到我能抱起他了,很轻
后来月光恍惚,有谁在
另一个世界的画布上更改着
光线回到多年以前
他跟着光线逃逸,渐渐
透明,留下一个空怀抱
窗口的白月亮也一样
日常
我说“红的、绿的、紫的”
为万物附上颜色
他只说——那些都是明亮的
尤其在夜晚时候,我无法准确
说出黑暗中他的一双眼
是怎样的存在,也无法说出
那些黑暗中生出的光
究竟从哪里来
我的日常,是从一日一夜中
分辨那些存在过又消失的事物
去证明时间有脚,风有翅膀
空酒杯里有过海,那些波涛
照亮过一个人的脸
他让我相信神也有日常
为我们创造光,也放置黑暗
且融合得那么完美
他唤我们为众生,有时
也走入我们中间
云下人间
一朵大云
要整个村庄才能托得起
今日,云上的哪一位神
和我一起回故乡?
老铁匠的儿子也老了
眼中通红的火,年轻时
就熄灭了,世界一片漆黑
但夜里仍然掌灯
这么多年了,神已认不出他
没有为他打开另一扇窗户
月光清冽,洒了一院子
他关门的动作很轻
听到秋天紧紧跟在身后
订阅及投稿说明
2024年《当代》创刊45周年之际,推出诗歌版,即《当代•诗歌》,立足中国诗歌的当代书写,以对国内、国际诗坛的兼容并蓄,尽显当代诗歌的活力、重力、实力、魅力。
投稿邮箱:dangdaishige@163.com
《当代·诗歌》衷心期待得到文学界同仁与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关注与批评指正。
全年六期,每逢双月出刊
每期定价:25.00元
全年定价:150.00元
邮发代号:80-561
来源:当代